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科技部批准的“十五”期间周家重大科技专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类课题,它由两个分课题即“中文新闻标识语言标准”和“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组成,主要研究用于新闻信息组织、管理、存储和发布使用的、与国际接轨又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信息标识语言标准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信息分类法。该课题是由新华社牵头,  相似文献   

2.
<正> 近期由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2003年度课题项目“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进行了可行性论证。专家对该课题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课题目标明确,课题内容设置合理,课题技术先进。“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包括“中文新闻标识语言标准”和“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两个分标准。而“中文新闻标识语言标准”采用了灵活的、可扩展的、独立于媒体的XML技术,基于该技术的“中文新闻标识语言标准”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3.
10月23——24日,“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课题组在北京召开”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专家咨询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部、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武汉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北大方正等信息管理、标准研究方面的专家,征求他们对“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研制的意见和建议,分类标准课题组成员与专家们进行了充分交流。  相似文献   

4.
厚达500多页,前后修改二十多次的“中文新闻标识语言标准”草案以及共有24个大类,280多个二级类目,经过十几次修改的“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草案终于在60多位领导、专家以及研究人员的共同辛勤努力下相继问世。这标志着按照华语新闻需求建立的一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推出在即。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14-14
新华社重庆11月29日电(记者陶冶)11月29日,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重庆召开国家新闻信息标准推介会暨西南地区媒体峰会,来自西南地区三省一区一市的多家媒体单位代表出席会议。这次会议以“标准促进媒体创新”为主题,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和新兴媒体等议题展开交流和研讨。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新华社副社长路建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6.
“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科技部2003年11月确定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包括“中文新闻信息置标语言”(简称CNML)和“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两个标准,旨在建立一套既与国际接轨、又具中文特色、全国统一的、甚至是整个华语地区统一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以便能够有效组织、管理、存储和发布海量多媒体新闻信息,实现中文新闻信息在华语媒体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交流和共享。“标准”研制项目由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指导,由新华通讯社牵头,联合报业、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等新闻行业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科技》2003,(12):24-25
本刊讯“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这个反复酝酿一年多的研究课题,在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员会大力支持下,在新闻界同仁和关心这一课题的有识之士共同努力下,日前获科技部正式批准立项。这是一个令新闻界人士振奋的消息,新闻界从事技术工作和新闻资料工作的人员多年来渴望有一个统一的新闻信息方面的标准,今天有望可以圆梦了。“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研究课题是由“中国新闻技联”倡导,新华社牵头主持,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广电总局、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等多家中央媒体以及“中国新闻技联”联合申报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题研究项…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信息产业的转型已经波及新 闻传媒行业,新闻用户的主体需求逐渐 从阅读新闻转向咨询服务、数据深入挖 掘和多元化的个性化服务。“中文新闻信 息置标语言”标准是主要研究用于新闻 信息组织、管理、存储和发布使用的与国  相似文献   

9.
2004年9月中旬,中国新闻技联新闻资料专业委员会在南昌召开了年会暨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化研讨会。会上我们广泛收集了代表们对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课题的意见及各单位现行的分类表。我们在会前印发了“新闻信息分类调查表”,提出了三个问题请大家发表意见。这三个问题分别是:“本单位使用的是什么分类法,是依据什么标准建立的”、“本单位对于分类标准化有什么要求或想法”、“本人对研制国家新闻资料分类标准化有什么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媒科技》2006,(5):18-19
“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新闻发布会于5月25日在北京举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李长江局长,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刘平均,新华通讯社社长田聪明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从发布会获悉:我国新闻界首次研制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已于2006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推荐实施。  相似文献   

11.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经过历时一年8个月的研制及反复检测论证,在2005年9月2日专家评审会上,标准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对《中文新闻信息分类》国家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建议标准起草组尽快形成报批稿,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实施。作为我国第一部即将上报的新闻信息分类标准,《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的研制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能否在业界真正实现应用,达到整合全球中文新闻信息的目的,最为关键的是下一步技术支撑的构建。因此,只有建立自动标引系统,实现自动分类,《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的现实价值才能真正体现。本文提出了实现自动标引的整体构想,希望为《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下一步的研究与实际应用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闻信息资源整合脚步的加快,众多新闻媒体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其拥有的各种新闻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组织,以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新闻信息的有序、高效、快速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挖掘信息,扩大信息资源共享的范围。但是,由于统一的、面向众多新闻媒体的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的缺乏,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信息不能互通,严重阻碍了新闻行业乃至信息化的发展。本文将从分类实践的角度,就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的制定,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正> 12月3日下午,中国标准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房庆和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负责数据库工作的专家在新华社交流考察“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及自动化标引基础研究”项目的准备情况,新华社副社长何东君会见了房总工程师等,并向他们简要介绍了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媒科技》2010,(2):36-42
2月5日,为贯彻中央有关“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文件精神,落实新华社2010年工作要点.探索企业与媒体共赢的标准化发展道路,由新华社技术局承担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和“中国新闻技联”共同召开”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应用及发展研讨会.来自新华社技术局,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方正电子,华光照排,拓尔思.中软,中科软.华胜天成,青苹果数据等近二十家公司的高管和部门负责人出席了研讨会,共商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应用和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5.
2006年5月《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颁布实施,这是对新闻信息的主题、体裁、地区、人物等内容特征的标识的规范,也是检索新闻信启、的工具。迫于工作需要,广西日报首家在新闻信息数据库和历年广西日报电子版中全面应用了该标准,由于没有经验可借鉴,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这里主要谈谈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在课题组成员的通力协作下,已编制完成,进入定稿验收、交付送审阶段。作为课题组成员,本文就《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以下简称《标准》)中“文化、娱乐休闲”、“文学、艺术”和“传媒业”三类的类目设置及其思路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7.
信息分类是信息共享的基础之一,也是管理与开发信息资源的基本工具。统一、规范而又拥有灵活的扩展性和广泛兼容性的分类标准,有利于对拥有的各种新闻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组织。2006年5月25日,"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正式发布,使得充分  相似文献   

18.
张研 《编辑学报》2023,(4):394-398
规范使用“专业表达格式”对于中文科技期刊准确传播专业知识、信息至关重要。缺乏足够具体、明确的团体标准是造成中文科技期刊“专业表达格式”使用乱象的根本原因。中文科技期刊甚至中文科技出版界都急需这样一套应对“专业表达格式”乱象的团体标准。建议由中国科协牵头,由旗下各学科学会、研究会以及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等为主力,适当补充其他相关行业从业人员一起担任团体标准制定者,制定比现有标准更高、更精、更细、更新也更及时的《中文科技出版专业表达格式》团体标准,中国科协系统约定采用并积极推荐相关行业采用。最后,中文科技期刊“专业表达格式”标准化需要每一个相关行业的人员共同努力把好每一关。  相似文献   

19.
新华网合肥11月15日电(记者鲍晓菁)国家新闻信息标准推介会暨华东地区媒体峰会15日在合肥召开。来自华东六省一市50多家媒体单位代表以”标准开创媒体未来”为主题,就运用新闻信息标准化手段促进现代传播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等议题展开多层次的交流和研讨,进步推动华东地区媒体应用国家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20.
随着以“三网融合”为代表的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全面启动,新闻及相关行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新闻行业能否保持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与行业标准化程度关系密切,加强中文新闻标准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具备对文字、图片、图表、音视频等多媒体新闻信息的采集、加工能力,拥有目前中国媒体领域最大的多文种、多媒体数据库,具有海量信息存储、集纳能力。新华社在要整合自己的资源,打造多媒体业态,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需要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作为“融合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