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反问反问句是一种借用正反问形式表示反问的特殊的反问句,其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同时在句中存在,倾向性难以在句式中表现出来,但又不能不表现其倾向性。经过考察,这种反问句的形成以及其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倾向由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在《金瓶梅词话》中,四种形式的反问句均有,尤以是非问形式最多,反问句的句式、语义与现代汉语有异同,其主要差别表现在反问句的疑问标志方面。  相似文献   

3.
反问句是一种形式与意义相反的疑问句,在汉语口语中使用的频率比较高,表达的意思非常丰富,反问句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询问句与反问句的区别来谈反问句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反问句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反问句在表义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形义相反”,即一个反问句的语表形式是VP,那么它对应的语里非反问等义形式(简称“语里形式”)就是-VP(VP的否定形式);反之亦然。本文讨论是非性反问句的语表形式和与之等义的语里形式之间语义对应关系的类型——反意类型。揭示出反问句反意的类型,不仅能打通反问句从语形到语意的理解通道,使语言教学、机器  相似文献   

5.
有学者曾从“疑”和“问”角度对疑问句加以分类,并指出反问句具有二重性。但笔者对反问句进行深入考察后,认为该结论还值得商榷,事实上虽然反问句和一般疑问句在形式上是同构的关系,但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同构关系,其在语调、重音和语境方面都存在差别,进而指出反问句并不具有二重性。  相似文献   

6.
《孟子》是先秦时期儒家的经典著作,其书语言通俗晓畅、富有哲理反映了先秦古代汉语的基本面貌,专书的专题语法研究有助于整个语法研究的深入,反问句在《孟子》中大量运用,在形式、语义、语用方面都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和影响。本文力求联系《孟子》研究反问句,并联系反问句研究《孟子》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7.
苏魁元 《成才之路》2014,(24):57-57
在小学阶段,有这样一种语法知识——"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有的学生由于不得法,改得乱七八糟。文章先对各种问句进行再认识,然后从反问句的类型(肯定形式的反问句、否定形式的反问句)、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把肯定形式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把否定形式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方法提炼三方面进行举例分析,以让学生循序渐进,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8.
反问句在汉语和韩国语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从反问句外在形式与内在功能的匹配上,对韩国语和汉语反问句的语义进行初步的分析。从语义方面来看,反问句通常是无疑有问。但也有学者提出,反问句有许多是有疑有问的。而语义上无疑无问的反问句,修辞上称之为"激问"辞格。反问句采用疑问的形式,而表达陈述、推断、判断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反问句的性质特征和定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列举并分析关于反问句性质特征的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反问句有3个基本特征:1反问句是无疑而问,2反问句不需要回答,3反问表示否定。把定义的要求和反问句的性质特征结合起来,文章给反问句下的定义是:反问句是形式和意义存在着极性对立的无疑而问的问句。  相似文献   

10.
正反问反问句是一类较特殊的反问句,形式上虽然与正反问询问句相似,却不需要听话人回答而能表示出肯定或否定的倾向。从句法上来说,其成句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正反问反问句特有的表达式,二是语境的制约,三是特有的语调。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反问句     
关于反问句河南濮阳市三中李富林反问句属于修辞还是属于语法?反问句的结构如何?它有没有特殊的语法形式?反问句能不能回答?如何看待它与设问句的关系?这是目前反问句的教学与研究中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一般认为,反问是修辞方法,属于修辞。自从陈望道先生在《修...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中有一些句类特征不明显、语调标记多样化的句子,比如反问句中既有反问句的语气特征,又具有其他句类的形式标记(句法标记和语调标记).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反问句使用这些模糊标记有其深层次的构造机制和形成动因.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留学生对反问句的习得情况,我们对中级和高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的项目是四大类十四小类带有形式标记的反问句。对调查所得数据的分析表明:中高级水平的学生在反问句运用能力上有显著差异,而在理解能力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学生对反问句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存在显著相关。为此,我们提出了反问句的教学建议:一是在教材编写方面,在反问句的课文设计时少用文化背景因素复杂的情景;二是在教师教学方面,课堂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操练上,让学生在练习中纠正有偏误的反问句。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中的反问句因其反诘的句型特征,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带有责备和训斥意味的句型,因而让人觉得这种句型缺乏礼貌。其实从语用平面上考察,反问句是一类体现语言礼貌原则悖论的句型,在语用方面有着非常特殊的作用。通过对反问句的使用类别和功能进行考察,同时比较英语社会反问句的使用类别,我们认为反问句在两极的状态中显现出忽视礼貌的最强烈的反诘语气;而在绝大多数的言语场合,其主要作用并非是反诘,反而恰恰是言语礼貌原则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反问句是汉语里比较特殊的一类句型,除了形式层面,很多学者从语用角度对反问句进行了讨论,但这些讨论都或多或少忽略了反问句带来的礼貌问题.本文就汉语口语中反问句系统内部反问程度与礼貌程度的关系进行探讨,尝试对反问句的语用研究做些补充.  相似文献   

16.
反问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修辞格,在日常交流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对外汉语口语课的教学中发现,留学生在学.--j、应用反问句时,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表达交流.在口语课教学中我们从形式转化、语音、固定形式、语用功能几个方面综合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反问句是人们口语交际中常用的句式之一。我校使用的现代汉语教程《读写课本》① 是将反问句作为强调的方式介绍的。但是这些年来 ,反问句教学的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 ,学生学了几年汉语 ,但仍不会用或不敢用反问句的现象相当普遍 ,这已引起一些专家学者的注意。本文想就造成这种状态的症结及应该怎样进行反问句教学方面谈些意见和做法。在探讨这一问题以前 ,首先要弄清反问句的性质、作用等问题。一1 反问句的特点是以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义 ,关于这一点在语言学界是没有异议的。但是在反问句的功能、作用及语气上却看法不一。1.1.1 关…  相似文献   

18.
反问句的语用功能定义为说话人使用反问句的目的和用途,可以分为核心功能和衍生功能。反问句的核心功能指由反问语气决定的功能。从反问句的产生机制看,反问句的核心功能不是“强调”和“辩驳、埋怨、责怪”,而是“否定”。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介绍的是《水浒全传》中反问句的“问”的形式、“反”的内容(否定项目)及其主要特点。材料取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11月第1版的《水浒全传》(以下简称《水》)。一、是非问形式的反问句《水》中,是非问形式的反问句有230多句,其中39%不带反问副词,61%带反问副词 1·1不带反问副词。这类反问句可分字面肯定的和字面否定的两小类。  相似文献   

20.
除特指问句外,是非问句也可以形成诘醒句,但较少见。在语用价值上,诘醒句与反问句是一样的,表示诱导说服。尽管诘醒句与反问句有诸多相同之处,但因为它的形式和意思之间没有反问句那样的肯定一否定对立,我们主张将它同反问句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