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博物馆教育已经不是以展品为主、让观众去观看的行为,而是引领和开发博物馆观众的认识过程,即从简单的“知识与技能”层次,向更高层次的“科学思维、科学精神、深化情感”转变的过程。地学类博物馆所要展示的是地质科学及相关边缘学科,其展示教育有学科历史性、抽象性、现象多样、对象复杂等难点。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解决这些难点带来了契机。本文主要结合我国地学类博物馆现状,浅要叙述了信息技术在地学类博物馆展陈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信息技术应用有可能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欧美博物馆正在经历巨变,博物馆机构本身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学者开始对博物馆定位、责任、目标和方法重新展开思考,“从观众出发”成为两者共同讨论的焦点。本文尝试从观众的视角出发,以“观众互动体验模式”作为分析框架,以欧美四座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作为研究材料,对其教育活动转向重视观众的表现、理念和做法进行述评,并从中寻绎出基于个人脉络、社会脉络和环境脉络下规划教育活动的一些较有普遍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转变观念,积极探索,科学看待新问题 1.关注“第二课堂”的社会效应 自然博物馆是面向公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和传播科学思想及方法、宣传科学成果及其作用,举办科普教育类型的展览及相关活动,引导公众走进自然、解读生命、培植生活情趣的公益事业部门。  相似文献   

4.
科普教育是博物馆的首要工作,近年来,随着儿童教育心理学及博物馆科普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博物馆针对儿童的科普教育活动也越来越细化,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需考虑其生理、心理特点来设计相应的科普教育活动。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对6-12岁儿童科普进行了专门研究,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地质科普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科普成效。  相似文献   

5.
引言陈列是以实物为主体的,地质博物馆陈列的对象是死气沉沉的矿物、岩石、化石等地质标本,既没有社会历史博物馆那样精美漂亮的文物、字画,也缺乏其他自然博物馆那些鲜艳美丽的动植物标本,这种陈列内容的局限性,可能是地质博物馆观众比较冷落的重要原因.要改变地质博物馆目前冷冷清  相似文献   

6.
《中国博物馆》2010,(1):70-73
博物馆教育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博物馆教育工作的最重要任务是与社会及公众广泛建立密切联系。教育活动是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一个重要渠道,其目的不在于教育公众,而是要根据需要帮助公众学习,为公众创造参与学习的机会并为其提供教育体验的场所。  相似文献   

7.
在博物馆更新改造中设置与展厅相邻的教室、实验室、活动室,开展与展览内容对应的教育活动,体现了国际上博物馆“展教结合”、加强教育功能的发展趋势。美国史密森尼国家自然史博物馆Q?rius展区即是这一趋势的产物,它将教育与展厅及其展览内容密切呼应、深化展览教育,在空间规模、功能布局、对象设定、活动规划、教育资源、人员分配、突出公众的“个体化”“参与式”和“关联型”学习等方面拥有较为成功的经验,可为我国博物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博物馆事业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博物馆事业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截至1996年末,全国文物(文化)系统管理的博物馆有1210所;加上其他行业的博物馆,各类博物馆总数已达到1800多所(997年末的数字在统计之中)。在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博物馆的种类也日益丰富,已经建成社会历史类、艺术类、自然地矿类、民族民俗类。科技产业类等不同品类的博物馆体系,拥有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国邮电博物馆。中国邮票博物馆、中国煤炭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生产、社会管理和公众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博物馆也感受到社会环境变化对博物馆业务的影响,感受到技术对博物馆产出和博物馆管理的影响。博物馆工作者希望利用先进信息传播手段,密切与公众的联系,扩大社会影响,拓展博物馆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理查德·桑德尔提出"包容的博物馆"这一概念,博物馆应以包容和凝聚力为个人和社群赋能,为社会平等、创新发展而努力。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各地博物馆被迫闭馆,这给博物馆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带来挑战。即使疫情逐渐受到控制,博物馆得以重新开放,但它们采取在线预约等措施来控制参观人数,令许多公众因为无法进入博物馆而被排除在外。不过,物理空间的关闭并不意味着博物馆工作的停滞,一些始终秉承社会包容理念的博物馆开始尝试开放藏品或资料库、开发新展览模式、开展线上教育活动和公众参与式活动等新方法和新技术,重新与公众建立联系,分散和缓解了疫情给公众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构建新时期的包容理念。  相似文献   

