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指导高三学生进行标点符号系统复习时,笔者发现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老师们并不太在意《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为《用法》)实施的时间,只要是《用法》就行了;二是一些颇有市场的复习指导用书在这方面也含糊其辞,有的甚至采用已经废止的《用法》,即1990年3月22日—1996年5月31日间实施的《用法》;三是由于《标点符号用法》没有具体解说,就导致一些自作主张的说法混淆视听。笔者就以上三个问题,对照了1990年3月22日起实施的和1996年6月1日起实施的《标点符号用法》(现行《用法》),参照《标点符号用法》修订组编写的《〈标点符号用…  相似文献   

2.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12月1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这就把标点符号的使用提到了执行国家标准的高度。2011年12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新的《标点符号用法》,并于2012年6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标点符号用法》对旧的《标点符号用法》作了修改。作为教材,标点的使用要严格执行国家  相似文献   

3.
在指导高三学生进行标点符号系统复习时.笔者发现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老师们并不太在意《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为《用法》)实施的时间,只要是《用法》就行了:二是一些颇有市场的复习指导用书在这方面也含糊其辞,有的甚至采用已经废止的《用法》,即1990年3月22日-1996年5月31日间实施的《用法》;三是由于《标点符号用法》没有具体解说.就导致一些自作主张的说法混淆视听。  相似文献   

4.
2011年12月30日发布的新《标点符号用法》,已于2012年6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在编辑工作中,经常收到作者的电子邮件,他们反映对新标点符号的用法尚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下面试对新的《标点符号用法》容易用错的地方进行解读,供广大作者在写作时借鉴。  相似文献   

5.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31日发布、1996年6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标点符号用法》和1996年1月22日发布、  相似文献   

6.
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1990年3月,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又联合发布了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用法》_2),新增加了连接号和间隔号,使标点符号增加  相似文献   

7.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标点符号虽然小,但使用不当会影响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颁布的标点符号使用的规范性文件.为此,笔者在认真学习《标准》的基础上,查阅了相关资料,结合工作实际,对使用时容易出错的标点符号做以下辨析:  相似文献   

8.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而今天使用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创造出来的。这是一大进步。标点符号问世时,曾经遭到一些遗老们的反对,但新生事物是不可阻挡的。现在.正如《标点符号用法》说明中指出:“标点符号已经成为书面语言的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在不断演变。越变越丰富.而标点符号也跟着发展天化。建国初期的195四年、对“五四”新及化运动以来的标点符号加以总结,公布了新的《标点符号用法》,列出14种标点符号及其用法。近年来再次修订了《标点符号用法》.从原来的14种…  相似文献   

9.
杨飞 《现代语文》2006,(3):42-42
并列的书名号或者引号之间是否用顿号?历来说法不一.标点符号的用法,自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到1996年6月1日国家公布实施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经历了三次变革,虽然在使用规则后面都增加了一个附录说明,但是都没有提到"并列的书名号或引号之间"应该怎样停顿的问题.这样,就使得人们在运用时出现了不同的用法:有人认为应该加上顿号;有人认为加上顿号是多余的;还有人认为可以加上也可以不加,都不影响表达.  相似文献   

10.
连接号是在1990年修订的《标点符号用法》中新增加的,1996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说:“连接号的形式为‘—’,占一个字的位置。连接号还有另外三种形式,即长横‘——’(占两个字的位置)、半字线‘-’(占半个字的位置)和浪纹‘~’(占一个字的位置)。”这样说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第二册附录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应该是首选的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材料。同学们在学习了《标点符号用法》后,不妨用我们下面的题目给以自测,检查一下自己的复习情况,同时也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的有关标点符号用法的知识。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相似文献   

12.
新式标点符号,自1920年正式颁行以来,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解放以后,由于情况有了改变,中央人民政府又在1951年9月由出版总署公布《标点符号用法》;政务院并在同年10月5日发出《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指示》说: 目前全国各政府机关文件和各种出版物的稿件所使用的标点符号,混乱很多,往往有害文意的正确的表达,并使领导机关在审阅这些稿件时,不得不费很多时间来作技术性的校正工作。……(现在出版总署已经公布《标点符号用法》),作为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等三项重要的国家标准,为进一步规范语言文字提供了准确、科学、合理的技术依据。 GB/T15824—1995《标点符号用法》是在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1990年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修订发布了新的《标点符号用法》。文中16种常用的标点符号该怎样使用,已有明确规定,这里不再赘述。笔者只想就现在公开出版物使用较频繁而又未列入《标点符号用法》的三种次常用标点符号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以供研  相似文献   

15.
《标点符号用法》的不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标点符号是现代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衔接和连贯标志。在没有多少形态变化的汉语里.在没有实行分词连写的汉语书面中,标点符号使用的规范尤其重要。文章根据标点符号的实际使用情况.探讨了《标点符号用法》的指导作用,并指出了《标点符号用法》的不足,为将来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标点符号用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2号《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已由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994年7月22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4年9月10日起施行。北京市第十届...  相似文献   

17.
对于句号,问号、叹号三种句末点号的用法,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于1951年9月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分别定义为:“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问号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感叹号表示一句感叹话完了之后的停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1990年3月修订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称《用法》)中把句号、问号、叹号三种句末点号的用法分别定义为:“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叹号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卢文燕 《内蒙古教育》2005,(12):17-18,20
标点符号是人们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用法》)中对十六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均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用法》基本上是纲目式的,没有细则说明,而在实际运用中,有许多复杂的语言现象,《用法》显然难以涵盖。加上见仁见智,于是出现了分歧,出现了使用混乱的状况,无论是教师讲授,还是学生学习,均有无所适从之感。这一混乱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使人更为担忧。  相似文献   

19.
王晓静 《文教资料》2006,(11):210-211
1951年和1990年,大陆地区先后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及其修订,这些用法虽未在香港实施却对这一地区的中文出版物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试图简单归纳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香港中文出版物中标点符号使用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0.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的符号 ,是书面语言文字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对准确表达文意 ,对推动语言的规范化等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要求用对、用全、用活标点符号的位置 ,要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新闻出版署 1990年 3月2 2日发布的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为基本依据。本文对标点符号的位置作如下说明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