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旋律     
一直认为,文字就是旋律。认真地将破碎的一笔一划拼凑成属于自己的文字,就像在五线谱上拴住一个个不羁的音符,每一个标点符号划分情感,就像每一个休止符停顿节奏。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从文字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过程。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个体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感悟和体验、从而构建自己的理解。阅读是可以根据阅读者不同目的来进行调控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而一个文本所含的意义往往需要阅读者去挖掘,而由于每个读者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不完全相同,读者在品味文本的过程中也就有了不同的感悟。现在的语文教学中,由于上述原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高中语文课标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要达到这个要求,教师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阅读时既能够把握文学作品的基本框架和作者表达的思想,又能够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  相似文献   

3.
描写亮点分解:一开始就用美食的诱人吊住了读者的胃口,让人特别期待小作者接下来的表现。描写亮点分解: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动作都写得十分到位,我们就像通过一台文字"摄像机"在注视着小作者的一举一动。  相似文献   

4.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等新课程理念渗透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中。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地倾听孩子的声音,去发现、珍视每一个富有个性的幼小心灵,因材施教,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智慧,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张扬。  相似文献   

5.
每次旅游归来我都感慨万千,心中有诸多感受,或因优美典雅而陶醉;或因雄伟宏大而震撼;或因精巧细致而叹服……就像读了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而受到熏陶、感染。由旅游的经历我联想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一、旅游前的知识准备与读书前的知识储备每一个景点都有它特定的人文景观,只有了解了才能更全面地领略它的风采;每一篇文章也都是作者根据一定时代  相似文献   

6.
郑榕 《小火炬》2013,(5):17-17
著名散文作家余秋雨说过:"人生最大的享受,不是华宅美食,而是与高人相晤。"我认为优秀读物的作者或书中给人以正能量的人物就是读者心目中的"高人"。幼时的我可喜欢看书了!时常掩卷遐想:每一本书里都有一个充满智慧的故事老人,就像动脑筋爷爷一样,他那长长的胡须里隐藏着无数个"十万个为什么",满肚子里有  相似文献   

7.
每一位教师都有一个美丽的教育梦想,像一抹绿色,带给人希望;像一滴水珠,折射出七彩光芒。一路走来,是阳光大道,还是曲折坎坷?是幸福,还是苦涩?站在时代新的起点上,他们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忙碌每一天,充实每一天,快乐每一天,收获每一天,为着心中的那份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8.
离开路遥的日子已越来越远了,但他用朴实厚重的文字雕筑起来的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灵魂却长久地印在了热爱他、热爱他文字的读者心中。在这个适合悲悼缅怀的季节里,让我们再次贴近路遥,贴近一份沉重,一份忧伤,贴近一个冷峻严肃的世界。生命从苦难开始,只有在苦难中才能诞生灵魂的歌声。——路遥  相似文献   

9.
月亮,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是完美无缺的,可一个人的月亮在这个人的心中却布满了瑕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是一个人的月亮呢? 薇是一个很阳光的女孩,她像男孩一样会玩很棒的篮球,她会很淑女地写一些很浪漫又能体现小女生心情的文字,这就是她除了初三繁重的学习后,放松自己的唯一方式,尽管父母对此很  相似文献   

10.
清扬 《新作文》2013,(Z1):90-94
作家简介曹文轩,一个喜爱水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用笔构建了一个诗意的天堂,文字纯净唯美,情感真挚深沉,字里行间无不充盈流淌着一个美丽梦幻的世界,宛如一股温暖清澈的春水,湿润了每一个读者的眼睛和心灵。他就是一个在水边建立了一座文字屋的作家。  相似文献   

11.
你好2015年     
读者朋友们:时间好像加紧了步伐,每一个今天,转眼之间就变成了昨天。亲爱的读者,你知道么?2015年早早地就已经走进了我们的杂志社。在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才刚刚是2014年的10月份,可是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已经开始讨论2015年的办刊设想了。每到这时,我们的心情都非常忐忑。就像一个小学生跨进一所新学校、面临一场即将收卷的考试、面对在教室来回走动的考官那样。亲爱的读者啊,你们是如此厚爱《东  相似文献   

