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生了便于科技传播和应用的专业语言文体,即科技语言文体,而科学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则凸显了科技语言翻译的重要性。科技语言文体具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词汇句法特点,因而科技语言和文章的翻译与其它文体的翻译也有明显不同。本文将结合通用翻译标准规范,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用的科技外语翻译策略和技巧,以期对科技外语的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石静 《河西学院学报》2005,21(3):98-100
文章从应用文中的三种文体:科技文献、旅游资料、广告入手,阐述应用文翻译中需注意的文体因素,指出译者在翻译时,应注意不同文体的功能,熟悉其特征,在英汉互译中使译文的文体与原文文体相应,并再现原文的语言风采。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义学范畴概念的提升、下降和迁移是范畴概念虚实转移的具体表现,汉英科技文体互译运用的具体化和抽象化引申,从思维层面反映了汉英两种语言科技词汇的具体表征.通过对比汉英语言中范畴概念的使用情况,分析汉英民族认知思维的差异,了解语言思维认知的差异,旨在促进实用英语的翻译教学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正由在经历一个从"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的转变。学习外语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掌握两门外语的高级外语人才匮乏。国内高校开设德英语互译实践课的极少,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零。开展这方面的教学和互译实践既有助于我国培养通晓多门语言的外语高级人才,也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本文作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怎样开设德英语笔译理论与实践这门课:(1)开展德英语互译教学从基本词汇开始是前提,(2)开展德英语互译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3)德英语互译与待翻译文章之语篇多样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互译,着重从词量、语音韵律和习语三方面分析并进行英汉比较,进一步阐述并证明了在英汉互译中汉语选词的效率性要高于英语,说明了要想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的转换,就要经常进行两种语言的对比。  相似文献   

6.
对比修辞学主要研究跨语言、跨文化以及跨教育、商务等不同语境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英语作为外语写作的差异与相似之处。在简要评述对比修辞学理论与讨论语言、文化和修辞三者关系的基础上,主要介绍对比修辞学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应用,旨在为国际商务活动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袁芳 《现代语文》2006,(6):93-94
英汉习语的互译不仅关系到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语言和修辞格的转换和替代技巧,还更多地涉及到如何在不同民族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文化背景问题.因此,在教授英汉习语互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英汉习语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照以及习语之间"直译"或"意译"的翻译实践来启发、促进学生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互动式理解.  相似文献   

8.
跨越商务汉英语言与文化差异而进行有效的商务交流,翻译就需"变通"。该文探讨了"变通"法在跨商务汉英语言与文化互译中的具体运用和表现。  相似文献   

9.
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特别是对它们的差异进行研究,对于英汉互译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能加深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理解,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差异,保证译入语符合其自身的语言特.占’和语言习惯。文章试图探讨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句法方面的不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与这些语言差异相关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而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地理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为了最大限度地弥补文化差异,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在进行汉英互译时应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这样既可以忠实于原文,又最大限度地传递了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1.
由于语言产生、发展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不同国家的语言之间存在大量的不对应现象。本文以中英两种语言为例,主要介绍英汉两种语言互译时颜色词存在的不对应现象,以及英汉互译时要进行语言的转移以达到两种语言在所表达意思上的对应。本文主要从颜色词方面举例说明英汉互译中的不对应现象及在翻译时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该文主要研究了商务英语和科技英语中文体因素的对比和比较,包括选词、造句的文体特点及非语言因素的使用,强调在两种文体中使用平实的英语,并对商务写作和科技写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语言是人们交流不可缺失的媒介。文字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有助于人们交流信息和思想。在全球化时代,先进的通讯技术和现代的智能设备进一步压缩了人们之间的物理距离。然而,现代技术没能消除人们之间的误解和偏见。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得不依赖的翻译出了大问题。我们在翻译时,常被不同文字之间的翻译如何做到"信达雅"所困惑。一些词语可以在不同语言之间互译,如中文的"树"与英文的"tree";一些词语可以在不同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它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特殊活动。随着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沟通交流日益密切,译者在进行英汉互译时逐渐趋向于采取较简化的方式,零翻译就是其中的一种。零翻译不仅有助于解决因语言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种种难题,而且提高了各种语料的可译性。  相似文献   

15.
在英汉对比研究翻译中,根据不同的交际功能可以将文本归纳为不同的文本类型,而不同的文本相应地反映出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拟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来分析英汉互译,旨在研究英汉互译中不同文本类型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于威 《教书育人》2013,(21):100-102
语言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交际,不同语言之间的交际就需要翻译的功能。翻译是语言之间交流之桥梁,而翻译技能是语言四项基本功的融合。它不仅凝聚了一种语言的听说读写的功能,也同时是高度运用母语和目的语的综合技能的一种能力。翻译课作为外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在对未来翻译人才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最新修订的《高等学校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英语专业高年级笔译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笔头翻译的基本能力。通过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汉英两种语言的对  相似文献   

17.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但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观念、历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联想以及社交礼节五个方面.为了最大限度地弥补文化差异,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可以采用直译法、代换法、增词法、意译法和音译法等翻译策略,以求得英汉两种文化的大致平衡.  相似文献   

18.
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没有对比就没有翻译。本文讨论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层面的对比研究,通过实例分析两种语言在词汇方面的特点及英汉互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文化在语言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文化作为语言的模式 ,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 ,在语言对比中我们能发现文化的巨大作用 ,在两种语言的互译中文化的影响是对翻译者的巨大考验。试以汉俄语互译为例 ,对这个问题进行实证层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死亡委婉语是各种语言中共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反映了各民族不同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都非常丰富,虽然一些表达有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受到两个民族不同人文属性的影响,亦存在较大的差异。文章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分析英汉死亡委婉语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提出英汉死亡委婉语互译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