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天,我和哥哥回到家乡——一个僻远的山区,帮助奶奶种农作物。在翻地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很多的蚯蚓,我问:“哥哥,你知道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吗?”哥哥说“蚯蚓是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哥哥反问我:“蚯蚓是喜欢温暖的环境还是喜欢冷凉的环境?”我说:“蚯蚓是喜欢冷凉的环境,因为蚯蚓是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而这些环境都比较冷凉,所以蚯蚓是喜欢冷凉的环境”。哥哥听了笑而不答。蚯蚓真的喜欢冷凉的环境吗?为了寻找到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我决定运用自然老师所教给的方法,做一个对比实验。于是.我在家乡带上了一些东西回来——一是10条大…  相似文献   

2.
蚯蚓     
我从自然书上学了《动物与环境》一课后,知道了蚯蚓喜欢黑暗、潮湿、冷凉的环境。但是蚯蚓有眼睛、耳朵、鼻子吗?它是怎么走路的呢?它为什么喜欢黑暗、潮湿、冷凉的环境呢?这些问题,引起了我的兴趣。 我多次从土里挖来蚯蚓,对它进行了几个月的观察,作了一些实验,对蚯蚓有了一些了解。 蚓蚯的体色是暗红色,也有的是灰黑色。它的身子是由许多  相似文献   

3.
蚯蚓喜欢住在黑暗、潮湿、冷凉的环境里,这个已在自然课上通过实验证实了。那么是否还和食物有关呢?大家都说蚯蚓吃土,是否凡是黑暗、潮湿、冷凉地方的土都吃吗?我做了一个实验。 在一只较大的盒子里,平排分段放上红土、一般黑  相似文献   

4.
诱饵     
“看,那条弯弯的红蚯蚓,一定可口极了。”今天,天气晴朗,阳光从半空中斜洒下来,把水面上荷叶的影子一直投射到塘底。难得有这样的好天气,我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来游去。突然,我发现眼前有条诱人的蚯蚓,不禁高兴地叫了起来。要知道,蚯蚓可是我们鱼类最好的美味佳肴了。“不要过去,”鲢鱼哥哥大声喊道,“那是人类的诱饵,千万别上他们的当!”我愣住了。鲢鱼哥哥说:“越是美味的,就越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还是到其他地方找吃的去吧。”(作者:雷杨)鲢鱼哥哥游走了。我围绕着那条红蚯蚓转来转去,想看看这诱饵究竟是怎样引人上…  相似文献   

5.
幽默四则     
借笔考试弟弟:“哥哥,明天我考数学,把你的钢笔借给我用用好吗?”哥哥:“你自己不是有一支漂亮的钢笔吗?为什么不用自己的笔?”弟弟:“我的钢笔虽然好看,可用它答题总是出错;你的钢笔虽然不太好看,可每次用它考试总是得满分,这次我也想得一次满分。”三重唱爸爸问妈妈,是否喜欢昨晚的歌剧演出?“怎么对你说呢?”妈妈挥手道,“开始一切都很好。到结尾时演员不知急着要到哪儿去,突然三个人一起唱起来了!”你头上的那个是什么安徒生平时很俭朴。一天,一个过路人拿他开玩笑说:“嗨,你脑袋上的那个玩意算得上是帽子吗?”安徒生说…  相似文献   

6.
蚯蚓与环境     
我常常在大树下玩,在树下的土壤里偶然发现很多蚯蚓,树下的土是潮湿、阴暗、冷凉的,我想蚯蚓喜欢这种潮湿、阴暗、冷凉的环境吧?我决心用一个试验来证明这一点。 我先找来四个火柴盒。如图所示,将每个火柴盒各去掉一面。然后把四个火柴盒口对口的围成一圈。在四个火柴盒里分别放入湿土、湿沙、干土、干沙。再捉来一只蚯蚓,放圈内。最后在上面盖上网罩。我在罩上细心观察蚯蚓的活动情况。起初,蚯蚓一动不  相似文献   

