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评报活动,是报社全体采编人员发扬业务民主,切磋技艺,交流经验,互学互促,共同提高的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是提高办报质量的有效途径。下面,结合我们的办报评报的实践和体会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开展评报活动,是报社全体采编人员发扬业务民主,切磋技艺,交流经验,互学互促,共同提高的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是提高办报质量的有效途径.下面,结合我们的办报评报的实践和体会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总编辑要参加评报总编辑应该是报纸的总导演、总指挥。这是就责任而言。如果以智慧和能力来说,毕竟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再高再大,也超不过群众。所以,总编辑提出的办报指导思想,不仅要靠群众去贯彻和实践,更重要的还要靠群众充实、完善、补充、丰富和发展。而要做到这点,需要做许多工作。参加群众评报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有时领导的评报,领导对某一问题的态度颇为群众注意,群众常常从这些反映和表述中悟到领导的办报意图。但领导的思想又来自群众,来自客观实践。评报,是使领导的个人智慧和群众的集体智慧紧密联结起来的纽带和桥梁,有了这种联结,报纸质量不愁不会提高。坚持天天评报,就得天天关心报,研究报,也就  相似文献   

4.
评报与办报     
评报是办报信息反馈的形式之一,历来为报人所重视。从军报创刊半个世纪的办报实践看,评报一直是办报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报人还是通讯员,都有必要高度重视评报。把办报与评报结合起来,才能使报纸越办越好。评报是军报的优良传统军报有重视评报的优良传统,可以说军报评报的历史和办报的历史一样长。早在1955年军报试刊时,就发函向部队的广大读者征求意见:你认为哪些稿件好,哪些稿件不好,为什么?社论、评论有无针对性和说服力?时事政策宣传觉得如何,应当怎样搞得更好?中心工作和经常性工作报道是否切合部队实际,有无指导性?对报纸…  相似文献   

5.
人民日报在做好办报工作的同时,历来重视评报工作,并将此作为办好报纸的重要一环.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现在人民日报不仅将内部评报制度化、规范化,而且积极开辟多种途径开展读者评报活动,最大限度地收集读者意见和反馈.从实践来看,读者评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内部评报形成了有力的互动与配合,直接服务于办报工作.  相似文献   

6.
报社编辑部建立内部评报制度是实施民主办报,提高编辑人员业务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正规的出版报纸的新闻单位大多数都设有“评报栏”。但是,有不少新闻单位的评报活动或流于形式,难以持之以恒;或方法不当,显得力度不足,从而致使评报活动事与愿违。 山西工人报社在总结以往评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1998年元月一日起,重新制订评报方案,设置评报奖金,建立了新的评报机制,评得报人一个心眼办报,评得版面活龙活现,评得稿件好中求好,评得报纸质量大有提高,全报社呈现一派相互学习,你追我赶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7.
评报是众多报社的一项正常业务活动,它对活跃报社的业务气氛,提高办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有的报社,开展评报活动后反而失去了一种好的业务氛围。何至于此呢?笔者以为从另一方面来评一评评报工作也许能找到症结。评报要尽量对事不对人,以稿件为中心。评报人员主事要公正,不能有亲疏之分。如若亲我者,平庸之作不提出批评,疏我者,虽有佳作也不褒扬,那至少是于广泛提倡的创优工作不利。某地市报记者曾写一篇人物通讯,讲述一名镇长的业绩,对人物的赞美达到了相当高度。熟悉该镇长的一名老记者知道其存在以权谋私、作风粗暴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今晚报去年11月27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登消息:从2003年1月开始,聘请800位读者评报员,同时拿出10万元,“高价买建议,虚心听批评”。其目的就是开门办报,进一步提高办报质量,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据了解,一次聘请这么多的评报员参与评报活动,拿出大数额资金奖励评报员,在天津新闻界尚属首例。 今晚报10万重金买建议  相似文献   

