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鼓励教育”盛行。教育者对教育惩戒存在许多疑问。惩戒教育能否在德育过程中起到作用?应该怎样合理利用惩戒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在著名教育家洛克的著作《教育漫话》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2.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温家宝总理让教育家办学的倡议得到教育界同仁的积极回应。何为教育家?什么样的人能成为教育家?一时成为教育界讨论十分热烈的话题。我们认为,怎样正确理解教育家、走出教育家理解的误区是当下教育界应迫切注意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正确疏导有利于教育的良性发展,更是有效实施温总理对教育热切期望的做法,不违背其关心教育发展的初衷。  相似文献   

3.
谁是教育家?怎样成为教育家?"2014年深化课程改革高峰论坛"学术活动进行了专题研讨,本刊编辑部根据中国教育学会等单位知名专家的交流发言内容进行整理,形成了"教育家从教师中‘结晶析出’专题文章,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启迪。一、揭秘教育家桂冠上的明珠——谁是教育家(一)教育家群体是时代梦想当今中国,教育是强国之基,也是民生之首。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是学有所教、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而一位好老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批教育家可以影响国家和民族  相似文献   

4.
论教育家     
教育家是教育者的最高称号,也是教育者的最高境界和最高典型。关于教育的研究不能不涉及教育家这一课题,不能为教育者提供教育家标准的教育学,是不完整的教育学。教育家一方面平凡,另一方面也确实神秘。我们明知道教育家的存在,却很难确认谁就是教育家。我们需要研究教育家,揭开神秘的面纱,找出成功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谁说教育只是发生在教育机构的院墙里?谁说教育者只是被称为“教师”的专业工作者?社会应怎样为教育服务?教育应怎样融入社会?教育应当达到怎样的目的?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它有多大的外延?让我们一同跟宁征园长去感受一下。虽然本文并不纯粹说幼教,但社会环境与幼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难道我们不应该将幼教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下、跳出幼教看幼教吗?  相似文献   

6.
教育需要教育家,时代呼唤教育家。教育家办教育,是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正在迎来一个呼唤教育家的时代,因为我们的教育正处于一个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急剧变革的时代。我们正处于一个教育家匮乏的时代,因为我们的教育已经被极端功利主义绑架。这种被极端功利主义绑架的教育,导致人们对教育本原的一系列认识是扭曲的。在这种贫瘠的教育土壤中,教育家的成长是极其困  相似文献   

8.
论教育家     
教育家是教育者的最高称号,也是教育者的最高境界和最高典型。关于教育的研究不能不涉及教育家这一课题,不能为教育者提供教育家标准的教育学,是不完整的教育学。教育家一方面平凡,另一方面也确实神秘。我们明知道教育家的存在,却很难确认谁就是教育家。我们需要研究教育家,揭开神秘的面纱,找出成功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陈健 《师道》2012,(Z1):55-57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呼唤教育家的时代,因为教育振兴与中华民族复兴休戚相关。正因为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才对英年早逝的语文教育家马小平充满了痛惜与怀念。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说:"马老师走了,一个真正的教师走了。  相似文献   

10.
陈健 《师道》2012,(7):55-57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呼唤教育家的时代,因为教育振兴与中华民族复兴休戚相关。正因为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才对英年早逝的语文教育家马小平充满了痛惜与怀念。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说:"马老师走了,一个真正的教师走了。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其发展的强劲动力。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谁就拥有持续创新的能力。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必然要呼唤创新教育。   怎样实施创新教育呢 ?我们认为,除了转变旧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质量观,改革常规的教育方式以外,广泛而积极地开发右脑的思维潜力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大脑两半球的分工与合作   观察一下人们的脑结构,就会发现,大脑是一个彼此由几束神经纤维连结起来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两个半球所组成的双重器官。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一…  相似文献   