7.
一家之言     
创造需要宽松的氛围 某小学三年级上“蚯蚓课”。老师拿一盒活蚯蚓分发给学生,蚯蚓到处乱爬,于是学生满教室抓蚯蚓,然后教师让学生观察蚯蚓并组织讨论。 一个孩子说:“我看见蚯蚓没有脚,可是能爬。” 老师说:“好。” 一个孩子说:“那不是爬,是蠕动。” 老师说:“你说得更好。” 一个孩子说:“我发现蚯蚓身上是一环一环的。” 老师说:“你观察的很细致。” 一个孩子说;“我尝了尝,蚯蚓是咸的。” 老师说:“我不如你,你很勇敢。” 一个孩子说:“我拴一根线,把蚯蚓吞了下去,又拉出来,我发现它还活着,说明它的生命力很强。…  相似文献   

8.
哥哥读六年级,大我三岁。人常说大的总护着小的,可我哥哥……那天,哥哥对我说:“妹妹,现在我们应该省吃俭用,到年底就可以攒很多钱来买我们想要的好东西,那时,爸爸妈妈知道了一定会表扬我们的。”“那我们怎么攒钱?”我问道。“我们就办个小银行吧!”哥哥神秘地说。“嗯!”我心里觉得这办法好,便又说:“哥,银行怎么个办法?”“妹妹,我当小银行行长,你当副行长和监督员,我们每人每天存6角,每一元钱利息为:存定期为两角,存活期只1角。”我心想这么优厚的条件谁能不同意呢?我当即从口袋里拿出一元钱说:“一半存定期,一半存…  相似文献   

9.
今天,爸爸和妈妈都不在家。我和哥哥就在家里玩起了捉迷藏。忽然,门铃响了。我通过猫眼一看,原来是一位叔叔,他说他是妈妈的同事。于是,我开门让他进来了。这位奇怪的叔叔东看看,西瞧瞧,然后对我说:“小朋友,你喜不喜欢米老鼠呀?”“喜欢,我特别喜欢。”我抢着说。“那么,我教你变成米老鼠!”不知怎的,那位叔叔真把我变成一只小老鼠,他说:“你到沙发下待一会儿吧,很快会有唐老鸭来和你一起玩的!”我听了,乐坏了。趁我离开时这位叔叔又对哥哥说:“小朋友,你讨厌老鼠吗?它可是天下第一害人精!我把你变成老鼠夹,把老鼠…  相似文献   

10.
为了方便教学,1990年秋季我担任学校的自然课后,便在办公大楼的楼项上开辟了个“生物园”——用花盆、塑料桶来种植物、养蚯蚓…… “喂喂!”有人可能要问了:“养蚯蚓干吗呀?” 干吗?当然是让孩子们进行观察、实验的啰!在自然课里,四年级的《动物怎样在地上行动》、五年级的《动物和环境》这些课文,都讲到蚯蚓。这种无脚动物生活在土壤中,它们是怎样行动的?喜欢什么生活环境?上课的时候,我从养蚯蚓的塑料桶里拿出一二十条蚯蚓来让  相似文献   

11.
蚯蚓和蚂蟥     
蚯蚓和蚂蟥在水田里相遇。蚂蟥说:“蚯蚓兄,我们肤色相同,身体都能屈能伸,像是一对兄弟。为佳么人们只喜欢你,不喜欢我呢?”蚯蚓说:“我们不声不响,帮人们松土,人们总是记得我们。而你呢?表面上看看,对人也怪亲热的,可你要的是人们的血呀!”蚂蟥讨了场没趣,到水里的一角,躲起来了。(原载《中国新时期寓言选》浙江少儿出版社,1989.3.)  相似文献   

12.
闵清凤 《早期教育》2001,(23):12-13
一个下雨天,我班小朋友在楼梯口发现了一条蚯蚓。他们围着蚯蚓,七嘴八舌地谈起了蚯蚓的话题:有的说“蚯蚓像条蛇”,有的说“蚯蚓像根棍子”……大家对蚯蚓的热情、关注和兴趣,是我在课堂上难以见到的。  相似文献   

