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於太平天国史事的討論,爭執最多的要算是洪大全的有无問题了。早在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韓孔厂在他所編‘中国近世秘史’里——在引用了贺钧宰‘金壺七墨’(参文末‘附錄’)关於大全的记载之后,附加了一个案语。说: 以吾所聞於故老,实無洪大全其人。即有,亦不过一极寻常流輩。吾考之(?)籍,洪秀全曾自稱天德王(此说亦非確),初起时有將名洪天德。(見王氏(?)餘谈),郤无洪大全封天德王之事。说者謂洪氏初起,气势锐甚,官軍莫政搂其锋。赛尚阿督师久,懼谴责,乃捏造此人以欺朝廷。后世秉筆者多不察,展轉抄錄,巍成故實。中国历史之多誣,印此一端可見。後來,梁任公在他的‘中國历史研究法’里也说: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做了四次改编。每一次改编都贯彻了历史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现了学术的进步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其中俄国十月革命一课,对有关内容的取舍和有关问题表述的变化即是最好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天地会又叫做三合会,或叫三点会,小刀会也是它的支派,乃康熙时组织的反清复明的会门。康熙以来,常常起义。道光末年,天地会先在广西起义,到了太平天国大革命起义後,又在湘、粤、闽、苏、鄂等省到处发动,他们有的加入了太平天国,成为太平天国的干部,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发生了重大作用,有的也假借太平天国的名义号召群众在当地作反清运动。关於这一部份太平天国与天地会关系的史事比较隐晦,不曾有人深入做过探颐索隐的工作,所以有些研究太平天国史的人从若干浮在表面的事件推断出一种臆说,以为太平天国起义时曾一度与天地会联合,到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在广西永安破围天德王洪大全被俘後,就深讳这一件事,并且从此以後,太平天国就拒绝天地会的加入。俞大纲“读罗尔纲贼情汇纂订误”萧一山“汉大明统兵大元帅黄告示跋”等都持此说。美国人海尔(Hail)“曾国藩与太平天国”(Tseng Kuo-Fan and Tai-ping Rebellion)一书,也以为太平天国与天地会先行联合,天德王洪大全即是神秘而被压抑了的领袖朱九涛,天王洪秀全与天德王洪大全先为并肩王,其後乃分化。其实这种说法并不起自近人,当时法国人卡勒与伊凡(Callery and yvan)合著的中国叛党起源志(L’Insurrection en Chine Depuis son origine Jusyu’  相似文献   

4.
洪大容,作为朝鲜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其在1765年的京师行,使得这样一位韩国人与中国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与"古杭三才"的学术探讨意义非凡。本论文拟结合洪大容的京师行,探寻其特殊的中国情缘。  相似文献   

5.
1998年的夏季,历史会记住。百万抗洪大军用血肉之躯战胜了百年不遇的洪水。在百万抗洪大军中,有电大人的身影,更有电大人的付出,在救灾赈灾中,更有电大人的一份真情、一片爱心。本刊撷取电大人抗洪事迹两则,愿抗洪精神在今后电大教育工作中更加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对2002年以来,围绕遵义会议研究有争议的一些代表性问题,作了一次简要梳理。提出了关于历史事件的研究应有历史事实、历史意义和历史事件包含的精神文化三个不同研究角度的观点,重点对遵义会议精神研究、遵义会议的界定及过程(三个阶段),乃至研究态度和方法等作了较全面的概括和阐述,使人们对遵义会议研究有一个全视角的清晰认识,深化了遵义会议及其精神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家庭聚会点一直是我们宗教部门工作的重点、难点之一。在全地区开展宗教场所依法登记时又遇到了这个问题,特别是“以点代堂”的问题,工作人员认识不一,有不同看法,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不予登记,理由是条件不具备;二是可以临时登记,列入管理,理由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为了稳妥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查阅了有关政策、法律规定和历史资料,又实地做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认识的客观性问题一直是历史认识论乃至历史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对客观性的涵义进行解释,只有这样,对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的解决才有可能水到渠成.在此,笔者选择了一种主体间性的维度,对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做了一次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有关教育本质问题讨论的基础上,就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和个体发展以及教育自身的继承等方面的关系,从概念到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研究这一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从形成到破裂 ,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无不与共产国际有关。本文重点阐述和思考共产国际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弄清这一问题对研究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历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又一次重要会议。全会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为指导,对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  相似文献   

12.
苏中人民牢不可破的兄弟友谊今天已成为保证人类进步,粉碎反动势力使历史倒退的企图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口约占全人类三分之一的我们两国友好关系的世界历史意义,决定着从历史发展上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深刻研究苏中人民伟大友谊的产生与发展,准备有关这一问题的专题研究与综合性著作,出版苏中两国档案文件材料,这一切乃是两国史学工作者的光荣任务。  相似文献   

13.
学者对阶级这一范畴的研究始于17世纪资本主义时期,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均未能对阶级产生的历史过程和经济根源作出全面科学的概括和解释。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科学地分析了阶级的历史起源、产生根源等问题,揭示了阶级的本质,最终指出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摧毁一切奴役制度、实现全人类最终解放的伟大力量。马恩阶级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之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俊江 《海外求学》2003,(20):8-9
近日,记者针对学生签证政策问题对美国驻华大使馆有关官员进行了采访,使馆有关官员告诉记者,他们曾对各国的学生签证政策做过一次比较研究,发现美国与其他一些国家在学生签证政策上存在差异。这些国家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目前,  相似文献   

15.
伊林·费彻尔是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家.他从历史哲学、人类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三方面对“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问题做了细致的研究.伊林·费彻尔认为,黑格尔与马克思在历史哲学、人类学方面既有一致,又有对立.他还具体分析了不同时期有关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问题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16.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为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系统的分析工具,该理论以活动为研究单位,探究人们在社会实践特别是教育活动中获得的发展。本文通过梳理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研究视野与核心思想,从符号中介和活动系统两个维度对成人教育中有关发展的问题做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学习的心理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问题,在根本上是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问题,而要卓有成效地培养、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要摸清他们学习动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其发展变化的心理规律。为此,我们于1985年做了一次全国性问卷调查,对有关问题做了初步探索。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本调查从全国各地综合、工、农、医、师、民族、部队各类院校取样,共调查11所大学(注),1679人。一、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1、总体层次特点被测学生对有关动机内容问题的回答结果见图表一。  相似文献   

18.
义和团运动是发生在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曾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和世界。由于这次运动所处的历史背景极为复杂,因而对它的研究也出现了颇为复杂的现象。目前史学界对其许多问题尚无定论,众说纷纭。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中旬,兰州教育学院历史科85级历史班学员在学习了有关义和团运动的教材内容后,就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作用、口号等问题在孙亚平老师的指导下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课堂讨论会。会上,有四位同学做了书面发言,同学们就他们发言中提出的观点进行了热烈地讨论。讨论中的主要观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史学研究成果,但中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目的并非培养史学研究人才。因此,如何处理学术研究与中学教学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唐宋变革论”这一史学研究理论与成果对中国古代史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高考历史试题较为全面地考查了“唐宋变革论”这一学术研究成果。高中新课标及历史新教材也已充分吸收了“唐宋变革论”的有关内容。教师通过系统梳理有关这一问题的学术研究成果,并适时运用到历史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与“学术情境”,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历史问题,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从价值论视野对美的本质问题进行了反思,认为审美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审美的愉悦是因为内在生活和生存价值欲求得到满足的反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人类有关美的本质的历史观念做了价值论的审视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