12.
高三这一年     
韩立欣 《新读写》2010,(9):30-30
作者平淡如水的文字,却足以在每个经历过高三的人心中掀起波澜,仿佛文章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自己生活里的一个真实存在。文学,不就是要与读者寻求这样一种共鸣吗?有时候,一些只是想要写给自己的东西,才会是最美的表达,本文就是这样一篇被公开的日记。  相似文献   

13.
上一讲我向同学们讲了速读文章时目光注视文字有5种方法,具体介绍了“意群注视法”的训练。现在你一个视点能看几个字?如果已具备了一个视点看6个以上文字的能力,就可以学习“垂直注视法”。 垂直注视法。垂直注视法就是在阅读时,视线沿着每一页中  相似文献   

14.
陈丽 《甘肃教育》2014,(16):66-66
正一、理解是阅读的要旨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从形式上看,阅读似乎是一种单向的言语交际活动,实质上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智力活动过程。它包含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和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解码的理性认识阶段。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因此理解能力是阅读中最重要的能力。阅读理解的程度可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深层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和评价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表层理解只是懂得文章字面的意思;深层理解则要求读者能清楚地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评价性理解则需要读者  相似文献   

15.
关注阅读     
五月,一个如花的季节,我喜欢坐在烟一样的绿色当中,有暖风相伴,用一杯茶,一本好书来度过这个连梦也要开花的时节;我也喜欢遇到一个陌生的书友,彼此沟通,为了手中同样灵动的文字。但是,在这样的一个资讯社会,我的愿望变得有些奢侈,因为各色各样的诱惑和刺激正与书争夺着这单纯的五月。作为一个与书密切相关的语文教师,不知您在五月,有没有打算坐下来,静静地读书,与书静静地交流……据《中国青年报》调查,在过去的一年里,六成多的读者对读书的兴趣有增无减,2002年读者阅读量最大的图书类别是成功励志类;2002年给读者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谁动…  相似文献   

16.
阅读的实质.是把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集于同一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既是文字信息的领悟者.又是文字信息的加工者.读者在读完了一篇文章之后,会从读过的文章中形成自己的感受和概念.也就是说,传递了对文章内容的处理结果.完整的阅读过程,对文字信息的处理要经历三个阶段,即读译、读解和读悟.这也可以称为阅读的三种境界.读译,是通过对文字信息的正确识别、辨认,了解文章字面的意思,懂得文字信息的所指物(明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每一个人都有过类似的感受:当处于孤独、寂寞状态的时候,总是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简直是“日长如小年”,心理时间明显慢于物理时间.当某作者将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冲突用文字表达出来时,读者一读文字便知作者心中的万般愁苦、寂寞之感了.下面我们通过分析古典诗词中的实例,来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心理时间和物理时间的冲突来展现内心愁情的.  相似文献   

18.
在夜色茫茫星辰闪烁的夜晚,坐在落地窗旁,手捧一杯清茶,在氤氲的雾气中,在淡淡的茶香里,看着书上跳动的文字,指尖抚过书页发出清脆的声响,被茶香和墨香包裹着的我,心中一片宁静,世事尘嚣,离我远去。我并不是一个读过很多书的人,却是一个真心热爱阅读的人。不是为  相似文献   

19.
阅读的速度     
我们知道,半个多世纪以来,快速阅读课程有很大的发现,大多数人在首次接受阅读指导以后,仍然连续几年进行默读。人的眼睛移动时是看不见东西的,只有在眼珠停止移动时才能看见东西。因此,他们一次只能读上几个单词,至多几个由两个词或三个词组成的短语,以断断续续的跳跃方式读完一行文字。比这个更糟的是那些不合格的读者,他们每读两三行,眼珠就要倒退一次——也就是眼珠退回到此前读到的短语或句子上去。  相似文献   

20.
“我在自然之中启蒙心智,养成勇气和义气,然后被放到生活中去,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李傻傻时下出版的校园文学读本中,文字的类同、文风的近似真是让人看久生厌,许多中学生读者也强烈表示“我们的阅读生活需要一股强力清新的风”。就在这样的呼吁声中,神秘的网络写手,李傻傻像一匹黑马,冲入了文坛。近期出刊的老牌文学杂志《花城》上,刊登了1982年出生的网络起家的作者——李傻傻的一部长篇小说《红×》。据悉,这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作者第一次在最高级别的文学杂志上发表长篇小说。《花城》怎么会登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作者的作品,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