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胡蓉开  何四英 《考试周刊》2009,(27):228-228
教育是一种智慧,没有智慧的教育是失败可悲的教育,教育是师生之间共同合作、沟通的过程,没有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就没有教学的真正反馈。因为世界上永远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所以我们要用智慧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又逢周一,面前摆放着一摞堆得整整齐齐、码得高高似小山一般的日记本。每逢此刻,我总是带着一颗虔诚的心,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唯恐一个不小心,忽略了那份学生寄予的信任,让一颗期待的心因为我的疏忽而凋零,像叶片般的飘落……教育原本就应该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民主的对话、思想的碰撞、心灵的沟通、爱与信任的交汇。没有爱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没有沟通与交流的教育更是  相似文献   

3.
马国靖  张淼 《江苏教育》2022,(71):12-14
基于对部分班主任和学生的调查,发现师生沟通的方式在与时俱进,但是因为没有创构出合适的沟通情境,所以无法满足师生对交流的品质要求。在师生交流中更具有主动性、能够利用德育想象力创构出好的情境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老师受到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我曾经问过我的学生:世界上如果没有老师会怎样?我满以为他们会说没有老师就没有知识,没有老师就没有科学等,可是孩子们的回答却令我失望:没有老师就没有考试,没有老师就没有作业,没有老师就没有暴力……听到这些回答,我不禁从心底发出一声感叹:孩子,我用什么触动你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三尺讲台给了我太多的教育体验和情感经历。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才能提高教育的质量。教育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情感交流的纽带便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因此师生之间要有和谐的情感共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可…  相似文献   

5.
处理学生的“错误”,我们老师一般是通过“谈心”来进行教育的。“谈心”必须有真情的付出,才有真情的回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是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是师生之间交流的纽带。而师生之间的谈心,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常用的形式,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的交流与情感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它强调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相遇、生命的碰撞,追求师生之间的对话关系,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和老师、同学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相似文献   

7.
老师与学生之间难以沟通是很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师生年龄差异而引起的代沟,也有学生自身的闭锁心理等因素.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尊重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讲究交流策略、关爱学生等,是老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比较有效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是建立信任和树立形象的基础.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情感教育不仅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消除隔阂,促进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建立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树立老师的威信,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形成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真正实现教师不仅教书而且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沟通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沟通的成效。本文旨在从教学中的情感交流、课后的心灵沟通、评语里的精神鼓励这三个方面来探究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方法,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真正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正>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对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沟通应该是师生目标一致,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学生愿意做的事及学生对老师的期待三者之间取得平衡。师生沟通困难,常常是因为教师与学生的目标不同,或者教师没有搞清楚学生的需求,与学生的交流不在一个频道上。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主动改变沟通方式,寻求有效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可见,沟通是一种基本而有效的教育方式。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是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基础。师生之间如何沟通,沟通的质量如何,决定了班主任的教育具有多大程度的有效性生。  相似文献   

12.
学生与老师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时更多的是需要平等对话,让学生心服口服.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老师的以退为进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13.
电波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萍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6):211-211,213
班主任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方法很多,谈话、聊天、观察等都是实用且比较简便易行的方法。而电话交流效果更好,师生在电话里无所不谈,轻松自在,不受拘束,学生也更乐于接受这样的谈话方式。这让他们感到了平等.友善和无处不在的关怀,与老师的心理距离一下就缩短了。利用电话与学生在假期中进行交流,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效率,更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14.
从教育理念来说,小班教育最核心的要素是:师生多方面、多渠道互动。把班级缩小,人数减少,就是为让教师能跟每个学生都有交流与互动,学生之间有多元、多重性交流和沟通。这正是在大班情况下,在传统的教授模式下所不能做好的,因为正是这种互动和交流,才使教师寻找到适合每个学生学习的交流。教师只有在互动中才能读懂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走近学生。  相似文献   

15.
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师生之间保持亲密的关系,老师的教育效果也会事半功倍.为了确保师生之间能形成一种良好的情感沟通,与学生"套近乎",能套出学生的信任和热情,套出一份亦师亦友的师生情.  相似文献   

16.
<正>沟通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学生之间的沟通可以帮助他们分享学习成果,师生之间的沟通可以让老师更了解学生的薄弱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教"这个环节上,而忽略了学生是否听懂,是否掌握,这也导致了师生之间的隔阂加深。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课堂互动,可以有效地突破师生沟通的阻碍,  相似文献   

17.
时下,不少老师经常抱怨无法与学生沟通。真是"沟通难,难于上青天。"现在的学生,不仅不听老师的话,有时还公然与老师顶撞几句。在新课改浪潮的推动下,我们广大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反思自己,认真探索一下怎样与学生沟通?"爱心平等教育"是师生沟通的基础;加强自身修养是师生沟通的要件;重视个性差异是师生沟通的保证;注重以德感人是师生良好沟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翟佩龙 《班主任》2001,(11):19-19
师生之间主要靠口头表达方式进行交流.但在某种情况下进行书面交流,效果会更好.因为,用书面交流有利于架设沟通师生间心灵的桥梁.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年龄特征,充分利用"寄语卡片"来拉近师生心灵的距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在工作中,总是希望通过和学生进行谈心,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以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但班主任要面对几十个不同个性,不同特点的学生,没有技巧、没有艺术的沟通只会事倍功半。因此,加强师生之间沟通技巧的研究,可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我认为与学生沟通交往比较有效的技巧与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教育改革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这要求教师要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交流、沟通中共同拥有知识,相互理解、分享快乐,在亲睹学生成长过程中体验生命的支付与升华达到的和谐平衡。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实现师生在一种宽松、和谐的班级环境中的沟通和交流,没有沟通、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需要用爱心去营造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班级环境,打造一个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想、知识、情感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