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客家文化的系统研究如果自罗香林先生的《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客家史料汇篇》等开创性著作算起,已有80余年,以历史学、文艺学、人类学、民俗学、艺术学等学科方法对客家文化作了较为深入的  相似文献   

2.
《嘉应学院学报》2017,(12):19-22
由于社会快速转型变迁,一些大学生受不良社会意识的影响,出现了理想信念空虚、急功近利、个人主义突出、诚信缺失等人格素养问题。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素养,客家地区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客家文化教育,挖掘客家文化德育资源;要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手段,通过营造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组织学生深入客家地区调研、诵读客家经典、整理客家史料、体验客家风土人情等方法,实现客家文化在大学生人格素养培育中的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3.
客家历史文化的认识途径与研究方法很大程度上只能凭借历史文献。“文献”的定义涵盖众说纷纭,今已有国家标准局批准公布的明文规定。历史文献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史料价值需要甄别。实证科学必须从具体的历史事实、从史料出发;研究能力就是史料真伪的鉴别能力、史料价值的判断能力、从史料中发现历史联系的能力和在研究成果表述中使用史料的能力等诸种能力的综合。客家研究的历史文献考察与应用应遵循此原则。  相似文献   

4.
客家学在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表现出过于偏重民间文献史料收集和文字叙述的缺陷,而在田野实证研究和民族志影像表达等方面则相对薄弱。闽西民间文化学者拍摄的四部客家民俗事象纪录片,以其原生态的直观表达方式,成为人类学者观察和研究客家地方社会的有效载体和工具。当下的客家学研究应与影视人类学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客家文化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在分析客家社会的急剧变迁、抢救文化遗产和反思客家社会文化发展历程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民系。关于客家历史文化的研究,在上一世纪就开始出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历史学家罗香林教授的《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客家史料汇编》和《客家迁移及分布地图》等著作,成为客家研究的一个里程碑。近些年来,客家学在国际汉学和东方学中成为一门方兴未艾的热门学科,客家文化成了众多学者研究、探讨的热点。人们把客家人在跨越数千公里的累世流迁、漫长时代中的血火淬砺,以及艰辛环境中的锻冶和先贤父老的言传身教而形成的性格素质、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称之为“客家精神”,概括为刻苦耐劳…  相似文献   

6.
作者力图从典型史料分析中 ,探讨客家文化与经济结缘互动的内在规律性 ;又从总结有特色的文化中 ,寻求再创经济辉煌的闪点或轨迹  相似文献   

7.
"传统"和"新质"融于一体,是评价一部文学史著的基本价值标准。历来文坛时见对单篇作品的评价,鲜有较系统的客家文学史著述。《客家文学史纲》就其文学史观、文学史体例等,均是"传统"的,与已有的"传统"文学史文脉维系相融,就其文学史内容而言如对客家文学的界定、文学地理学的考察视角、客家文化与文学关系的认识及对历代客家作家作品的评述与考辨、闽粤赣台客家文学的比较研究等,又是有"新质"的,为中国文学史撰著史增添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闽南地区的客家人是福建客家的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漳州。从闽台关系史的角度说,研究闽台客家离不开对漳州客家人的探讨。台湾地区《张氏族谱》是清代漳州客家人移往台湾地区的一个案例。这支张氏从清朝初年就开始移往台湾地区,经历了诸多艰难曲折。一份难得的族谱资料就是一幅珍稀的历史画卷。这份族谱从具体而微的视角呈现了清代闽南客家人渡往台湾地区的历史细节,以及他们与闽南人的某些不同文化特质。从史料学的角度说,进一步收集、整理、解读珍稀的客家族谱并做好对接工作,对于深化两岸客家研究,夯实学术研究的史料基础,仍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徽州人著述在四库系列丛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徽州文化精华之所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认真做好四库系列丛书中徽州人著述的研究工作,能够有力地促进徽州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棚民与客家有一定的联系,但从棚民的来源、民族成份及其他史料看,棚民与客家有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客家人强烈的保守情怀,以及念旧、不忘本、崇祖敬宗、缅怀先人的特质,表现在谱牒的编修之上。族谱是一氏一族的世系和血缘关系之纪录,是不同时期、不同民系的先人所遗留的文献史料与历史纪录。客家人注重族谱之编修,族谱是传统的历史文献及珍贵的地方文献,蕴藏着丰富的人物与地方史料,是客家民系各姓氏之渊源、家族历史的记载体裁。"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型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之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形态。对于客家人来说,族谱承载着个人的根,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客家族谱是客家文化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编修族谱是客家人优良文化传统,一部体例完整的客家谱牒,保存了丰富的客家文化材料,值得加以活化保存。在今天信息数字化时代,族谱数据(Genealogical Database)的建立,进行族谱文献数字化,不仅可以寻根溯祖,亦可以让族谱文献达到充分利用与资源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论客家勤俭优良传统在廉洁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廉洁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而勤俭又是廉洁文化建设内涵的一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勤俭,被重新提起和强调。纵观客家人的历史,就是一部勤俭的历史。艰辛的迁徙历程,恶劣的生存环境,铸造了客家人坚韧的毅力和勤劳节俭的品德。关于客家人的勤俭,我们可以从客家地区历代地方志书、中外专家学者的著述以及客家流行的谚语中随处见到。直至今天,在客家人身上仍然保留着勤俭这一传统美德。他们的"质直好俭,不务浮靡"的品格,在今天倡导的廉洁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客家音乐是流传在客家地区为客家民众喜爱的民族民间音乐。客家音乐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传承客家音乐文化,对于今天保护客家音乐文化的生态环境、扩大客家音乐文化的广泛交流和推动客家音乐文化的动态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推进客家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构建政府政策式传承、教育研究性传承和市场经济化传承"三位一体"的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从福建汀州直接移民台湾的客家人有70余万,从广东去台的客家人,其祖籍基本也在闽西汀州.在台湾的闽南人也有30余万人的祖先曾经是汀州的主人.大量的汀州客家族谱是真实反映客家民系不断播迁发展的珍贵家族史料,揭示了汀州客家裔孙东移台湾,开发建设台湾的历史进程.福建汀州的地理环境发展有限,人多地少等因素是造成明末清初汀州客家人纷纷向台湾移民垦耕的原因.闽台两地客家同宗同源,一脉相传,共同造就和传承了闽台客家文化.  相似文献   

