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654年,科学家葛利克做过一个有名的“马拉铜球”的实验,以表明我们周围并非什么也没有,而是充满空气:空气对物体施加压力,以至于16匹马都得十分费力才能把抽空气体的铜球拉开。人们把类似铜球内经抽气后的空间,叫做“真空”。  相似文献   

2.
1654年,科学家葛利克做过一个有名的“马拉铜球”的实验,以表明我们周围并非什么也没有,而是充满空气:空气对物体施加压力,以至于16匹马都得十分费力才能把抽空气体的铜球拉开。人们把类似铜球内经抽气后的空间,叫做“真空”。  相似文献   

3.
对没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压力对平衡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压力对固体、液体的体积影响很小。对于气体反应来说,增大压力,气体体积缩小,相当于增大了气体物质的浓度。但是,增大一个体系的压力时,所有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增大了,而增加浓度往往只增加某一物质的浓度。压力改变对化学平衡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从热力学原理来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4.
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大哥”,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0多倍。然而,这位大哥体形虽大,却是外强中干,它的平均密度还不及地球平均密度的1/4,平均下来,每立方厘米的物质仅重1.33克,只比地球上的水稍重一点点。这其实是给我们暗示一个信息,木星是颗液态的星球。的确如此,如果我们有一天能够登陆木星,会发现我们的登陆舱漂浮在一片汪洋大海上!木星没有地球陆地那样的固体表面,它的表面是液态氢形成的海洋。这是因为木星的表面温度太低,氢不是以气体、而是以液体的形式存在。给木星套上人造地壳人类不是浮游生物,因此无法直接定居在木星表面的海…  相似文献   

5.
玻璃生产中的禁忌结晶是玻璃生产中的禁忌。为什么呢?原来,只有结晶体才是真正的固体物质。结晶体内部的原子或离子排列得很有次序,形成一定的几何形状。象玻璃这样的物质,从外表上看起来好像是固体,却不是结晶体,它们的内部结构杂乱无章,没有一定的形状排列,好像液体一样,所以就把它们叫做无定形结构,也有人叫它“过冷的液体”。玻璃之所以晶莹透明,  相似文献   

6.
液态氢     
“永久气体”成了历史名詞 我們知道,水本身是液体,然而冷了会結成冰,受热又会化成水蒸气。这真是变化多端。实际上,不仅是水,所有的物質都有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三态的变化。比如,人們很早就發現銅和铁加热会熔化,还能化成蒸气。水銀在北方能够冻硬,而受热也能气化。但是普通气体的液化和再进一步凝固,就比較困难了,以往人們認为是不能实現的。懂得一点物質構造的知識的人都知道:在液态的时候,分子间的距离要比在气态的时候小。看起來,似乎只是將气体压縮,使得分子间的距离縮小,就能够使气体凝結成为液体。当然,这对有的气体是正确的。比如氨气,就可以用压縮方法,使它变成液体,甚至进而变成固体。但是,对于其他許多气体,單純用压縮方法就不行了,必  相似文献   

7.
固体和液体看上去有天壤之别,一个总保持固定的形状,另一个则会顺应于所在容器的形状。在所有液态物质中,“超流体”可以说是液体的典范一一它能够以零阻力通过微管,甚至能从碗中向上“滴”出而逃逸。  相似文献   

8.
一般所说的“真空”是指将一个体积内的所有实物分子排除后的空间。而我们认为空气分子漂浮在真空的海洋里,真空无处不在。空气分子与分子之间充满了真空。就像一瓶水,水里装有石子。没装入石子之前,整个瓶里都是水,装入石子之后,石子与石子之间的空间当然还是水。我们这儿所指的“真空”就是指这种无处不在的真空。我们现在对于真空  相似文献   

9.
一个空间区域能够比空无一物还要空吗?常识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充其量只能把所有物质和辐射都移出某个空间区域,使其成为一个完全的真空。然而事实已证明量子物理学能够搅乱人的直觉,这个仞』子也不例外。我们发现,一个空间区域可以比空无一物还要空。它的单位体积能量(即能量密度)可以小于零。  相似文献   

10.
问题解答     
水缸结冰为什么会胀破?我们知道,一般物体都是“热胀冷缩”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温度降低,体积缩小。但是水并不是完全服从这条规律。在4℃以上的时候,它也是热胀冷缩的。但是当它冷。到4℃以下的时候,它反而是“热缩冷胀”。从0℃的水变为0℃的冰,它的体积更要大大地膨胀一下。到结成冰以后,它又是热胀冷缩的了。冰的密度只  相似文献   

