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看这个题目,我们很容易想到“生活”很普通,而“科研”很神圣,两者之间似乎不该如此联系起来。这种认识,几乎形成了一种定势思维。实际上。庄子已对这种认识做出了批判,在《庄子·知北游》中记载了一段对话:“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梯稗。’……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以道眼观一切物,物物平等,本无大小堑久贵贱善恶之殊。庄生知之,故日道在屎溺。若是明白了庄子讲的这个道理,那么,品生活即做科研,这个论题就毫无疑问是立得住脚跟的。  相似文献   

2.
还是在十年大动乱期间,有一“四人邦”文痞到某大学做报告,故弄玄虚说出“每下愈况”四字。在那“新精神”满天飞的年月,有些不知此成语出处的人就以为又是什么“新提法”。其实这是古董。《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死所不在。’”于是庄子举一连串例子:从道在蝼蚁、稊稗、瓦(?),一直举到道在屎溺,并且说明他自己越往下作比喻,越能  相似文献   

3.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客足耳,然则侧足而垫之至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译成现代话就是:“惠子对庄子说:‘你的言论没有用途’。庄子说:‘知道无用才能和他谈有用,天地并非不广大,人所用的只是容足之地罢了,然而如把立足以外的地方都挖到黄泉,人所站的这块小地方还有用吗’?惠子说:‘没用了’。庄子说:‘那么无用的用途也就明显了。”’庄子这段话见于杂篇的《外物》。人类的审美观基本可以概括为如…  相似文献   

4.
<正>【古文小故事】楚庄王欲伐越韩非子请你像我这样读: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相似文献   

5.
鱼之乐     
庄周 《现代语文》2004,(1):18-18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译文:智慧的庄子和聪明的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鱼从容自在地在水中游,这真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会知道它是否快乐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会知道我不懂得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的确不是你,确实不知道你在…  相似文献   

6.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是《庄子·秋水》篇里的一段故事,是你平时所喜欢玩味的,我现在借这个故事来说明美感经验中一个极有趣味的道理。我们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气,因为有这个脾气。对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能了解。严格地说,各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至于知道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  相似文献   

7.
山木与雁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相似文献   

8.
秋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与惠子游於濠梁① 之上。庄子曰 :“鱼② 出游从容 ,是鱼之业 ③ 也。”惠子曰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我非子 ,固 ④ 不知子矣 ;子固 ⑤ 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⑥ 矣。”庄子曰 :“请循其本⑦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⑧ 已知吾知之 ⑨ 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注释】①濠梁 :濠水的桥。② (ti偄o)鱼 :白鱼。③业 :快乐。④固 :固然。⑤固 :既然。⑥全 :很明显。⑦请循其本 :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 ,循 :顺着。⑧既 :就是。⑨知之 :知道鱼儿快乐。秋水@庄子…  相似文献   

9.
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涂(途)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甫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将归。”晏子曰:“何为为仆?”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晏子曰:“为仆几何?”对曰:“三年矣。”晏子曰:“可得赎乎?”对曰:“可。”遂解左骖以赠之,因载而与之俱归。  相似文献   

10.
呆子守店     
1、呆子守店 有呆子,父外出,嘱其守店。忽有买货者至,问曰:“令尊可在?”曰:“无!”“令堂可在?”亦曰:“无!”父归而知之,诲(教)之曰:“令尊者,吾也;令堂者,汝母也。岂能言无!”其子曰:“彼(他)至店,乃买货者也。父母,岂可鬻(买)哉?”  相似文献   

11.
颜斶论贵士     
《新读写》2014,(12):46-46
齐宣王见颜祥,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日‘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责耳,王者不贵。”  相似文献   

12.
为文之道     
韩愈 《阅读与鉴赏》2005,(10):68-68
有来问者,不敢不以诚答。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时曰:“宜师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所为书俱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唯其是尔。”如是而已?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下面三则短文,完成练习。鲁少儒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庄子曰“:鲁少儒。”哀公曰“: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庄子曰:“周闻之,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屦者,知地形;缓佩玦者,事至而断。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中曰‘:无此道而为此服者,其罪死!’”于是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庄子曰“: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可谓多乎?”——《庄子·田子方》蒙人叱虎蒙(地名)人衣狻猊之皮以适圹虎…  相似文献   

14.
古文今解     
文力 《初中生》2009,(5):1-1,26
【古文】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相似文献   

15.
齐桓公出猎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①,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字牛~②,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③。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相似文献   

16.
古木与雁     
庄周 《现代语文》2004,(8):13-13
庄子行於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芽”主人曰:“杀不能鸣者。”弟子问於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以终其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芽”庄子笑曰:“周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于累。”——先秦《庄子》庄周译意:庄子对着山中因大而无用因而免於遭砍伐的参天古木说:“这棵树恰巧因其不成材而能享有天年。”晚间,庄子到友…  相似文献   

17.
帝又尝在华林园,闻煅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相似文献   

18.
异性之爱     
有延师教其子者,师至,主人曰:“家贫,多失礼于先生,奈何!”师曰:“何言之谦,仆固无不可者。”主人曰:“蔬食,可乎?”曰:“可。”主人曰:“家元臧获,凡洒扫庭除,启闭门户,劳先生为之,可乎?”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2005,(9):54-54
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也。一日,口为鼻曰:“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日:“我也不解与诸君相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哪里?”(《醉翁谈录》寓言)  相似文献   

20.
黄羊举贤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日:“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