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很重要的,它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可是有些教师一听说要带慢班(后进生),就感叹地说要“打躬作揖”;有些管理学生工作中的中层骨干,为了省事,提出劝退学生;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把后进生集中在一个班里;有些班主任为了要评先,把三差(学习差、纪律差、品德差)的学生放在一个角落里,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后进生”是令教师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后进生俗称“差生”,是在同龄人、同一班级中掉队的学生。后进生一般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差、品德不良,那么他们是真的无药可救了吗?  相似文献   

3.
实施素质教育,从客观上看,教育所面临的对象的能力不是整齐划一的,无论在哪类、哪级学校中都相对地存在着好、中、差三部分群体,我们将差的部分叫“后进生”。也就是原来我们所说的“差生”。如今出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差生”一词被列为教师忌语,而取代之以“后进生”。要提高育人质量,体现全面的育人观,就必须重视“后进生”问题。对其形成因素进行深入研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促使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是班主任一项非常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多年来我一直担任高年级班主任工作,深有体会。所谓的“后进生”就是纪律散漫、文化基础差、依赖性较强的学生。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在一个班里.“后进生”虽然不多.但难度不小.要改变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  相似文献   

5.
龙幸艳 《教师》2010,(20):50-50
在现行班级授课制的教学中,一个老师同时面对几十个学生的教学工作。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管是学习能力还是学习习惯都良莠不齐。在教育学上。“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但表现尚好或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后进生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后进生亦称差生,是指学习成绩差或道德品质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其中百分之九十是指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当前基础教育中,后进生面大是一个十分突出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说,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个班级都有后进生。尤其是经过各级重点学校层层筛选之后集中在所谓“第三世界”学校里的“三类苗”、“四类苗”,学习成绩差的更多。即使是重点中学,后进生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因此,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此十分关切,并做了研究和探讨,对教育工作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在众多的研究中专门探讨初中后进生的心理与教育转化还比较少。笔者认为,从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说,初中阶段是至关重要的,研究初中后进生的心理及转化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花伟 《文教资料》2005,(32):77-78
“后进生”又称为差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或思想品德等非智力因素差的后进学生,有人又称之为“拖后腿生”。目前,“后进生”在任何一所学校都占有一定比例,这对于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转化和提高后进生已是学校教育中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师平时较为头疼的一个问题。我们中学是一所农村基层初级中学,有相当比例的后进生存在,这种情况也决定了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特别要注意“转差”和“提差”的工作。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期间担任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体会,试图通过对…  相似文献   

8.
蒋昆 《西藏教育》2010,(7):56-57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上或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落后的学生。南京师范大学的班华教授说:“班主任转化一个后进生的社会价值要超过培养一个优生。”其实后进生并非“不可雕也”,而常常是“孺子可教也”。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要从“爱”、“立”、“法”、“实”四点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后进生”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班级中学习、思想等方面比较落后的学生,他们是影响全班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要转化后进生,笔者认为:①要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②注重情感教育;③充分发挥“小助手”的作用,让后进生在潜移默化中转变;④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提起”差班”的后进生,可能很多人都要皱起眉头来,头脑中也会主刻浮现那些学习跟不上,纪律义差,而又不听指挥的学生.确实,后进生往往都是老师、同学、家长最为忽视、最为头疼的一个群体.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后进生会给教师的语文教学带来很多麻烦,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一句名言“朽木不可雕也”成为后人经常引用的经典,尤其被某些教育工作者用来形容那些学习成绩差。表现不好的学生——后进生。后进生真的是“朽木不可雕”吗?后进生不一定是“朽木”,也可能是“可雕之木”。当然,要“雕”好后进生这块“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付出热情和心血。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课程改革目标提出,要“以学生为本”。作为教育工作者,教育好每一位学生是我们的崇高使命,老师必须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在一班学生中,有一部分后进生学习成绩差,思想表现不那么好,最令班主任伤脑筋。如果教育不当,将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但是如果班主任换另一个角度去看待他们,重新认识他们,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非智力因素,发挥他们的潜能,那么,后进生也会学好,也会发出金子般的亮光。如何转化后进生,笔者谈谈本人的几点做法。一、会理解、宽容、尊重后进生虽然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差,纪律散漫,接受能力不…  相似文献   

13.
所谓“后进生”,是指在班级中思想、学习等方面相对落后的学生。在育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并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脱离“后进”。教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该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体会和见解,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4.
让“双差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刘锦林“双差生”也叫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转化一个后进生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学习差先于品德差笔者设计了四个问题,对初中56名双差生用特尔斐法(背靠背)进行问...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工作虽然繁重,但却很有意义。要管好一个班,既要花大力气,又要方法灵活。“后进生”并不是指生理有缺憾的弱智青少年,而是指身体健康,由于后天原因致使品德行为、心理倾向等非智力因素形成的偏差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做这些“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感化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 ,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必须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那么 ,在素质教育中 ,如何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呢?我以为 :1 要激发兴趣作为学生 ,谁都想各科成绩优秀且学有所长 ,具有优良的品格和行为 ,成为同学羡慕、老师喜爱、家长夸奖、社会赞许的好学生。“后进生”何尝不想如此?只因他们学习习惯差而导致学习基础和行为习惯差 ,久而久之 ,产…  相似文献   

17.
陶华山 《物理教师》2006,27(6):5-67
加强对“后进生”的研究,探索转化“后进生”的实践,是当前教育界面临的最实际、最紧迫的问题,也是新课标下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严峻课题.“后进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笔者认为,无论是哪种、哪类“后进生”,也不管是何层次上的“后进生”,都只不过是特定受教育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欠缺,是按照学校的规范、学生的标准、老师的要求反衬出的不足。是“后面进步的学生”,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和可补偿性.本文研究的“后进生”主要是指“绝对学业不良”型“后进生”,即我们日常说的“学业不良”。不包括生理和先天缺陷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后进生”即一些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每一个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都有存在。而“后进生”的转化一直是老师们最费心思的工作,不仅如此,教育管理部门还把“后进生”的转化率纳入了教师的业绩考核,可见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表现好的和表现差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后进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稍加指点,“优生”便立刻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后进生则不然。有些后进生。  相似文献   

20.
樊晓欣 《师道》2024,(1):50-51
<正>学期末到了,班主任们要开始填写“后进生”转化表。过往,一拿到这个表我马上就可以写下几个学生的名字,因为成绩差的就是后进生。而今天,看着这个表和班级的花名册,我犹豫了。因为我一个名字都不想写上去,我不愿意承认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是“后进生”,我更不愿让他们发现原来自己在班主任眼中是一个“差生”。这样的改变源于一个幼儿园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