15.
客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块灿烂的瑰宝,具有独特的魅力。闽西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本就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客家文化,将客家山歌、客家楹联、客家人文精神、客家民俗风情等地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整合,能使课堂教学更高效,使学生不忘根本,人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建构客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客家地区发展经济、带动旅游观光的主要策略。客家文化产业的建构必须将客家传统产业转变成文化产业,配合适当的产业发展策略,加上文化观光形式,才能促进客家地区经济振兴;客家文化产业经济必须加入客家历史与人文资源,结合客家文化图像,呈现更多客家特色,成为具有客家精神的文化产品。建构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商品、文化特色产业以及文化符码旅游意象,是客家地区发展文化观光、招睐人潮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东江流域客家文化是"客家文化圈"的四大区域之一,与以梅州为代表的梅江流域客家文化、以赣州为代表的赣江流域客家文化、以汀州为代表的汀江流域客家文化三个区域并列。河源是粤境内东江传统客家文化的代表;惠州客家文化在其形成的过程中,较明显体现了对传统客家文化的离析与对广府文化、潮汕文化的吸纳,并与本土文化整合,形成了一种与传统客家文化有别的"后客家文化"。惠州文化作为"后客家文化"的代表,由于其地域环境的特殊性等因素,使之相对于传统客家文化的自足性、保守性,显得更具进取性、开拓性和现代性特质。  相似文献   

18.
宁化石壁地处赣南闽西交界之要冲,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成为了历史上客家先民最重要的聚居地与再迁出发地,见证了客家形成的全过程,因而是客家发展史上最有代表性的里程碑式的地域性标志。客家文化应由"前客家文化""客家文化"和"后客家文化"三部分组成。作为"客家祖地",石壁集中体现了"前客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漂泊中的宗法文化、家族文化、血缘文化和农耕文化等。"文化客家"论者否认血缘文化在客家形成过程中之重要作用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9.
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看,应该从广义上把握文化的含义。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个性与地域表现,无论是物态客家文化、制度客家文化、行为客家文化,还是心态客家文化,均对经济发展产生着一定影响。幸福导向型产业的提出,为经济发展指明了一个正确方向。建设富庶幸福美丽新梅州、实现梅州科学发展,是客家文化与幸福导向型产业的天然的契合点。实现客家文化与幸福导向型产业互相促进,必须充分利用客家文化资源,有意识化解客家文化的消极因素,发展合适产业促进客家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嘉应学院学报》2016,(6):17-22
构建客家学教学研究信息支撑体系,彰显客家学学科的功能与价值,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路径是:客家的界定→客家学的确立→客家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客家文化的体验和认知→客家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觉→客家学特色资源的识别和挖掘→客家学特色资源的汇聚、标引和整合→对接特色办学和创业教育的需要建设客家学课程体系→通过客家学的教研与实践传承、弘扬和创新客家文化→客家文化产业化和客家产业文化化,实现客家学教研与创新实践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