9.
叶程鹏 《传媒》2003,(3):36-37
报纸质量是办报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报社事业发展的生命。面对我国加入WTO和国内报业飞速发展的新形势,报业系统尤其是地市报社如何牢固树立质量立报的思想,着力推进质量带动战略的实施,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质量立报须把握好采编、发行、印刷、广告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孙焕林 《传媒》2007,(9):35-36
2003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报刊治理整顿,浙江省保留了16家.经过4年的探索和实践,浙江省县市区域报不仅办报质量进一步提升,而且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据统计,2006年度,保留下来的16家县市区域报的广告经营额,已远远超过治理整顿前全省58家报纸的广告总额,报业经营出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1.
未来的中国地市报如何应对新闻的挑战?从当前地市报办报实践中仔在的问题和不足来看,笔者认为,就办报而言,起码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一、要有一个办报的好思路。根据地市报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办好主流报,壮大主力军”是未来地市报发展思路的上策。在林林总总的报业大军中,党委机关报是唱响主旋律的“领唱”,打好主动仗的主力军,是代表报业发展方向的主流媒体笔者认为,所谓办好报纸,就应该首先把党报办好;所谓新闻改革,就应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专业报只有在办报、用人和经营上做足文章,拓展活动空间,才能生存和发展。 办报专而强。立足专业,面向市场、小众媒体、做专做强是专业报办报之道。专业报在其所属的报业集团中,与日报、晚报相比是小,但在报业集团外,在专业圈内,却能够做到小而广、小而精、小而强,可以成为领头雁。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副省长朱家甄最近在辽宁省工商银行主办的《工商信息报》创刊时,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报业兴旺是事业兴旺的表现。当然,办报也不能一哄而上,谁都来办,没条件的就不能硬办。”此话讲得好,言之有理!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14.
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是我们各级党报的办报原则,同大报相比,企业报在这一点上反映得尤为直接,要求也就更加严格。企业报写的是身边的人,说的是身边的事,一方面大家读起来感到直观、亲切;另一方面,读者看报的时候,也就特别仔细、认真。这样,我们在采访过程中总是慎之又慎,生怕出现失真现象。办报的实践使我们  相似文献   

15.
总编辑要参加评报总编辑应该是报纸的总导演、总指挥。这是就责任而言。如果以智慧和能力来说,毕竟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再高再大,也超不过群众。所以,总编辑提出的办报指导思想,不仅要靠群众去贯彻和实践,更重要的还要靠群众充实、完善、补充、丰富和发展。而要做到这点,需要做许多工作。参加群众评报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有时领导的评报,领导对某一问题的态度颇为群众注意,群众常常从这些反映和表述中悟到领导的办报意图。但领导的思想又来自群众,来自客观实践。评报,是使领导的个人智慧和群众的集体智慧紧密联结起来的纽带和桥梁,有了这种联结,  相似文献   

16.
了解读者的需求,发现自身的问题、提高办报质量,这是办报人的工作重心,也是开展读者评报工作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17.
面对激烈的报业竞争,企业报如何寻找并确定一个适合的“坐标”,扬长避短,独树一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大庆油田报》创刊以来,坚持“三贴近”办报方针,较好地发挥了企业报的功能,办报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广东《佛山日报》近年来一直坚持开展“每日评报”,从2006年6月起,对评报工作更为重视,还增加了“每周评报”和“每月评报”,使之成为采编工作的一项常规业务,对提高报纸质量起到积极作用。本刊2008年新辟专栏“每月评报”,旨在进一步提高地市报的办报质量。希望广大读者为此专栏积极投稿。  相似文献   

19.
县市报如何才能紧跟报业发展的形势,不断提高办报质量,充分发挥其功能?《保康报》的做法就是长期坚持开展报纸审读,通过审读找出不足、改进不足,使报纸整体质量在审读中提高。  相似文献   

20.
质量立报     
(一)当今时代,报纸如林,无论大报小报、老报新报,要想赢得读者,最根本的途径还在于报纸要有个好的质量。质量就是信誉,质量就是生命;质量高州民纸兴,质量低州民纸衰。这一条铁的规律,谁也难以更改。报界时有办报难的叹息,难什么?难就难在报纸要有个“日日新”的质量,难就难在没有这样的质量就对不起我们广大的读者。。C里头想着这个理,办报就不能不抓质量。质量立报,质量兴报,应该作为一条坚定不移的要则,时时铭记于心,贯彻于行。(二)读者心目中的报纸质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宣传质量,一个是采编校质量。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