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教育是语文课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因为美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趣味性。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塑造了美的心灵、开拓了美的意境、锤炼了美的语言,为审美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语文教材本身提供了足以进行美育的丰富内容。现在通用的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古今中外的一些名篇,所选课文之所以美,除了表现在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外,主要就在“情”上。深化人的感情,培养人的情趣,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灵魂,这正是文学美育的任务,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材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它蕴含丰富的美育内容;美的心灵,美的结构,美的意境,美的语言,为审美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挖掘美育内容,让学生在感悟、品味中得到美的陶冶,培养学生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手段日趋多样化的今天,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为美育教育提供更丰富的手段和更精彩的内容。语文教材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这决定语文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思想、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多媒体对学生的美育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沈周霄 《语文天地》2012,(11):34-35
美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中语文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饱含着丰富的美育元素。如何通过古诗词教学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的情操和艺术品位、净化心灵,是语文教师需要着力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材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教师应该认真开掘以实施生动活泼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水平。本文较为详尽地挖掘了语文美育的审美对象内容美和形式美。  相似文献   

7.
张远林 《教育导刊》2007,(7):34-34,44
美育是培养人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提高人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指凭借语文教材,在识字、阅读、作文以及课外语文活动中初步培养儿童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下面着重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宗书廷 《中学文科》2006,(12):90-90
中学语文教学中包含着许多审美教育的内容。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美育知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陶冶其情操,提高其文学修养。  相似文献   

9.
耿东旭 《辽宁教育》2001,(Z1):50-51
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驾齐驱快速发展的今天,美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做为教育工作者,应增强美育意识,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一、在知识传授中,以美动人 美育内容具有广泛性,但在学校的审美教育中,则最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小学开设的语文、音乐、美术等课程都涉及到审美问题,教师应当挖掘这些课程所蕴藏的丰富的审美因素,在传授知识中,以美动人。 语文课文,可以说是进行美育的很好的教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拨动学生的心弦…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许承宗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除此之外,它还是“兼有思想性的工具课”,也具有审美教育功能。本文拟就语文教学中审美功能作一短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内容是丰富的。(1)教材中的自然美。在自然界中,无论是荷塘月色...  相似文献   

11.
审美教育贯穿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小学语文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体。  相似文献   

12.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施以各种美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美育品质,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相似文献   

13.
审美教育是通过一定方式、途径、培养人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人蛉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镊成部分。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是美育的有心人,是自觉的美育实施者,在教学:在教学中使教材作为认知对象的同时,还要将其转化为审美对象。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认知的过程同时又是审美的过程,让学生获得知识,又产生审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14.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语文教育是我们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对学生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语文教材文章都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语文教育中,无论教育内容还是形式,都饱含了丰富的美的素养。因此,语文教育离不开美育,美育必须渗透在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抓住诗歌、散文、小说、寓言、童话等不同文体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营造审美氛围。在审美的心态下求知。发掘蕴含着的美的因素,有机地渗透美育,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美的熏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材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教师应该认真开掘以实施生动活泼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水平。本文较为详尽地挖掘了语文美育的审美对象内容美和形式美。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41篇文言文,在教学文言文过程中开展审美教育,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的音韵美、语言美、思想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语文素养。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一、提高认识,切实重视美育工作 高校实施美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艺术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艺术教育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陶冶高尚情操。因此,美育工作在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有着其他工作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主要的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撞开受教者的心灵门扉。而语文教学的美育因素十分丰富,它深存于课文的内容与形式中,是整个教学中极为活跃的因素。它借助课文所呈现的不同形态的审美蕴涵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以达到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所谓审美教育,就是美育,指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国名教育家蔡元培曾经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语教学中,由于教材独特的社会性和学性内容,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语教学中通过正确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审美过程,可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学习语知识的同时培养较高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钟里琳 《广西教育》2009,(5):27-27,55
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美育既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能丰富审美感情,发展审美能力,能给人带来活泼舒畅的情绪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