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思想政治课亲和力问题一直是学界热议话题,也是完成高中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可回避的话题。思想政治课亲和力提升主体在于思政课教师,其亲和力素养培育与增强是最核心的部分。本文通过对亲和力概念进行界定,总结高中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构成要素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中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素养培育的重要性。首先,提升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有力保障;其次,提升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是纠正学生学科认识偏差的必要前提;再次,提升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最后,提升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是推进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因素。同时,文章提出通过增强人格感染力、语言影响力、理论说服力及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强思政课教师亲和力,进而增强高中思政课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闫艳 《西藏教育》2023,(3):32-35
高中思政课教师有效地将短视频融入教学中是提升教学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的可行方式之一。对于短视频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优势以及融入的难度进行分析,积极开拓融入的有效路径,以做好高中思政课立德树人、培育新人、铸魂育人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3.
历史主动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历史自觉、强烈历史担当、伟大历史创造和坚定历史自信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可采取增强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思想自觉、全面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师历史主动精神素养、推进历史主动精神与高中思政课教学内容衔接、创新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途径等,将历史主动精神有机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4.
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需要,也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需要。为成功融入,要在教学内容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体现职业素质教育特点。在融入的过程中,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英才为旨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政课教学创新,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论述了中共党史融入高中思政课的价值意蕴,然后分析了中共党史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困境,最后提出了中共党史融入高中思政课的突破路径,包括全社会要高度重视中共党史融入高中思政课建设、教师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要坚持"实、活、新"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分析了时政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在认识其必要性、重要性基础上,分析目前时政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存在的一些现实困境,探究突破困境的优化之道,以期进一步提升高中学校对时政教育的重视度,开发利用时事资源,为更好地在高中思政课中有机融入时政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是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客观要求。从价值维度看,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是落实研究生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是提升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研究生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必然要求。从逻辑维度看,伟大建党精神与研究生思政课之间在理论基础、价值引领、核心内容等方面存在契合关系。从实践维度看,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政课需要通过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授课形式等同向发力,形成一股多维合力,促进伟大建党精神有效融入研究生思政课。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了新表达、新论述,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生与发展,高中思政课始终以多种方式呈现文化的融入过程。在这一历史嬗变过程中,始终坚持有效融入,推进文化要素的课程整合;坚持以生为本,直面教育对象的精神成长。回顾并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历史进程,对于提升高中思政课人文关怀、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引领高中生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价值。研究认为,应进一步科学定位“融入”内涵,着力夯实“融入”过程,持续丰富“融入”策略,合理评价“融入”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亟须深入完善劳动教育领域的系统性育人计划,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劳动教育在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囿于融入过程中所产生的教学认识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理论知识挖掘问题,限制了融入的进一步深入。结合劳动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情况,可以通过提升教学能力、搭建“四位一体”教学体系、提供教学支撑,进一步对劳动教育的学科融入做出统筹安排,实现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0.
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逻辑必然性,是由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决定的,是由思政课承担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职责决定的,是解决思政课面临困境的必然要求。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具体而统一的布局要求。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对于改变高校思政课社会认同度不高、学生学习和参与积极性较弱的现实困境,促进高校更好履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命责任,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资源丰富权威,与高中思政课教学内容天然契合,具备转化为良好教学资源的功能优势。丰富权威的知识资源能强化高中思政课政治引领力;品类多元的文化资源能聚合高中思政课思想感召力;全效性媒体资源能提升高中思政课学生获得感;开放共享的课程资源能增强高中思政课教学时效性。高中思政课教师巧用、活用、善用、精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资源,将其高效转化为课程资源,对于增强思政课教学时效性和实效性、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思政课是为国家与民族育人的关键课程,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回答好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教育问题的根本所在。当前,高校思政课效力的发挥受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思政课受重视程度不高、师生责任感较弱和教学模式单一等多维因素的制约。提升高校思政课效力应立足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运用系统的思维方法,着力解决高校思政课效力发挥的现实问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引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加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中;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丰富思政课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多管齐下,促进高校思政课效力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四史”教育与思政课价值目标一致、教学内容相通,因此将“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是时代所需,昌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利用网络延展“四史”学习教育阵地,打造“四史”学习广场;完善思政课程体系,开设“四史”选修课;“四史”教育有机融入现有思政主干课,实现“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精准供给;组织“四史”专题教育学生活动展示,提升融合效应;开展体验式教学,建设“四史”与思政课融合实践教学基地五个方面的对策措施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从而完成小学阶段道德情感积累的理性提升,为高中阶段提升学生政治素养打牢思想基础,实现小学、初中、高中思政课的密切、高效衔接。  相似文献   

15.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西藏学生实现内外部学习动机的相互转化,调动西藏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掌握新教材知识,培养学科关键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增强高中思政课教学实效。这是新一轮高中思政课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在汉藏一家亲教育方针指导下,文章结合漳州地区汉藏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和高中思政课教学实际,分析在高中思政课中对西藏学生实施激励教育的意义,重点阐述对西藏学生实施激励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人的发展是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中思政课教学应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化解课程供给与学生心理需求矛盾的关键点,是增进学生对课程思想价值认知的触发点,是转变高中思政课育人方式的切入点。高中思政课教学实施人文关怀,应以情境为着力点,化解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困境;以互动为突破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心理尊严;以评价为触发点,使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获得持久支撑;以职业选择为落脚点,提升学生职业规划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地方红色课程资源是存在于每个师生身边的“活教材”。巧妙运用好地方红色课程资源对于引领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完成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笔者通过在高中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切入地方红色课程资源,优化教学环节,使其与思政课深度融合,从而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效果,培育高中学生核心素养,最终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高中思政课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18.
省情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尝试,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实效性,发挥思政课培根铸魂作用。广东省情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主要有,通过挖掘广东省情的精神内涵加强思政课教学的理论深度;通过开展思政课省情教育社会实践拓宽思政课教学的广度;通过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增加思政课教学的温度;通过合理设置广东省情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比重掌控好融入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红色资源的运用关乎高中思政课立德树人成效。将本土红色资源运用于高中思政课,是增强思政课亲和力的需要,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但现实运用呈边缘化、闲置化和形式化状态。围绕本土红色资源的调研和开发、教学方法改革和体验式实践教学活动三个方面,做好高中思政课中本土红色资源融入工作,增强铸魂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20.
与其他课程相比,高校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优势突出,是“四史”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是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的现实需求,是引导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要求。“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契合点,“融入”是二者相结合的关键所在。“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紧抓关键课程,着力推动“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要统筹兼顾思政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提升授课效果;要善用“大思政课”,打好“四史”教育融入“组合拳”。“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要绵绵发力、久久为功,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