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晓青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4):459-460,483
木球是一项新兴的休闲体育运动,它具有男女老少皆宜、简单易学、健身益智、娱乐休闲等特点;根据木球运动的特点与功能,并对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在高等院校大学生中开展木球运动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开展木球运动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木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阐述木球运动的起源以及球场、球具、基本技术、比赛方法,对木球运动的推广与发展前景进行探讨,认为木球运动是一项集健身、休闲、竞技、娱乐为一体,适合社会各个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士参加的新兴运动项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木球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一项比较陌生的运动。90年代初,由现任中华台北木球协会会长翁明辉先生构思和始创,由于该项运动的娱乐性、休闲性和健身价值,很快在祖国宝岛开展,继而推广到大陆和东南亚地区。近几年,在翁先生亲自  相似文献   

4.
木球     
木球运动90年代初期产生于中国台湾地区,1994年10月传入美国,今年8月作为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体育交流传入北京,引起众多人的兴趣。这种木球吸取了高尔夫球的击球方式,门球的攻门特点,形成一种在草地上进行的新兴运动。因其球体、球门和球杆均为木质构成,故称木球。  相似文献   

5.
对木球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木球运动产生、推广的背景以及木球的基本技术,实践技术特点,木球运动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具体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游戏性大众体育项目蕴含娱乐、健身、对抗、合作与团队元素的体育项目,其以地点适应性、主体多样性、器材随意性与规则灵活性等特点,对大众健身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把游戏和体育锻炼有效地结合起来,是当前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良好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龙洋 《体育世界》2010,(3):92-93
随着全民健身的热潮进一步深入,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引起一各高校的重视,许多高校在课堂中减少了竞技项目的内容,增加了健身价值高,实效娱乐性的项目。现在健美操已走向了社会,特别是以娱乐健身为目的的大众健美操,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而且符合大众健身健美操协调发展的需要。它具备全民参与的特点。有全面的健身价值,是一项追求人体健与美的运动项目,而且符合大学生的生理特点,所以健身健美操是深爱高校大学生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本文将从身体,心理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健身健美操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心健康的认知和对精神享受的需求日益增强.健身排舞作为大众体育文化,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参与,已成为一项全民流行的健身文化.文章从研究健身排舞之概念和发展现状出发,重点分析了女性大众体育视角下健身排舞的项目特点,从而提出推动健身排舞运动的有效策略,以达到强身健体,提高国民体质,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后奥运时代中华武术与大众体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后奥运时代的来临,体育发展战略必然从竞技体育向大众体育转变。武术被称为"国术",其文化积淀很深、群众基础雄厚,在后奥运时代发展中华武术有很大的优势,有助于我们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道路。文章从中华武术的特点入手,在探讨后奥运时代大众健身特点的基础上,从后奥运时代推广武术作为大众体育项目的意义、推广武术作为大众体育项目的策略两个方面分析了后奥运时代中华武术对大众体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规律,对我国2000年到2007年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案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研究,收集运动猝死案例103例,涉及23个省(市).调查发现,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具有以下规律:男性运动猝死人群明显高于女性;运动猝死年龄分布以30岁以下和50岁年龄段为主,呈典型"马鞍型",主要为学生和离退休人员;运动猝死项目主要为跑步、足球、篮球等项目,项目猝死的危险性与运动强度和量有关,通常高强度、大运动量、竞技性的运动项目猝死风险较高.我国大众健身人群一天中运动猝死发生高峰是早晨;一年中运动猝死高峰月份为3月和11月,其次是7月.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病因以心源性猝死最多,其次是脑源性猝死.根据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规律,提出了今后运动猝死预防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宁夏民间“打木球”源远流长,尤其在回族聚居的乡村堡寨“打木球”早已成为乡风习俗,是回族青少年十分喜爱的传统体育游戏。一“打木球”,宁夏民间俗称“打毛球”、“赶牧球”和“赶木球”等。近年来一些学者对宁夏民间“打木球”的源流也做了颇为有益的研究和探讨。宁夏民间木球游戏旧称“打毛球”。“毛球”为何物?有人认为,是“从牲畜身上‘滚’(抓)下来的毛玩弄成球形”。也有人认为,木球“因其球如铆钉状”,而非圆形球体应叫做“铆球”。还有人认为木球其形为木质卯头应称之为“卯球”。笔者认为,宁夏民间打木球起源于“打毛…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北京语言大学、临沂大学、海南大学、临沂职业学院、商丘师范学院等十所高等院校的木球参与者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对高校木球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进一步了解了高等院校木球的发展情况,总结目前存在的优点以及开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促进高等院校木球运动的文化建设,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高等院校木球的发展之路,为今后高等院校木球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深化教材改革,加强师资力量;丰富木球活动与教学内容;改善木球场地器材设施;增强学校领导对木球运动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得静坐少动成为大多数人工作、生活的主要方式.缺乏运动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危险程度不亚于肥胖对健康的危害.目前,大众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也不断增加,但锻炼的科学化水平还不高.通过文献资料发、调查法、测试等方法研究和构建适合黑龙江省大众健身特点的安全、有效的科学健身指导系统,从锻炼方式、时间、强度、频率、注意事项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指导标准,保证不同人群的多层次健身需求,同时,进一步深化了科学健身的实践指导意义,不仅保证大众健身的安全性,更能凸显科学健身指导的技术水平和有效性,为进一步丰富科学健身方法体系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木球     
木球是近些年来在我国台湾地区兴起的一项老少皆宜的休闲体育运动。创始人为翁明辉先生。由于木球运动场地可依地形面积规划,球具携带方便,且能以几个人组队或以一个小家庭为单位进行比赛或游戏,因而受到各阶层、各年龄人士的喜爱。一、木球运动的器材(图一)  相似文献   

