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羽 《声屏世界》2016,(2):33-34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魅力在于口语表达。在过去,主持人的语体特征体现在“以文为本”,重视表达的逻辑性、文采性,形成一种规范化、理想化的口语。随着近年来电视节目越来越贴近受众生活,如今已形成“以语为本”的口语语体特征。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吴洪林在《主持艺术》一书中阐释过这一概念,“主持人口语语体是为适应表达目的与人物的需要,在节目中对语言的使用有着特定的要求而形成一种当众播讲的语体。”由此可见,主持人口语语体既不同于“书面语言”,又不同于“随意的口语表达”,是一种专属于主持人表达的特殊化语体。  相似文献   

2.
李忠 《新闻窗》2009,(1):106-107
语言的表现形式有三种: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形体语言。其中,口头语言是节目主持人传播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主要工具。因此,节目主持人必须具有驾驭口头语言的本领,准确熟练的运用好这个话语权。但是不得不看到,现有节目主持人在口头语言运用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例如:语音的失误、词语的匮乏、语法的不规范、缺乏交流感、缺乏鲜明的个性、过多使用书面语或过分的口语化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电视节目的创作流程和节目形态正在迅速发生改变,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也正在从文本话语向即兴话语转型。本文将要阐述的独白式口语表达是相对于对话式口语表达、群言式口语表达来说的概念,它是一个人通过口语单方传递信息符号和思想感情的言语活动,也是口语表达的基础阶段,掌握它的训练路径有助于提高主持人的语言传播能力,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马琳林 《东南传播》2011,(2):114-116
写文章要讲究修辞,口语也不例外.因为两者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语言实践.口头语言作为人们最重要、最直接也是使用最频繁的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只要说话就离不开口语修辞,所以口语修辞也是一种全民性的、生机勃勃的创造性语言活动.它对于每个人、尤其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是创造各种美好语言产口的必要手段.本文以访谈...  相似文献   

5.
田龙 《中国广播》2013,(4):69-72
本文从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的界定与特征、功能与原则和"非即兴"准备三个方面,详尽阐述了广播节目主持人在直播过程中的即兴口语表达对圆满出色完成广播节目的重要意义。同时,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广播节目主持人如何掌握即兴口头表达能力和现场掌控能力,认为这既是影响节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主持人水平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6.
也就是短短十几年的时间,由于节目内容和形式的不断丰富,昔日给人一种正襟危坐之感的电台、电视台播音员,渐渐走下了“圣坛”,以寻常人的身份,走进观众,贴近生活。于是一种新的广播电视节目形式──主持节目也随之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在语言艺术形式中,主持语言也渐渐成了一种特殊的口语语体。一、定向明确的对象化语言主持节目往往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划分为不同的栏目,因此这种语体具有非常强的对象性。主持人在语言锤炼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语言风格和受众特点的切合。这就要求主持语言在语言材料的选用、语言技巧的使用上都要注意节目…  相似文献   

7.
刘力军 《新闻传播》2006,(12):62-63,6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想的载体。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是构成人类语言的三种形态,广播电视主持人在工作中主耍使用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因此,主持人的语言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与受众的沟通。影响着节目的进程、质量和品位,影响着传播效果。主持人的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把握语言特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对主持人来说至关重要。主持人语言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自从“主持人节目”以清新的姿态走进我国广播电视园地以来,便一直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它的出现,丰富了广播电视的语言表达样式,突破了以往的传播模式;尤其是“热线电话”的开通,使主持人与受众的双向交流更加直接、具体。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随着口语直播节目的增加和交流样式的多元,也出现了一些无法回避的新问题。 首先,直播节目受时间、环境的严格限制,它是一种在现想现说的状态中完成的口语活动。它具备即兴发挥,灵活多变等特点,也有反应快捷、生动自然等优势,同录播有着明显区别。其次,主持人节目多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进行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的方式决定了其语言应以随机应变的口语为主;而大众传播具有面向社会,公之于众的公开性,这一点又决定了其语言不应是生活口语的原生态,而必须是规范化了的艺术口语。但由于主持人语言修养高低不一,经常出现语音不准、用词不当、语法不通、语流不畅等诸多问题。 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传播媒介,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语言方面对大众起着示范、引导、熏陶的作用,因此,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修养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主持人传播活动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不管哪种类型节目的主持人都离不开说话。说话,就是用语言来表达意思。但有时不说话而用身体的各种姿势也可以表达某种意思,这叫做非语言讯息。一个成熟的电视主持人不仅要善于运用语言讯息,也要善于运用非语言讯息,并且要善于把语言和非语言讯息配合起来使用。  相似文献   