13.
刘玉辉 《语文教学之友》2007,(11):F0004-F0004
蚯蚓对觅食的公鸡说:“早上好!”公鸡说:“不好,肚子还饿着呢!”蚯蚓说:“饱吹饿唱,先生正好可以引吭高歌。”公鸡说:“经验告诉我,在追求的目标没有到手之前是绝对不能唱歌的。对不起,兄弟!”说罢,公鸡扑向了蚯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杨逗逗 《华章》2011,(9):38-38
在一位老伯伯种着凤仙花的花盆里,住着老蚯蚓和它的孙子小蚯蚓,小蚯蚓是个爱提问题的孩子。有一天,老蚯蚓刚给凤仙花松完土,小蚯蚓便问:“爷爷,您最喜欢什么?”老蚯蚓笑吟吟地说:“爷爷跟你一样,喜欢安静。”  相似文献   

15.
一天晨间散步,孩子们发现了一条蚯蚓。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向孩予们介绍蚯蚓的再生能力,当即把一条蚯蚓切成两截说:“你们看,蚯蚓会不会死掉?”不料,我的话刚说完,孩子们便用惊奇的眼神望着我说:“利老师,你把蚯蚓切断了,它疼不疼呀?”有的问“它会死吧?大可怜了。”还有孩子对我说:“蚯蚓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一得     
顾此失彼江苏苏州薛静雅为了向幼儿介绍蚯蚓的再生能力,我当着他们的面,把一条蚯蚓剪为两截。“你们看,蚯蚓有没有死掉?“不料,我刚说完话,小朋友们便惊奇地瞪大眼睛看着我。有的说:“老师,你把蚯蚓剪断了,它疼不疼呀?”有的说:“蚯蚓会不会哭呀?”还有的说:“它会死的吧?太可怜了。”……直到活动结束,还有小朋友对我说:“蚯蚓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老师,你为什么要把它剪断呀?”面对孩子们充满疑惑的眼神,我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  相似文献   

17.
一天晨间散步,孩子们发现了一条蚯蚓。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向孩子们介绍蚯蚓的再生能力,当即把一条蚯蚓切成两截说:“你们看,蚯蚓会不会死掉?”不料,我的话刚说完,孩子们便用惊奇的眼神望着我说:“利老师,你把蚯蚓切断了,它疼不疼呀?”有的问“它会死吧?太可怜了。”还有孩子对我说:“蚯蚓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8.
我在教自然第五册《动物和环境》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刚刚得出“蚯蚓喜欢黑暗的环螃”这一初步结论,马上韩笑同学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若把蚯蚓放在一个光亮的环境中,它会不会死呢?”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不仅涉及到蚯蚓对环境的适应性,而且涉及到环境对蚯蚓的存亡关系,是学生对初步结论进行逆向思维的结果。它说明学生  相似文献   

19.
魔鞋     
学校马上要开运动会,猪哥哥可喜欢跑步了,它早早向老师报了名,要求参加长跑比赛。兔哥哥知道了,对鹿哥哥说:“哼,它也想参加长跑比赛,它腿那么短,跑得过我们吗?”鹿哥哥说:“可不是,这前三名呀,一定是你、我、马弟弟。”小猪正好在旁边听见了,它回到家里把这话告诉给了猪哥哥。  相似文献   

20.
剪断的蚯蚓     
为了向孩子们介绍蚯蚓的再生功能,我当着他们的面,把一条蚯蚓剪成了两截。“你们看,蚯蚓有没有死掉?”不料,我的话刚说完,小朋友们便惊奇地瞪着大眼睛看着我。有的说:“老师,你把蚯蚓剪断了,它疼不疼呀!”有的说:“蚯蚓会不会哭呀?”还有的说:“它会死的吧?太可怜了。”直到活动结束还有小朋友对我说:“蚯蚓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老师,你为什么要把它剪断呢?”面对孩子们充满疑惑的眼神,我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的确,把一条活生生的蚯蚓一剪为二,这样对天真善良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残忍了,他们怎能接受这残忍的举动呢?如果我在准备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