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常用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一切研究和学习均离不开实验。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说:“知识从实验中来,实验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实验和观察才是形成科学思维的基础。”通过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和巩固化学知识,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智能,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为加深学生对圆阵宽带多波束形成原理和工程实现的理解,利用Matlab GUI编程方法设计、开发了相应的仿真实验平台。此平台可以动态、实时地仿真多波束形成技术的主要处理过程和结果。实践证明,此仿真平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提出了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的虚实结合的真实工程问题驱动的实验教学项目。实验对象为工程实际中的蒸压釜开门机构,实验项目包含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试验测试等环节,通过该实验教学项目能够使学生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思维,锻炼学生解决工程复杂问题、自我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对工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中考化学“工艺流程”专题复习课中,运用“设计型”学习和“工程思维”的理论进行了教学设计,改变只重视知识点强化记忆的呆板印象,强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工艺流程设计的“设计型”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工程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在教学中体现设计型学习的思路与方法,阐释工程思维的方式和特点,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物质的制备和性质探究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基础性内容,是实验思维、实验方法和操作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起点。教学中,基于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程序、方法以及思维盲点、障碍点,循着学生思维轨迹,引领学生共同探寻物质的制备和性质探究实验的装置模型、操作流程模型和思维模型。引导学生以“三关注”(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为着力点、以“三聚焦”(流程设计、实验调控、结论形成)为关键点、以“三提升”(结果分析、方案评价、观念形成)为核心点,建构“333化学实验教学模型”,形成解决实验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教师精心设计科学实验,凸显实验自主探究性、实验互动操作性、实验拓宽应用性、实验评价激励性,都可以对学生学习思维形成一定冲击,让学生在不断体验认知中形成学科能力。小学生的学科学力基础较低,但直观思维却比较敏感,教师借助各种教辅手段展开教学设计,势必会给学生带来丰富学习启迪,以成功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我们的实验教学不仅要激发兴趣,更重要的是要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郑海宗 《广西教育》2013,(37):91-91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的方法来获取知识的方式,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在小学科学概念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让学生高效地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的机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探究的精神,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如何通过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概念呢?  相似文献   

9.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化学教育适应时代的需要。在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可通过学生化学思维方式的养成,培养学生的创造观察能力、创造学习能力来实现。   一、 化学思维方式的养成   化学思维方式形成于化学知识结构的建立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一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就能触类旁通,所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思维方式的培养。   化学学习要求宏观、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活动方式。化学知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实验事实,如对元素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宏观水平描述,以及元素化合物的制…  相似文献   

10.
基于水下无人平台的目标定位与跟踪技术逐渐成为近年来水声工程中的研究热点。随着目标辐射噪声级越来越低、探测平台需要尽量靠近被探测目标以实现近场定位。针对利用线列阵聚焦波束形成进行定位处理时出现"左右舷模糊",且目标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本文研究一种基于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的半圆阵近场声聚焦技术,以近场声传播特性为基础推导近场半圆阵信号处理的数学模型,理论推导结果证明半圆阵能够克服直线阵存在的方位模糊缺点。最小方差无畸变方法根据信号子空间与噪声子空间的能量特性差异实现对目标的方位估计。数值仿真结果说明,半圆阵近场声聚焦技术的定位性能明显优于线列阵,可以获得目标的高方位分辨率。  相似文献   

1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现行教材中的实验对学生形成、理解、巩固和验证所学化学知识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这些实验仅仅作为验证化学知识的手段,而缺乏对知识信息作纵深的挖掘及横向的类比,这有可能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实验模式单一,演示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难以激发学生思维,而分组实验,几乎全是照方抓药式的实验,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特别注重对实验的指导与改进,具体做法为。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物理感知并纠正其以往生活中形成的错觉,从而丰富学生物理感性材料的储存,进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物理概念和规律本身的抽象性,以及影响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的非本质因素和学生在生活中已有的不确切的概念等,造成了初中学生在物理中的思维障碍。教师应加强实验演示和采用类比等教学方法克服学生在 学习中出现的这类思维障碍。  相似文献   

14.
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是"以实验为基础"。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载体,提高学生化学实验的能力,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加深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对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配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学校从实验内容、教学模式和成绩考核体系三个方面对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进行改革。依托项目式教学,建立分解-综合层次化实验内容体系,不仅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工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工程思维模式;利用国家示范教学中心网站,构建虚拟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和预约平台,为学生提供纵横向延伸的学习资源,同时提高师生工作学习效率;参考CDIO工程训练模式,构建科学量化的成绩考核评价标准,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实验水平。实践证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的改革是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的,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扎实了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培养了学生工程应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日制义务教育初、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全国实验区展开实验,今年已进入普及阶段。新《英语课程标准》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为目的,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数学科学中,最具有生命力的是数学思维模式。而数学思维模式是一种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形成过程。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形象思维模式占上风,处于抽象思维萌动的关键时期。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数学思维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同时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思维的构建也必须建立在生活实践基础上。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就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去体验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就影响思维的发展。小学实验过程实质就是学生数学思维体操的演练过程。通过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新课标强调课堂上要有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动手操作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数学实验课也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对于学生来说,创新学习精神、创新学习意识、创新学习思维、创新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培养与形成,离不开教师的教学与指导,课堂教学仍然是学生创新学习的主渠道。通过实验研究,我们探索出了创新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出了创新学习课堂教学特点。除在学科教学渗透创新学习“四为主”的教学思想以外,课题组还从实验学校和实验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教学规律,在实验班开设了“创新学习指导”课程,编辑出版了《小学生创新学习指导》和《初中生创新学习指导》两册学生实验用书。 一、创新学习指导课程的特点。 创新学习指导课程是根据创新学习…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应用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特殊要求,在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采用创新思维讲座、综合实验、学习竞赛活动等形式调整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专业能力,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立足学生的思维路径,根据“电容器的电容”课堂教学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思路,设计了系列低成本实验。系列实验的创新设计不仅优化了传统实验方案,降低了实验成本,增强了实验效果,而且提升了深度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在系列探究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突破思维障碍,实现思维培养和能力提升,促进物理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