15.
健美操,高校健身好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美操作为体育运动的一个新兴的项目,它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高校健身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项,在高校积极普及和开展健美操活动,即可改变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也可以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又可使“全民健身计划”落到实处。能吸引众多的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为高校体育增添新的内容,注入新的活力,也是高校体育中健身、健体、益智、育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健美操运动的特点和潜在活力健美操分为竞技健美操与大众健美操;以健身和普及为目的的大众健美操,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并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融健美、健…  相似文献   

16.
大众健身科学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众健身科学化概念入手,客观地分析了大众健身科学化的具体要求,指出科学健身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区别对待大众健身与竞技训练、健身人群的差异性和年龄特征,建立科学的健身监控方式。在健身过程中,运动项目选择要科学;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的设置要科学。建立科学的营养和恢复模式。  相似文献   

17.
陈力克 《健与美》2023,(9):102-104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众多行业创新发展的推动力。在这一背景下,云平台、大数据、新媒体等技术走进了大众健身行业,推动了“互联网+健身”新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既优化了大众健身的产业结构,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优质的健身服务。文章从“互联网+”时代出发,对大众健身产业发展的模式和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浅谈排球运动作为全民健身项目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排球运动的健身作用、可行性、健身方法的创编原则以及各式排球软化项目几方面来说明排球运动作为大众健身娱乐项目在张家港市开展的意义。从排球运动自身的特点和我国对健身项目的要求两方面入手,从而发现了它们的吻合点。  相似文献   

19.
健身文化,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对全体国民,渗入社会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发展,新媒体以其随身便携性、社交交互性、信息融合性、广泛的用户群和对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这些特点成为大众在健康信息获取方面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重要途径。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应当加强健康健身知识的传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大众的健康健身和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20.
黄荣 《体育世界》2010,(8):40-41
小城镇体育文化建设已成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工程,而健身俱乐部是人们进行大众健身的主要场所,它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都市的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的发达程度。本文通过陕南小城镇的特点来说明健身俱乐部在小城镇体育文化建设重要性,并提出具有地域特点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