12.
我们需要“适合学生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教学适合学生正在成为当代教育的追求,初看起来,这像是因材施教的古老思想在今天新的表达形式,实际上却是教育者在人本主义价值观深入人心的时代中发出的目的性的和本体性这呼唤。我们今天之所以追求"适合学生的教学",说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符合教育时代精神的,对"适合学生的教学"的呼唤、寻求和创造,实际上表达了时代对教育发展的呼唤。  相似文献   

13.
<正>对中国来说,20世纪上半叶显然是一个教育家群星璀璨的时代:严复、蔡元培、陶行知、晏阳初、张伯苓、陈鹤琴、叶圣陶、黄炎培、经亨颐、钱穆……60多年过去了,这些教育家的思想一直还影响着我们,他们思想的光辉至今还照耀着中国教育,比如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相比之下,中国20世纪下半叶则是呼唤教育家的时代,这种呼唤一直延续到现在。今天,全国上下都在呼唤教育家,连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也多次  相似文献   

14.
谈教学反思     
孟凡花 《新课程研究》2007,(7):15-15,20
人们对教学反思几乎有个共识: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和自我发展的核心因素”。正如俄罗斯著名学者季米良捷夫所言:“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我们需要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时代呼唤教师具有反思素养。也象当代教育家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中说的:“一个优秀的教育家,他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的有心人。”既然反思这么重要,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有何作用,怎样进行教学反思呢?本文就此略谈浅见。  相似文献   

15.
有一位作家说:“最为重要的,就是首先要弄明白自己是谁的儿子!这是一个寻找和认识血缘的、令人惊心动魄的过程。”阅读韩军,不由自主地想起这句话来。是的,在中国教育呼唤反省时代快快到来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作家一样,同样需要对于自身精神资源的寻找和确认。韩军成名极早,但我们可以断定,仅凭他的个人才华和理想信念是成就不了一位教坛巨匠的。他必须真正找到他的精神资源,这资源植根于民族,散落在民间。昨天我们有过怎样的迷失?今天我们该有怎样的反思?明天我们会有怎样的作为?我们相信韩军,我们期待韩军,我们能从韩军的字里行间找到些许答案。教育的答案,不该也不会在风中飘。(袁卫星)  相似文献   

16.
培养造就大批教育家,促进教育家办学局面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造就一批教育家和倡导教育家办学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社会对教育家问题日益强烈的关注,对教育家办学日益高涨的呼唤,不仅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提升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的强烈愿望,而且反映了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事实上,除教育事业本身持  相似文献   

17.
《师道》2009,(9)
为什么在教育快速发展、日益普及的今天,在这个迫切需要教育家、热切呼唤教育家诞生的时代,我国却出不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诸如蔡元培、胡适、张伯苓、陶行知、梅贻琦那样的大教育家呢?为什么我们数以千万计的庞大教师队  相似文献   

18.
每当面对现实教育的问题,我都会产生对于教育家的渴望。因此,我们需要对教育家做进一步的思考,思考什么样的人就是教育家。根据多年的研究,我觉得教育家应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在特征,即教育精神、教育思维、教育机智。而具有教育精神,显然是教育者通向教育家的第一步,所以,教育家必先具有教育精神。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中国教师》2014,(15):1-1
<正>近些年来,尽管中国的教育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我仍然认为,现在很难成就教育家。为什么?教育家的出现,有两个条件是必备的:其一,是深厚的文化根基,这决定了一个教育者的学养、眼界和气度;其二,要有一个相对宽松、能让人自由发挥的制度、社会空间。这样内、外结合,才有可能。民国时期为什么出现了那么多大教育家?那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统一化、标准化的控制相对来说较弱,人们有很大的自由空间;那一批教育家,大多拥有中西两种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底,《人民教育》刊登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同志的文章《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人民教育家》。文章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迫切需要教育家的时代,是一个能够产生一大批教育家的时代,是一个能够产生杰出教育家的时代。的的确确,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在呼唤一大批教育家的出现,这是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