11.
从人造卫星的发射到星际航行地球与任何物体之间都有吸引力,所以投掷一个物体出去,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最后仍会落回到地面上来。但是,我们发现,离开地面愈远,引力愈小,远到一定程度,引力就几乎没有了。另一方面,如果往上投掷物体,速度愈大,物体就升得愈高。所以,只要物体的速度超过了某一个限度,它就可以一直跑出地球引力的范围以外,再也不会落到地面上来。我们把这个速度叫做“逃脱速度”,科学家们根据计算知道,它的大小是每  相似文献   

12.
真空的世界     
绝大多数人认为真空是空荡荡的、没有空气的空间。实际上,科学告诉我们,无论在宇宙空间还是微观世界,不可能存在“完全的真空”。为了能够计量真空度,通常我们用气压来表示其大小。按定义,1个气压是指每立方厘米约有10^19个分子,即骰子大小的空间有1兆个的1000万倍这样惊人数字的分子到处飞舞。随着从地表走向高空,气压逐步下降,更接近真空。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化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东西,每一种东西都具有一定的重量、形式、大小和颜色等。这些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东西,叫做物体。比如一张桌子、一部机器、一本书都是物体。各种物体是由各种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桌子是用木头做成的,机器是用钢铁做成的,书籍是用纸张印刷出来的。同一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体,如木头不但可以用来制造桌子、椅子,也可以制造枕木、电杆;钢铁除了制造机器,还可以制造轨道、桥梁等等。纸除了印刷书籍,还可以印刷报纸、制造练习簿。这些做成各种物体的材料,在科学上叫做物质。物质具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和种类:固体的、液体的与气体的;轻的或重的;坚硬的或柔软的。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在初中学习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8年级(2005年8月修订,第7次印刷版)第124"阿基米德原理"一节,对阿基米德原理(Archimedes principle)的表述: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我又到学校图书馆查阅了其它版本的教科书也是这样描述,而我们正学习的高中物理教材有涉及到浮力的地方也是直接应用这个结论。但极具探究精神的我,却认为物体在液体中(或者气体中,以下全部以液体为例)受到浮力大小与液体的  相似文献   

15.
黑洞是我们宇宙中最奇怪、最神秘的物体,它们像宇宙中的真空吸尘器,能吞没靠近它们的任何东西,不论是大头针还是体积是太阳几十倍的星体,黑洞都能吞没。但是黑洞能吸进整个宇宙吗?在原则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填满黑洞,因此,宇宙也会被黑洞吞没。但是科学家发现我们的宇宙正在飞速  相似文献   

16.
<正>暴胀与无穷在宇宙学中,有两个关于"无穷"的假设:"无穷大"和"无穷小"。无穷大,指的是空间可以有无穷大的体积,那么它还可以包含无穷多个物体,而时间自然也可以无穷无尽地进行下去。无穷小,我们这里说的不是无穷地小下去,在本文中它指的是,不管多么小的空间,里面都有无穷多的  相似文献   

17.
崔红彦 《内江科技》2012,(9):132+137
超低渗岩心用常压饱和法测试孔隙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常规的真空度不能比较完全地抽出微细孔隙中的气体,并且常规的饱和压力也不足以驱动饱和液体有效地进入微细孔隙。而高真空、高饱和压力则克服了其不足,测试结果表明,高真空、高饱和流程能够切实提高液体饱和法分析低渗、超低渗岩样孔隙度的准确性,有效地提高了分析质量,解决了低渗和超低渗岩样的孔隙度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朋友,你注意到了吗?汽车的后窗往往打不开。那么,为什么各种车辆的后窗都打不开是死窗户呢? 原来,这与空气的流动有关。 每一物体总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人也不例外。每个人占的地方,空气总要被人体所排开,但是人的体积比较小,行动又不像汽车那样快,所以人在行动时不断地有空气被排开,又有空气来填补,但是影响并不大,自己和旁人都意识不到空气的流动。 汽车比人的体积要大得多。它移动时,排开的空气和填补的空气都比人多得多。当汽车以较高的速度行驶时,车身运动空出的地方,就必然有空气来填补。因此,汽车一动,空气…  相似文献   

19.
分子美食     
“分子”与“美食”,看似完全没有联系的两个词却构成了欧洲时下最流行、最新潮的饮食革命。分子美食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视觉与味觉,打乱了食物原有的形态,让液体以固体的方式呈现,让固体以气体的方式呈现,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改变食物形状、结构和气味的神奇魔法。  相似文献   

20.
二氧化碳气体被广泛用于各种火灾的治理,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和扑灭气体、液体、固体和电气火灾。它具有灭火能力强、速度快、使用范围广、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等特点。结合实际,针对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技术在东荣二矿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