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道德的化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因此,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是社会对教师工作的道德要求。它包括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具备的生活目标、道德理想、道德标准和道德情操。对于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而言,师德的标准,就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何谓“为人师表”,个人认为应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教师要有责任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总要面对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即,如何把人类积累的经验、知识以及思想意识传递下去,使青年一代能接替老一代,继续推动社会的发展。这个…  相似文献   

3.
实施学士导师制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台素质,必须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诲人不倦”、“躬行买践”等,既是师德的典范,同时又是教师良好品格特征的体现。 一、师德建设的现状 几年前,一项对于某大学学生调查统计的结果表明:对当时教师师德满意的仅占27.2%,还有20%的学生拒绝回答;在“如果有了心里话,自先愿意向谁说”的调查  相似文献   

4.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一般认为,师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古往今来,国内外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师德建设,我国古代就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古训,其中的传道是基础和核心内容,即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因此,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一名知识渊博、境界高尚的人民教师。俄罗斯的教育家康·德·乌申斯基认为:“教育者的道德对于年轻心灵的影响,是教科书、道德箴言、一整套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道德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灵,甚至影响其终生,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未来。  相似文献   

5.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6.
庄健 《中学教学参考》2012,(30):123-125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的内涵很宽广,但衡量师德的最基本标准可浓缩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的二十四个字:“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7.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学生为本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8.
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9.
浅谈师爱——师德的最高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有人说:师爱是师德的最高境界。而师爱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即“师魂”,是师德的核心。它自觉而理智、纯洁而全面、普遍而持久,是一种无私、高尚、伟大的爱。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素质中的灵魂和核心.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做好教育工作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而师爱则是师德之魂。做好教育工作就是要对学生有着爱心,这是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宏伟计划,对从事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为人师表”,还要有自己形象鲜明的道德规范。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十分必要,研究量德建设中的认识和操作问题,如:师德建设的难点、热点,师德建设中的借鉴于与创新,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判断标准和评价体系等等,将有利于推动当前蓬勃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将师德建设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11.
师德新说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合,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师德的内涵有所不同的,但它传承的理念确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2.
师德是指学校的教职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思想品德和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师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育人工作质量。加强师德建设,对塑造学校形象,提高办学水平至关重要。 学校培养的人才应当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创“四有”新人,无论哪一个“有”,都要通过教师来实现,没有“四有”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四有”的学生。作为教师,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必须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目的就在于  相似文献   

13.
池进芳 《广西教育》2008,(16):11-11
国家振兴,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教师为本;师表、师德教育之魂。师表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还是一种高尚的师德。为人师表、师德魅力铸就了教育之魂,这种教育之魂体现在教师以身立教的使命感和爱护学生的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博爱”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相似文献   

14.
高等师范院校(简称高师)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合格的中等学校师资。高师学生不仅应该具有从事中学教学的能力,而且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师德,能够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这是对人民教师的特殊要求,也是对人民教师、的崇高赞誉。  相似文献   

15.
师德修养,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修养。教师的师德修养,具有激励教师敬业乐业,控制和调节意识、情感和行为的职能。它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制约着教师的知识、才能的发挥,制约着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是教师实施教育影响的前提,也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中学教师的师德修养包括哪些方面?目前各种书刊上说法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最基本的有三个方面:忠诚事业,献身教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16.
师德新解     
对“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三个核心师德规范作了个人的理解,提出教师应该以全面的人参与教育活动,既包括知识素质,也包括情意素质和人格素质;对为人师表也要作全面的理解,为人师表的德性应该是内在的、灵活的和适度的;不推崇那种充满悲壮色彩的爱岗敬业,认为爱岗敬业的师德修养不只是为了束缚教师,更是为了发展教师,不只是为了别人,更是为了教师自己。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第六款要求教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学业务水平”,也就是要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教师道德。根据当前教师队伍的实际,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师德教育。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形成良好师德氛围教师的工作任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精湛的教育教学业务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即社会主义师德,才能“为人师表”。对教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广大教师对师德有…  相似文献   

18.
“为人师表”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为人师表”是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首要师德;“为人师表”重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9.
俄国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 :“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 ,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毋庸置疑 ,一个教师的“师德”素养如何 ,必然会对其教育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因为它是教育的因素 ,教育的力量 ,所以我们说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教师大计 ,师德为本。”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天职。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荀子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站在世纪之初的起跑线上 ,教师应该不断地对自己的师德修养进行深刻的反省。一省吾身 :对事业是否一腔热忱有忠心 ?无数事实已经证明 ,教育兴则国…  相似文献   

20.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和履行其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其基本规范是教书育人、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和勤奋进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