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在笔先     
张国鑫 《云南教育》2001,(20):25-26
立意是作文的核心,也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中,立意是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明确作者在文章里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或基本思想,是决定作文优劣成败的关键。一篇议论文,总是要说明、论述一个主要问题,阐述一个主要观点,全文就是围绕它讲一些有关的道理,根据一些有关的事实,来论证、说明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个在议论文章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思想确定,就是议论文写作的立意。一篇文章的质量高低,往往取决于立意是否深刻,而立意的深刻与否,又取决于作者是否会挖掘。抓住题意,就抓住了“灵魂”,抓住了“神”…  相似文献   

2.
高考作文试题明确规定“文体自选”。其实,写作时应遵循必要的文体规范,不能写成“都不像”的作文,《考试说明》就明确规定要“符合文体要求”。1、记叙文写作规范①要注意立意,注意多点题。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主题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它体现了作者对写作对象(写进文章中的材料)认识的高度。一个学生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学辩证的思想方法,往往在他的文章中表现出来。相反,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对社会生活、人物事件等方面的低俗、幼稚的认识,也反映出文章作者思想上的不成熟。同时还…  相似文献   

3.
文章中作者的观点、看法、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显明,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题的难度也往往较大。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指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注意是指所读文章中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4.
主题和题材     
主题和题材是构成文章的最基本的要素。任何文章,都不是无所谓而写的,是“专为影响人”的。作者总是把自己的基本主张和写作意图,通过他的文章,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来,以达到影响人的目的。这就形成了文章的主题。主题就是文章里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在论说文中,主题也叫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它是通过作者对提出问题的分析论证,直接告诉读者的。在文学作品或一般记叙文中,主题也叫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它是通过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的叙述描  相似文献   

5.
【能力定位】主旨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中的集中体现。主旨在不同文体中有不同的称法。在文学作品中称为主题 ,在记叙性文章中称为中心思想或中心意思 ,在说明文中称为中心思想或观点 ,在议论文中则称为中心论点或基本论点。主旨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古人云 :“意者 ,一身之主也。”“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 ,谓之乌合。”意即主旨。文章主旨的灵魂和统帅作用 ,不仅表现在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 ,还表现在它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表达手法的运用和遣词造句。故主旨的有无及高下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关键。确立主旨的能力包括聚焦能力、挖掘…  相似文献   

6.
在写作中 ,运用叙述、描写和说明这三种基本的表达方式 ,可以再现客观事物 ,并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但我们写文章 ,以及读者读文章 ,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能够在眼前再现客观事物并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而且还需要作者通过生活体验唤起情感 ,由情感激发起写作的欲望 ,而作为读者则还要求作者在文章中传达自己的情感 ,并能够真正体验到作者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情感 ;所谓主观情意的“意” ,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意旨 ,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和理论的论述 ,所以 ,“意”是文章中的理 ,它往往通过议论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意”的表达 ,是…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为了达意。要作文就要先立意。立意是行文的出发点,也是行文的终极目的。立意有无价值,深刻、新颖程度如何,往往是衡量文章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尺。所谓立意,就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见解、提出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文本的全部内容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和写作意图。可以说,散文是立意的艺术。在散文家笔下,小花小草,有意则灵;一木一石,有意则神。只有作者独具慧眼的发现,才能化腐朽为神奇,给  相似文献   

8.
一、观察与阅历对写作的意义观察与阅历,是指作者写作的信息依据与经验基础。它是写作活动的基础环节,因而是写作学必须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写作的本质乃是一种表现。它要求作者把生活中的某种事物作为对象来把握,并通过文字处理呈现为文章。传达到读者那里。在这过程中,观察与阅历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起点与动因。对作者来说,它是决定其写作活动成败高低的一个必要条件,虽然并非充分条件。文艺写作界常说,一个作者及其作品“有生活”“没有生活”。科学写作界常说一部著述一篇论文“有依据”“没有依据”,这些都是人们对观察与阅历作出强调的通俗提法。  相似文献   

9.
主次要分明     
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一组读写例话是《主要的和次要的》、《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中心是说明读写要分清主次。分清主次,是读写的共同的基本要求。写,为什么要求作到主次分明?怎样才能作到主次分明? 所谓主次,都是指文章的内容来说的。内容就是指文章中的材料和材料所表现的思想。任何人写文章都有一定的目的,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表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说明什么问题,或宣传什么观点,或表现什么感情。总之,都要表现某一种基本思  相似文献   

10.
生活是美好的 ,热爱生活的人 ,往往能从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情上、一些普普通通的事件中 ,发现其中孕育着的丰富内涵 ,从而用它去表现人生、表现社会、抒发作者心中的情思。人教社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5课《白蝴蝶之恋》是刘白羽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中作者写了“我”对一只雨后受伤的白蝴蝶的救助 ,在“危难”时 ,“我”怜悯、救助了它 ;当它飞走后 ,“我”内心中又存有丝丝惆怅。文中作者对世间美好事物的爱怜对弱小者的同情 ,充分体现了作者真挚而美好的爱心。因为心中有爱 ,这世界才如此美好。全文文字并不晦涩 ,较易理解 ,却在全文中处处…  相似文献   

