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7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它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和辞书学观点、方法编写的古汉语字典,是同类辞书中的精品,也是最著名的一种,在汉语辞书史上有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意义。这部字典是以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力先生为首的一批专家、学者编写的,主要编著者有王力、岑麒祥、林焘、戴澧、唐作藩、蒋绍愚、张万起、徐敏霞等。王力先生还为这部字典题写了书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出版后,深受专家、读者的欢迎和好评,成为中等文化程度读者学习古汉语的必备工具书。字典第2版于1995年荣获新闻出版署…  相似文献   

2.
车闻 《出版参考》2007,(7X):20-20
本刊讯《新字典》是中国现代辞书史上的第一部汉语语文辞书,是一部中型汉语语文字典,其释义、附图、检索、附录等方面的诸多创新,是自《康熙字典》之后近二百年来在中国辞书学史上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字典,191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新字典》的编纂,得到了当时一些著名学者很高的评价。比如,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新字典》序中,把《康熙字典》和《新字典》择要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乔永 《出版史料》2009,(1):121-124
《辞源》是借鉴国外辞书编纂工艺首创体例的第一部新型辞书,被誉为第一部中国百科全书。《辞源》编写体例奠定了现代汉语辞书编纂体例和基本格局。《辞源》编撰与出版已有百年历史,回顾《辞源》百年编纂和修订的历程,对现代辞书编纂与修订和我们《辞源》新的修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玉篇》是我国第一部楷书字典,卷首的《序言》可反映作者的编纂目的.文章从《玉篇》首创“编者按语”、创立“异部同文”的互见法、开创中国辞书设立附录的先河等几个方面的贡献,来论述其编辑思想及留给后世工具书的编纂经验.  相似文献   

5.
一文字修改辞书以词典的词条(term)和百科全书的条目(article)为单元,并由其总体组成正文。编辑加工主要表现为对正文逐条进行文字修改。但修改的内容却不仅限于文字。首先检查辞书六性。辞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辞书研究》1979年第2辑上,有对《辞海》修订22年的经验总结,提出释文必须具备六性,即政治性、科学性、通俗性、正面性、知识性和稳定性。这六性以及体例要求,自组稿伊始就应向作者提出,到文字修改时还须逐字逐句进行全面审查。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文化史上,中国辞书编纂史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而《辞源》及其修订,更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和重要价值。初版《辞源》(1915年),是借鉴国外辞书编纂工艺首创体例的第一部新型辞书;修订本《辞源》(1979~1983年),则是我国有史以来体例最完备、品位最高的大型古汉语辞书。因而,在中外学术界享有广泛的盛誉。世无完人,金无足赤。《辞源》及其修订本,当然也不例  相似文献   

7.
文字与辞书     
什么是辞书? 《辞海》(一九七九年版)解释说:辞书是“字典、辞典、百科全书、专科辞典的统称”。《辞书研究》杂志还把年鉴、类书等也列入辞书的范畴。辞书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的字、词、语汇和百科名词,辅助阅读的工具书,因此,辞书与文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奥林匹克出版社近日出版了我国百科全书编纂家和辞书学家金常政先生继《百科全书编纂概论》、《百科全书及其编辑研究》、《话说百科全书》之后的又一新著《百科全书·辞书·年鉴:研究与编纂方法》。作者以生动风趣的语言,讲述百科全书这一“人类知识总汇”,以及与之有关的词典、年鉴的历史、编纂方法,直至鉴别和使用的知识。本书还提供许多有关我国现代百科全书事业的背景事实和故事。全书内容分为:百科全书概说、百科全书史论、百科全书编纂方法、词典和年鉴评论、大百科人与百科纪事、百科全书译文七个部分。本书适于辞书、年鉴、百科全书编辑人员、图书发行人员、图书馆人员、工具书专业教学人员,以及使用百科全书和年鉴的读者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9.
特大型辞书不断修订乃至定期修订,业已成为全球出版界的惯例,如今坚持"十年一修订"的《辞海》是个中翘楚。本文围绕特大型辞书的内容特点、编纂要求、生产流程及其对出版企业经营管理、编辑和作者队伍建设的影响与制约等,阐述应该从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及出版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深化认识,建议在得到政府有力扶持的基础上,对与《辞海》配套的38卷《大辞海》也确立"十年一修订"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0.
谈辞书编辑的十项基本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些同志认为,辞书也是图书,所以凡是图书编辑就都可以编辑辞书,这是一种误解.其实,辞书不同于一般图书,它是以条目为单元,按一定方式编排和检索的工具书,形式包括字典、辞典和百科全书.由于辞书的编纂具有自身的规律,所以辞书编辑工作也就不同于一般图书编辑工作,辞书编辑除具备一般编辑人员应有的各项思想和专业素质外,还必须具备其特有的基本素质,如果一个编辑不具备这种基本素质,可以肯定他是编不好辞书的.那么一个辞书编辑应该具备那些基本素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体例手册和其他的资源在美国 ,科技编辑使用各种体例手册和其他的资源。一些最流行的体例手册和其他资源介绍如下。被广泛使用的手册《科技体例与版式》是为所有科技领域的作者、编辑和出版社设计的。它除提供关于科技出版写作形式和版式的一般性指导外 ,还包括广泛的各科技领域的科技规范 (如 :学术用语标准 )。《科技体例与版式》的新版本将在 2 0 0 4年出版。《芝加哥体例手册》被各种学术领域中的编辑广泛使用 ,尤其被广泛使用于学术图书出版社 ,包括科技出版社。该手册的一个新版本将在 2 0 0 3年下半年问世。在美国 ,还有在一些特殊的…  相似文献   