10.
精彩的直播节目与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有着非常之关系,主持人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直播节目的优劣。作为广播直播节目主持人,广播应该像口语那样挥洒自如,生动活泼,而口语是不能照搬的语言,在直播中注意语言规范的同时还应该具有语言的优美感和韵律感,精彩的直播节目来自于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主持人节目,为广播注入生机和活力,使广播从低谷中走了出来。不可否认,主持人节目的出现,是广播节目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语言的概念 主持人语言是指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传播过程中的语言活动,亦即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运用。“主持人节目”规定了主持人语言的范畴,同时说明其必须符合广播电视传播规律,符合主持人节目传播特点,符合主持人职业角色规范的质的规定性。(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 主持人应该使用什么...  相似文献   

12.
节目主持人播音语言的生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苗 《记者摇篮》2006,(7):44-44
播音主持中生活化的语言不能像纯自然的口语化,而是应该经过磨洗提炼的加工。主持人生活化的语言比随意性的口语有较大的加工,有雕琢而不露痕迹,既是通俗平易的口语,又是十分讲究得体性、匀称性、集中性的精粹口语。主持人播音“交谈式”对语言基本功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要求更高了。应该指出的是,主持人节目播音语言的要求固然是亲切、自然、生活化,给人以真实感,但主持人播音把握的自然与生活的自然截然不同。节目主持人在话筒前,不论在呼吸共鸣上,吐字发音上,还是在心理状态上,与生活中的语言表达都有本质的区别。尽管听起来主持人节目…  相似文献   

13.
王昊 《大观周刊》2013,(5):124-124
节目主持人语言的雅,是以书面语为长处的精华“口语”,是经过打磨和雕琢的口语,它保存着语言的规范性、集中性,又摒弃了语言的随意性和粗略性。可以说俗与雅是天然统一有相对独立的不同的语言类别。是节目主持人所必需具备的技能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田苗 《视听界》2000,(5):32-33
节目主持人在电视中充当特殊的交际者——代表栏目与观众进行交流,而这种交流最主要还是体现在口语表达上。主持人语言策略的重建,是对切入电视本体语言的现代汉语形式的探寻。从20世纪50年代起,“口语化”就被肯定为广播语言运用的一项基本要求。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尤其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传播方式,主持人依靠口头语言、人体语言和电视语言把节目思想传递给观众,这些语言的综合运用是电视传播媒介的一大特长,它是全息性的。而人体语言是一种具有一定语义的伴随语言,与有声语言同步发出或夹杂在语流之中,运用恰当对有声语言具有强化、补充、丰富、修正的作用,进而使节目更具个性魅力。   一、准确定位   不同的节目需要主持人有不同的个人形象,只要与节目的追求相吻合,将节目要求同本人秉赋、特长相结合,使两者相得益彰,才会赢得受众的青睐,因而节目主持人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随着…  相似文献   

16.
广播体是指运用电讯技术传播的口头新闻报道。它来源于口语体,同时也来源于书面语体,兼有口语与书面语的优点。广播体不同于报刊体,它的预备形态是口语化的书面语,即尚未播出的广播稿;它的正式形态是译自书面  相似文献   

17.
口语、书面语、屏幕语言,是人类历史上先后产生的三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屏幕语言是在电子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以听为主、兼及视觉的符号系统.在这三种不同的符号系统的基础上,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基础语体:口语体、书面语体和屏幕语体.屏幕语体注重语音在交际中的表达作用,也重视文字的辅助作用,还重视协同语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创作中,无论是有稿播音还是无稿播音都非常重视“即兴”的表达。“即兴而言”的部分往往会成为整篇作品中的精典:即兴口语表达是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广播电视中的口语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口语,它是在现场交流中“即兴”完成的规范化、艺术化的创作活动。但在实际运用中,有的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疲于应付节目,即兴口语缺乏文采,不讲质量,不求效率,信口开河,导致整个节目单调、浅薄,使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大打折扣,所以充分认识和恰当运用即兴口语表达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9.
陈虹 《新闻界》2006,(5):96-97
主持人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一座“桥梁”,在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广播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是其表达节目内容的唯一手段,但对于电视主持人而言,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沟通的唯一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表情、手势、服饰、坐姿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联系,与受众取得更好的沟通。因此,在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种种传播手段中,除语言符号外,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也成为主持人传播的重要策略。然而,目前我们的主持人还大多局限于一种静态传播的阶段,没有充分利用电视的优势。许多主持人面对镜头,手足无措,两眼…  相似文献   

20.
广播电视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是广播电视直播节目中经常遇到的情况,了解一些成功的范例对主持人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应对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目前国内一些比较成功的主持人的特点,对广播电视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类型做了分类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