11.
【能力定位】修改提高 ,是文章初稿写就后 ,作者对草稿作进一步的审读、辨析、推敲、调整、润色 ,使文章更趋完善 ,直至定稿的工作。它是提高文章质量的必要步骤 ,可以帮助作者锤炼思想、磨砺文字 ,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 ,也是对读者和社会负责任的表现。修改提高能力 ,一般包括作者的审读能力、系统把握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语言推敲能力。【要点阐释】作者的自我审读能力是修改提高的基本能力。它是文章得以修改并提高的前提。初稿写就后 ,作者再作认真审读 ,目的是为了发现文章存在的问题 ,然后进行修改。作者的自我审读能力主要是培养自己…  相似文献   

12.
文章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它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意见或反映生活时,通过全部材料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或总的评价。中心在文学作品中,常叫做“主题”。“中心”或“主题”归根结蒂,是种思想认识,是种理念的判断,无思想即无“中心”或无“主题”,故“中心”、“主题”又称“中心思想”、“主题思思”。归纳中心,是文章分析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随着排版的标准化,要求作者在提交论文时,写出文章的内容摘要和关键词.由于有些作者对这一工作还不很熟悉或了解,往往把握不住,甚至不知如何措词,现作如下说明:内容摘要是一篇文章的论点,或者是对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浓缩,是对文章论点或主要内容的直接表述.在来稿中“内容摘要”不应出现如下几种问题:  相似文献   

14.
[考生求助] 1.高考阅卷对作文的中心思想有哪些要求? 2.考场作文在认识上怎样才能做到不人云亦云?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就是文章的目的、意图、宗旨、中心,是指作者在反映现象、说明问题、表现生活时,通过文章的全部内容表达出来的最基本的思想感情和观点见解。高考作文,对立意有哪些要求呢?  相似文献   

15.
随着排版的标准化,要求作者在提交论文时,写出文章的摘要和关键词。由于有些作者对这一工作还不很熟悉或了解,往往把握不住,甚或不知如何措词,现作如下说明:摘要是一篇文章的论点,或者是对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浓缩,是对文章论点或主要内容的直接表达。如:“在中国现代文艺运动史上,瞿秋白第一次明确地把文艺现代化和大众化联系在一起来谈文学革命的继续深入问题…”但是,在来稿中“摘要”往往出现如下几种问题:一、以第三者的口气对论文作介绍,如:“文章认为……”、“本文论述了…”“本文通过…”二、对论文进行评论,如:“本…  相似文献   

16.
抒情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抒发思想感情、主观感受,是文学写作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在涛歌和抒情散文中更为常用。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即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直接倾吐自己的情怀,它往往以“我”作为抒情主人公。当感情强烈奔进,不直抒不足以表达之时,常用此法。这种抒发是坦露的,能使读者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产生交感,有很强的感染力。在叙事类作品中,它是作者表露对所描述对象的感情倾向和美学见解的一种方法;在抒情类作品中,它还是传神造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1.了解立意与选材的基本要求;2.怎样在写作实践中处理好立意与选材的关系;3.立意要做到深刻、新颖;选材要力求丰富、典型。一、立意立意,就是作者在文章中对问题所持的观点及评价。在记叙文里,它通过对事件的选择、人物的刻画、情节的叙述和描写来表现;在议论文里,它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通过逻辑论证来完成。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它像一根红线贯穿全篇。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等都要以立意为依据,受立意的约束。一篇文章质量的优劣,其决定因素首先在于立意。文章没有立意,或者立意不突出,就如一盘散沙。1.立意贵在“明确”。立意明确…  相似文献   

18.
叙事散文以事件为写作核心,往往通过一个或多个事件表达某种情感或某个哲理,阅读时需在了解文章基本事件的基础上,从所叙事件的顺序与线索入手,全面把握文章内容,进而从结构、语言、表现方法等角度细读原文,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19.
所谓文章的风格,就是指作者的思想、性格以及兴趣爱好在文章中的表现,是作者在文章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所显示出来的风貌特征。文章风格作为一种写作现象,它在文章中不是凭空产生,也不是与文章的其它因素相游离而独立存在的。它实质上是由作者主观精神、个性方面的特点和所写内容材料的客观特征相结合的一种结果,也就是作者的创造性在文章中的一种集中反映。我国古  相似文献   

20.
说明文《故宫博物院》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它的段落结构模式,也就是它的段式。品味文章的段式。既是对阅读能力的训练。也是对写作能力的训练。《故宫博物院》中最值得学习的,是它的描述式说明段。描述式说明段多用形容词.语汇生动.其基本构段方式.是简洁的说明加生动的描述。在介绍建筑、风景之类的说明对象时.人们常常用这样的语段来对事物进行说明.一方面尽显事物的特点和美感.一方面渗透作者的情感。描述式说明段的展开形式多种多样.在《故宫博物院》中主要有四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