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抓住实践教学环节 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职院校必须围绕职业教育和就业教育两大主题,突出职业和就业需要的专业技能、职业技能、岗位技能、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和完善实践教学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落实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形成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与岗位技能培养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2.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依托铁路行业,积极探索自身办学特色,特别是近几年,根据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和中级管理人员。仔细分析这一培养目标 ,可具体而明确地分为3点 :①必须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中职毕业生 ;②办学必须贴近市场 ,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③所培养的学生须有就业或创业的一技之长。围绕着职教培养目标 ,近几年来 ,珠海一职校坚持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 ,从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学校具体情况出发 ,在职教办学方向 ,教育教学改革 ,重视课题研究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办学体制和形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实施职教战略定位.重在特色育人。职业教育的实质是就业教育.我们必须促进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生机与活力:一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转变.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明确职业院校的定位方向:二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转变。使职业院校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的转变.采取开放的、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大力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谤”等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技工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法修订后,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石,生源数量及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但以就业为导向的技工教育在招生及培养上产生困惑.以邢台技师学院为例,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制度创新,深入推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继续坚守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  相似文献   

6.
吐鲁番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是由地区农业学校、技工学校、卫生学校实施联合办学成立的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坚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弱势群体服务的办学方向,努力为吐鲁番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有力地促进了吐鲁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03年底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精神,落实地委、行署关于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奔小康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在各级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的统筹和支持下,积极、主动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对13个乡镇的农民进行了牛羊育肥、畜产品加工、大棚蔬菜、葡萄栽培、花卉养殖、厨艺、家庭护理、家政服务、日语、基础汉语等实用技能的培训,共办班151期,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6 700人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富平城乡建设高级职业中学、富平县技工学校(王寮职中)是政府部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学校,是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学校先后被确定为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基地,陕西省就业培训定点机构,陕西省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富平函授站,富平县工学结合,勤工助学零学费入学办学模式实施单位。  相似文献   

8.
尹晓军 《甘肃教育》2014,(18):64-65
正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中高职衔接和集团化办学改革,职业教育规模稳步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质量逐步提高,每年都能培养大约15万名的中、高职毕业生,而且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近100万人次。为贯彻全国职教会精神,进一步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前不久,省政府召开职  相似文献   

9.
特色办学关乎学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独立学院办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独立学院应从学校定位、学科设置、培养模式的选择、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就业机制入手,积极探索符合独立学院实际和学生特点的办学模式,形成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会议进一步强调了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实际上,实践早已证明,校企合作、产训结合培养技能型人才,是促进职业教育培训健康发展、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有效模式。这一成功的经验,不仅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可以看到,而且我国技工学校的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是职业教育培训发展和技能人才成长的一条法则,只能遵循,不能违背。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从过去的误区中走出…  相似文献   

11.
独立学院在类型定位上应属于以教学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层次定位上,应以应用型本科为主,适时拓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学科专业定位上,应体现差异化发展思路,以应用型学科专业为主,在学科专业设置、学科专业方向、服务面向和就业岗位层次上与母体学校错位发展;在服务面向定位上,应以地方优先为原则,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办学特色定位上,应着力体现其应用特色、实践特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应培养"以职业为导向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等。  相似文献   

12.
一、实施职教战略定位,重在特色育人 职业教育的实质是就业教育,我们必须促进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生机与活力。“三个转变”一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转变,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明确职业院校的定位方向;二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转变,使职业院校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的转变,采取开放的、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如1+2,2+1,1+1+1等多种学制模式,大力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双轮驱动校企腾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新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005年10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强调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提到一个与职业教育“同荣辱、共存亡”的高度。那么,校企合作办学牵涉到哪些要素,这些要素对校企合作办学起什么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怎样。本文构建了一个“双轮车模型…  相似文献   

14.
农村"双后"劳动者短期职业培训办学主体包括政府担当的组织管理主体、各级各类学校充当的实施主体以及企业、社会各界、公民的投资主体。办学管理应顺应时代潮流,创新教育理念,坚持"三个围绕";坚持政府统筹协调的工作方法,进一步加大转变政府职能的力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发展,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增加财政投入,加强部门协调,增强服务力度,努力实现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15.
高职高专院校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只有坚持工学结合办学思路,打造职教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以能力为本位,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以技能为中心,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必须实施工学结合,工学结合的精髓是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普遍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毕业生就业缺乏竞争力。高职院校应明确办学定位。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来确立专业特色,立足于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具有职业特长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贴近企业服务就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烟台高级技工学校以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高中生和企业具有同等学历的中级技术工人和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劳动者为主,几年来,我们坚持为企业服务、为就业服务的办学方向,完善产训结合的办学模式,突出技能培养,学校已成为烟台市高级技工和失业下岗人员就业培训的重要基地.10多年来,为社会输送了8 000多名合格的毕业生,其中高级技工近2000名,中级技工6000多名.目前,烟台高级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占烟台市属大中型企业技术工人三成以上,高级技术工人七成以上.有2000多人成为企业的车间主任和班组长,200多人走上了企业厂长、经理等领导岗位.1996年以来,学校已累计培训在职职工9 700余人,培训失业下岗人员7 000人次.  相似文献   

18.
<正>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印发——全面擎画体系完善、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技工教育体系2021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技工院校作为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技术工人的专门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为宗旨,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基本办学制度,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和促进就业创业作出了重要贡献。2020年底,  相似文献   

19.
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提升是当前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点工作。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对强化职业教育人才支撑、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助推职业学校高质量发展、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技能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前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在办学基本条件、人才支撑能力、产教融合能力、产业支撑能力、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建议采取推进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提高办学基础能力、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专业支撑产业能力、深化“三教”改革提高人才支撑能力、加强载体建设提高产教融合能力、加强科教融汇和社会培训提高服务能力等途径以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富平城乡建设高级职业中学、富平县技工学校(王寮职中)是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学校。先后被确定为陕西省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陕西省就业培训定点机构,陕西省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富平函授站,富平县首家“工学结合,勤工助学”零学费入学办学模式实施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