12.
王敏 《大观周刊》2010,(41):30-31
汉字有语言流长的历史,很多发展至今看似无关的汉字,其实在早期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本文选取了“等”、“候”、“待”、“俟”、“徯”这几个字的进行字义分析。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义项一一等候、等待。通过查阅许慎的《说文解字》、王力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以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汉语小词典》等辞书,来粗略地探讨这一组字的字义。  相似文献   

13.
我初次知道王力这个名字,是在上初中时。那时,我爱写诗,班主任老师便借给我一本书《诗词格律十讲》,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教授。到了上大学时,学习四卷本的《古代汉语》,这又是王力先生的巨著。而且讲课的吴老师也是王力教授的得意弟子。吴老师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中国古代辞书中分别采撷字书《说文解字》和辞书《尔雅》两部古代颇具代表性的语言文字学著作,从其编著、内容、体例、功用等方面加以介绍,同时对两部书的影响力加以评价,由此可见中国古代重要辞书的编撰与发展的轨迹之一斑。  相似文献   

15.
邹璐 《编辑之友》2011,(8):86-88
2010年第6期《编辑之友》刊登的《浅谈编辑的权利和义务》(作者王力)一文,谈到了很多与我们编辑工作息息相关的问题。尽管有些已经被多次关注,讨论的文章也不在少数,但现在看来,这些依然是我们工作中常常遇到的基本问题,有些甚至也是容易犯错的问题。以下针对该文(以下简称《浅谈》)提出的几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体例》关于“人物设条”的条款规定:“重要人物,特别是近代、现代人物生卒日期可考的,力求精确到年、月、日。”这个规定是必要的。纵观世界上重要的辞书,对上书人物的生卒日期都是“力求精确”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科学家生平词典》等,都尽可能精确地写明列条人  相似文献   

17.
百科辞书编辑是百科辞书的主要设计者、组织者、加工者和总其成者,优秀的百科辞书编辑需要突破"为他人做嫁衣"的传统编辑价值观,强化主体性。百科辞书编辑的主体性是编辑主体在与编辑客体的交互作用中体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主体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百科辞书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罗竹风从︽辞海︾到︽汉语大词典︾宋志坚罗竹风先生与辞书结缘,是因了一篇杂文。那是1961年的秋天,罗竹风应《文汇报·笔会》编辑余仙藻之约,写了一篇题为《杂家》的短文。他当时是上海市出版局局长,了解编辑人员的酸甜苦辣,故在《杂家》中希望有关领导体谅编辑...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目录学史著作通常使用按朝代分期的断代体例编写,而姚名达先生的《中国目录学史》却别出心裁,采用"主题分述法"的体例编写,即将目录学的《通纪篇》比拟为纪传体的本纪;《体质篇》《分类篇》比拟为书志;《史志篇》《宗教目录篇》《专科目录篇》《特种目录篇》比拟为列传。然而,其在与纪传体体例的融合方面略有偏差。因此,有必要重新对之加以改进,使古典目录学的各个部分与纪传体的本纪、史表、书志、列传有机结合。文章在此基础上,对编纂《古典目录学史》的体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学生规范字典》已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本字典是国家语委“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子项目,是在曾经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国家辞书一等奖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的基础上,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适应中小学教学的需要,认真编写的。这本字典既保留了《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的主要优点,又具有自己的特色。 (一)突出规范性《学生规范字典》全面体现、严格贯彻国家有关汉字字音、字形、笔顺、笔画和部首等各项规范标准。包括1986年至1997年国务院批准颁发的各项与语言文字有关的规章制度。表现在字形上,我们收录的都是规范汉字,而且都是国家公布的常用字和通用字,不收繁体字和国家明令淘汰的异体字;每个字的字形、笔画、笔顺也都符合国家规范标准。表现在字音上,对《审音表》审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