11.
公共知识空间与图书馆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社会生活空间是由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构成的。在公共空间里,公共知识空间有着核心作用。公共知识空间具有独立、开放的性质和正外部效应。图书馆是公共知识空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承担了公共空间的永恒意义和价值,同时也与其他公共知识空间形式,如学校、博物馆等有着不同的特质。图书馆要发展,应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以提升公众知识理性为己任,二是其发展重心应由“高端”向“低端”转移。参考文献27。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许多城市中的地质博物馆和自然科学博物馆中的地质资料的收藏,可以与艺术博物馆中的收藏相媲美。这些科学中心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重新关注,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极其丰富的收藏品和展出品,其中不乏珍品;其二,收藏品的现代复制品以及原始设计;其三,博物馆本身参加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13.
地学类博物馆通过科普讲座、科普实验、科普巡展等方法在地学科普进校园活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传统的科普方式面临难以形象讲解复杂的地质现象、无法携带大量的矿物标本等问题,现有的幻影成像技术也有互动性较差、细节刻画有待加强的缺点。文章就基于“全息”的幻影成像技术内涵、开发的必要性及其在地学科普进校园领域的优势,探讨该技术在地学科普进校园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1999年,上海博物馆首次开展公众讲座活动。以此为标志,上海博物馆教育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借鉴欧美先进博物馆的经验,构建全新的上海博物馆教育活动的体系。近20年以来,中国的博物馆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身能力显著提升,影响力及社会的需求均不可同日而语。上海博物馆的相关实践为探讨博物馆未成年人教育在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如何化解矛盾、跨越瓶颈,取得突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公众的多方位需求呼唤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博物馆衍生品作为博物馆文化产品中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作为传播自然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场所,在这一方面极为欠缺。本文从博物馆衍生品的定义和属性入手,通过对国外和国内较为成熟的博物馆衍生品研发情况进行借鉴和对比,指出我国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以及我国博物馆在这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传统地学类博物馆和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博物馆建设发展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讨了我国地学类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及方向,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地学类博物馆的建设目标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认识自然界中最明艳的宝石——花器官”为例,将解剖的基本方法融入到教育活动中,使观众在活动中认识花的结构组成、理解有性生殖对生物繁衍的意义,同时为公众提供了自主活动的空间,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审美、爱好,动手制作标本,实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为在博物馆开展生物科学实验类的科普活动探索实施方法,为博物馆实现“教育”的首要功能,提供可以操作的延伸活动和活动参考。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遗址型博物馆是文化教育的载体,承担着对公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如何适应新的形势下,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博物馆服务大众的意识更加强烈,让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推动力,从而让公众达到参观遗址型博物馆增长知识、寓教于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陈曦  巫骁 《出版广角》2021,(11):86-88
"终身教育"思潮中,博物馆作为承担保存人类社会文化遗产、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物知识信息资源的机构,教育职能逐渐凸显.出版物是博物馆延伸社会教育的手段,近年来,国内大量博物馆题材的绘本出版丰富了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方式和内涵.文章从中外博物馆主题绘本的出版业态出发,讨论绘本元素融合博物馆场馆社会教育的有效路径以及绘本对博物馆公众影响力的提升,综合探析绘本对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以博物馆网上展览、网上文物数据库、网上直播导览、网上教育课程等为代表的在线文化服务内容资源,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从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推动文化资源开放和知识共享,始终是博物馆的价值追求。综观世界博物馆发展潮流,面向公众开放数字文化资源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博物馆收藏保护的各类藏品、资料数据和服务于博物馆展示交流的陈列展览与教育活动数据是最受社会关注,也是大数据时代博物馆文化资源开放的主要内容,需要一套完善的服务机制保障其持续运营。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是一项可以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人群共享博物馆文化的数字时代全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