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年级要“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在指导学生把一件事的过程写完整、写具体的片断练习时,我努力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解除其心理上的种种束缚,让学生克服作文难的心理障碍,激发作文的兴趣,树立学生作文的信心,从而为到高年级写整篇作文奠定“我能写”的心理基  相似文献   

2.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是低年级字、词、甸的掌握运用向高年级篇章,阅读,写作训练的过渡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小学三年级要“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开始学写简单的记叙文”。抓好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培养学生较为正确、完整、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是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在作文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作文片断。而实际上,在这一阶段,学生普遍害怕作文,讨厌作文,致使作文言之无物,言之无序,东拼西凑,敷衍应付。我们认为,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作文说写训练过程中,训练无序,说写脱节,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当为其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只有把观察、说话、写作视为一体,并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培养,才能逐步培养学生写作文片断的能力。一、指导学生观察,在观察中发展思维能力观察是写作的基础。通过…  相似文献   

4.
我是怎样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的固原县城关二小李文英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三年级的作文要求是,“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学写简单的日记”。小学生写日记的内容很广泛,形式也多样。但学生常常对耳闻目睹了人和...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反映事物三者的统一,即生活、思维、表达三者的统一。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纲要求:“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作文时,要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就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认真分析周围的事物。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对于生活阅历还很浅的小学生来说,观察是他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儿童感知的重要手段。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哪些观察方法,从而让他们主动地去观察事物,获取知识呢? 一、选择角度观察的方法心理学认为:“观察是感知事物的一种特殊形  相似文献   

7.
片断练习     
片断练习是字、词、句、标点等语文知识的综合训练,又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我们从以下一些方面加强片断练习,为学生作文打好基础。抄写练段——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练习写一段话的方法。老师从课文或优秀的课外读物中,选出好的片断让学生阅读体会,然后抄写在练习本子上。这样做既可使学生掌握一些字词,也可使学生学到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我在小学的作文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意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作文水平的稳步提高。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重视“小作文”。每学期开学初,我都制定出作文教学计划,计划中除保证完成学校规定的作文数量外,还适当增加一定数量的小作文练习。小作文体裁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采,既有紧密配合课文写的心得体会,也有反映学校开展各种活动的小场面、小片断,还有对事物观察后写的观察日记。通过各种形式练习,同学们写作能力很快地提高了,有的学生深有感触地说:“原来我们一写作文就头痛,总想应付了事,现在我们不怕做作文了”。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的写景状物作文,大体上有两类。一类属片断性质:或直接要求写某一景物片断,或在一篇完整的记叙文中出现景物片断;另一类则为记游性的文章,在写景状物的基础上议论与抒情。那么,如何才能写好写景状物的作文呢?我觉得,就一般中学生来说,作者如能热爱生活、细致观察与客观认识事物,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就能较好地完成写景状物作文。 首先,作者应热爱生活,学会观察事物和客观地认识事物,像新编初一语文课本中《雨中》一文,作者赵丽宏抓住平凡而有趣的生活场面加以描写,用以歌颂粉碎“四人帮”后社会风气的好转,表现新时期人与人的真诚  相似文献   

10.
李方 《现代语文》2006,(1):89-89
一、片断训练的涵义。片段,多指文章、小说、戏剧等整体当中的一段。所谓“作文片断”,是指用一段或一节的小篇幅,或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或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或谈论对某事或某现象的一点看法,做这种片断的写作练习,就叫“作文片断训练”。作文片段最突出的特点是篇幅小,训练目的明确,反馈比较及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完整作文概念,所以训练起来很方便。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片段系列训练,并且使之成为训练系统和训练体系,学生将受益匪浅。《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个学年练笔的数量不小,如果单从大作文这种形式着手,那是很难达到要求的,倒是片断训练这种“细水长流”的形式很容易汇成“大江大河”。作文片段训练如同当前大家都喜欢的小品表演,虽然简短,但长期的训练可以使小品演员成为出色的影视演员。  相似文献   

11.
李涛 《华章》2007,(Z2)
小学生到了三年级,就从说话上升为作文。由口头说一段完整的话,一下子变为用笔写出自己想说的话。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开始是很难适应的。一是不知道以何为题;二是不知道从何起笔;三是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四是难在语言单板、枯燥。几次下来,有些学生不免产生害怕作文、厌恶作文的情绪,如何培养学生喜爱作文也同样是个难题。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大纲中,对三年级作文的要求,为我们指明了道路:"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学习写简单的日记。"本着这个目标我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看到题目后,有的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有的觉得虽有东西可写,但印象模糊,总是写不清楚、写不具体。这是什么原因呢?“没有什么可写”,说明平日对事物没有留心观察,缺乏作文的材料。“印象模糊”,说明对接触的事物观察得不细致,脑子里只有一些浮光掠影。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朱景衡老师指导学生从观察入手,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个方法好!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朱老师是有计划地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一篇作文的形成过程,往往是对某一事物的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过程,作文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因此,在作文训练中,教师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一、从观察入手,指导学生认识周围事物。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知开始的,而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知觉过程。是人对现实对象直接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儿童要写所见所闻,经历过的事,必须要对周围的事物有所认识,而要认识周围的事物,必须要从观察入手。在作文训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三年级的一堂观察作文指导课,是写“一串红”,  相似文献   

14.
针对学生缺乏作文素材的问题,我提出了“生活作文”的主张:即教师有意识地在校内外特定地点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学生参与,进行以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为目的的系列作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高度有意注意的状态下培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并逐渐迁移至日常生活中去。经过多年的实践,这个做法取得了一定成绩。我认为,“生活作文”的实施原则是: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三年级的作文要求是:“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如何抓好写整篇作文的起步工作,我的体会是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让学生的作文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也就是内容具体,条理清楚。一、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写作的兴趣,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三年级学生作文起始,不知写什么,不知从何写起,常常会感到作文很难,拿起笔就怕写不好,加之有些教师的指导不得法,而且往往要求过高,这更加剧了学生的畏难情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  相似文献   

16.
一、指导观察、积累,丰富习作素材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生长在农村的儿童有机会更广泛地接触自然,他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而有些孩子不会观察生活,不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要想让孩子们的作文能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必须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培养作文兴趣,帮助其“找米下锅”,提高他们的选材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写作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意识地体验生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发现事物的真谛。培养学生兴趣最有效的办法是广辟园地,丰富习…  相似文献   

17.
片断作文一般字数在200字左右,而且写的是生活、事物的一个断面,不需要像写一篇大作文那样苦思冥想,费尽心机,只要平时观察仔细,就能够写出一篇言之有物又言之有文的片断来。经常进行片断作文,学生尝到了写作的轻松与快乐,又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写作的兴趣自然就产生了,写作的热情自然也会高涨。  相似文献   

18.
《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里,《大纲》明确地阐明  相似文献   

19.
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在作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此。第一要培养学生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指导学生随时记写;第二要进行专项片断练习,化整为零;第三要学习例文中写具体的方法,进行必要的模仿练习和有目的有重点的训练;第四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20.
片断作文训练安排在小学三年级,它在整个小学作文训练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着力进行片断作文训练,对打好作文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怎样使片断作文训练“到位”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五忌。一忌标度不明所谓片断,即只言事物的一个部分,一个侧面,数量上要求大于“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内容上要求围绕一个方面写,形式上只是一个自然段或一个意义段。因此,教师在中年级片断作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