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现代化的发展需要现代化人才,现代化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有相应的变革,教育的变革是由社会的发展和社会需要所决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社会对人的体质需要决定了学校体育变革与发展。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的体质需要指出了学校体育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就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精髓就是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体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对未来人才的培养起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体育要重新认识自身的特性,改进现有不足,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浅议高校体育改革罗长全,傅强,党德洲(西北家业大学712100)高校体育改革应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体育必须从育人的角度出发,为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服务;满足高校体育主体自身的体育需要.大学阶段是学生生长发展,个性形成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和习惯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体育教学中加强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使其适应现代社会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与社会需要相适应规律教学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就是指教学要适应社会生产、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并促进其发展。体育运动是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来的,并已成为社会的需要。体育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具有明显的政治、文化、教育、经济、社会心理等多种功能。体育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需要,这就决定了体育教学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体育人才和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6.
对终身体育教育观念与学校体育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是与当代及未来社会需要相适应的体育教育思想观念。终身体育对学校体育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学校体育的教育模式,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开拓人们对体育问题的思路,促进终身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1 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当然也是体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1 经济决定社会对体育的需要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需要,是人为了适应劳动、健身、精神、心理、社会交往的要求,而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性需要。而人类社会对体育的需求,不是由  相似文献   

8.
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矛盾或方面.充分认识体育本质的双重性,才能更深刻地把握体育的本质.体育本质的自然性在于生物改造性,体育本质的社会性在于娱乐性和竞争性,体育的本质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正是体育的本质力量,决定了体育的社会地位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于未来社会对人类健康的需要,保证了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未来学校体育的整体战略考虑,应以身心健康发展为前提,根据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和历史责任,提高思想认识,从实际需要出发,改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他们参加社会体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转型期中国社会体育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走向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探讨了当代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社会背景、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决定了我国当代社会体育发展的性质与方向。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特征主要有:公益性和产业性的二元性质;改革的渐进性;管理的缺位及主体和功能的多元化等。未来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是进一步向产业化和社会化推进。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本文在分析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就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未来职业化、规范化、社会化等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体育经济类研究成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问、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体育经济类研究成果进行了界定,以经济学科理论和我国体育产业实践为依据对体育经济类研究成果进行了领域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又以重大社会经济发展事件和重大体育事件为依据,将我国体育经济领域研究的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成果形式、成果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另外,还对今后我国体育经济类研究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山东省竞技体育的现状与发展态势、项目的设置和布局、人力资源结构等进行评析,并与广东、江苏、辽宁、上海、北京5省(市)的竞技体育发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制约山东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探讨、制定未来发展战略以及实现发展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实施对策。研究表明,山东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竞技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建立起完善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竞技体育组织管理体系和良性循环运行机制,构建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优良模式。  相似文献   

14.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体育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通过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调查,发现体育开展现状不容乐观。影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社会学因素有人们的体育观念与意识不够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居住分散、受教育程度偏低和村民自治组织程度化较低。  相似文献   

15.
运用市民社会理论,社会三元结构理论以及权力理论,选择地方性单项体育社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宁波市地方性单项体育社团进行实地考察和广泛的调研,从单项体育社团基本状况、人力资源、资金来源及支出和社团管理状况进行细致分析,为我国地方性单项体育社团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现代足球发展的潮流与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7届世界杯足球赛进行剖析与研究,从整体上分析了现代足球的发展潮流以及趋势与走向,对今后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7.
浅析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体育产业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产生的新概念,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定义、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对策及未来走向,试图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体育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变革。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第一、二次现代化的并行使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变革剧烈而深刻,并对社会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顺应了当前现代化的进程,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体育的发展。中国的社会体育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9.
Participatory sport events have the potential to generate substantial social value in the local community. One important social benefit of such sport events i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apital.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outcomes of social capital in the context of participatory sport events, such as running events. Taking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he authors explored the social capital building among active participants in running events. The findings revealed that bonding capital is developed by all participants in the study while the bridging and linking capital varies by event type and involvement level. Moreover, four positive outcomes of social capital were identified: supportive attitude and behaviors, positive influence on others, prosocial behaviors, and increased everyday socializations. By generating these positive outcomes among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social capital has the potential to contribute to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This study provides insights as to how social capital that stems from sport event participation can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in the long term.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future research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al capital, its outcomes,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相似文献   

20.
Sport-for-development (SFD)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sport to be used as a tool or “hook” to contribute to positive outcomes in areas includ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inclusion, cultural cohesion, healthy lifestyles, education, gender equity, as well as reconciliation and peacebuilding. The area of sport for social change (SFSC) represents a sub-field of SFD that uses sport as a catalyst to build social capacity and develop socially and physically healthy communities. The Managing Sport for Social Change special issue of Sport Management Review brings together a collection of conceptual advances, empirical research papers and teaching case studies from a range of soci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with a focus on managing sport for social change; aimed at engaging critically with sport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xis, and discussing associated practical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Theoretical gap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cluding: local engagement, innovative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a broadening of the scope of research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