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体育健康扶贫、推进健康关口前移能够有效遏制贫困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顽疾,有助于巩固和提升脱贫成果。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运动健康干预接入"健康扶贫"语境的着力点,并探讨了体育健康扶贫与脱贫攻坚战、全面小康建设、健康中国战略、体育强国建设的联动逻辑。研究认为,新时代推进体育健康扶贫需做到:引导运动健康干预的导向,构建政策保障机制;引入社会力量支持,强化外源拉动机制;发挥体育扶贫多元化功能,强化内源发展机制;加速体育与医疗深度融合,建立合作共生机制。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体育发展趋势。群众体育方面,前移健康关口,深化身体认知管理;城市体育打造健康环境,满足品质生活追求。竞技体育方面,运动员自我约束、践行更团结理念,体育弱化政治影响强化公正初心。体育产业方面,智慧体育激活体育产业发展新引擎,虚拟体育成为体育产业发展新风口。体育文化方面,善用技术“走出去”,发挥跨文化交流平台的窗口作用;开放自信“请进来”,体育文化旅游带产生溢出效应。体育外交方面,协同架构体育人文交流机制,积极建设全球体育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厘清全民健康素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困境,分析体育助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的时代意蕴,进而提出构建体育助力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的具体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强化健康中国建设为导向,把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作为最终目标,在此过程中体育的价值和作用会逐渐得到凸显。体育助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的时代意蕴主要表现在回应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诉求、彰显新时代体育多元价值的学理体现、贯彻体医融合理念的实然之举等方面。体育助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的主要路径应该是建立“运动是良医”的宣传推广机制、推进体育元素纳入健康细胞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发展情况介绍、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健康中国”视阈下)机制(以下简称“机制”)构建的价值分析过程中,本文采用的是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文献法等。提出了“机制”建设需要从国家引领层面和自身建设层面两个方面去构建,给出了相应建设对策,为“机制”建设提供路径探索经营,激发农民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其自行加入本项体育活动,为“健康中国”建设助力。  相似文献   

5.
面对人类疾病谱的变化,“深化体卫融合,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是应对未来疾病防控的全新趋势,更是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支撑。研究认为:依据体育和医疗卫生在健康促进方面的服务侧重点,厘清了处于健康状态时需要以“体育为主、医卫为辅”的主动性预防,亚健康状态时需要“体育与医卫相互调整”的协调性预防或“医卫治疗、体育调节”的沟通性防治,以及不健康状态时需要以“医卫治疗为主、体育康复为辅”的通力配合的体卫融合的内在逻辑;提出了体卫融合的价值使命,即把握健康促进新认知、应对慢性疾病防控新变化、转变医疗卫生新角色、肩负体育责任新使命。  相似文献   

6.
体育健康教育在转变青少年体育健康观念、培养体育健康技能、提升体育健康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新发展阶段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协同治理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从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主体及其行为识别、供需主体共同价值构建、供需主体治理模式选择3个方面,构建新发展阶段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理论。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存在共同价值认同亟须合理形塑、多元治理模式缺乏有效融合、主体互动行为有待全面凝聚的问题。最后,提出新发展阶段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实践策略:1)坚持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健康第一”理念,以制度导向约束共同价值认同方向;2)搭建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多元平台,促进治理主体行为有机融合;3)规范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主体行为方式,形成系统化的互动合力。  相似文献   

7.
体育融入卫生健康治理旨在依托整体性治理原则,通过体育与卫生系统间理念交融、多种形式协作、异质资源共享、技术结合等方式,实现卫生健康治理领域内体育健康治理的理念、机构、人员、技术及服务准入,形成完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体系、辅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优化妇幼保健方案、赋能健康老龄化、助力环境卫生整治以及支援健康贫困治理等战略定位。然而,受制于体育融入卫生健康治理的法制保障滞后、部门间关系薄弱、人才储备欠缺、技术标准有待明确、制度供给不足等困境,亟待借助印象机制(建立体育融入卫生健康治理的“符号”)、互信机制(强化体育与卫生部门的协作治理关系)、筹备机制(建设人才队伍、确立技术标准)、运作机制(建立融入治理的相关制度)、维护机制(以“激励—监督”支撑可持续治理),实现体育融入卫生健康的长效治理。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融合是国家深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亦是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更是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发现:当前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存在“重体育轻健康”“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两张皮”等现实问题。在深入分析其现象背后的致因后,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视角提出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即立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落实体健融合教育、深挖运动项目内涵推进体健融合教育、着眼课的结构深化体健融合教育、基于季节气候和节日主题实施体健融合主题教育、把握突发事件契机进行体健融合教育;紧抓热点焦点、难点痛点事件实施体健融合教育,以期提升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助力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系统阐述北京冬奥会助力下健康中国建设的意义、时代价值和实现路径。结果表明:助力价值主要体现在传递冰雪理念,倡导健康生活;落实冰雪政策,支撑健康保障体系;营造冰雪氛围,提升健康环境水平;传播冰雪运动,实现健康产业共赢。实践路径主要包括:推动全民冰雪运动,推广健康生活;完善冰雪服务体系,完善健康服务;在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前提下,创造健康冰雪生态;鼓励冰雪休闲运动,助力健康产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厘清疫情防控、体育助力、健康中国行动三者内在的逻辑机理,重点对体育在疫情防控中的功能价值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运动促进健康的治理效能,提出构建健康中国建设的体医融合治理方案。研究表明,体育健身价值是助力全民体质健康的必由之路,体育文化功能是促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的现实使然,体育场馆服务功能是创新方舱医院建设的应然之举,体育经济价值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支撑。体育助力疫情防控的实然路径体现在:优化慢性病防治与健康促进的体医深度融合路径;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纳入到社会生态模型中构建和推广;创新建成环境与健康环境的有机耦合模式;扩宽全民健身战略内涵,引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下,迫切需要建立稳健可持续的体医融合运行机制。体医深度融合是搭建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治理体系形成的有效进路。  相似文献   

11.
社区体医融合工作是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促进全民健康工作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环节。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社区体医融合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体医融合的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我国社区体医融合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体质、促进健康关口前移;减轻社区居民负担、节省医疗卫生成本;培养健康生活理念、凝聚全民健身共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迈进体育强国目标。在我国多个城市的社区体医融合实践中取得显著效果,目前形成有社区体质监测中心、社区医体结合、社区政企合作和社区政校企联动等服务模式,但仍面临新体医融合理念欠缺、体制机制与政策资金设施等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困境。为此,建议推广居家健身计划,转变体医融合观念,深化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政策、人才、资金和设施等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育健康认识、态度和体育锻炼习惯进行研究,分析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与行为方式特征和影响因素。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开发培养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方式的途径与方法。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深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探讨体育促进健康的局限性与现实困境入手,到分析为什么推行幸福体育需要实现从健康观到幸福观的升级,聚焦推行幸福体育工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既是时代诉求,也是新的命题和方向。通过研究探索幸福体育的内部规律、发觉内在逻辑,助力学生走向阳光、健康、幸福之路。  相似文献   

14.
深化体医融合促进青少年体态健康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和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具有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研究认为:我国青少年体态异常防治面临行政管理体制失范、青少年体育生态环境恶劣、体态健康科研基础薄弱、主体体态健康素养缺失等现实困境。据此以体制、环境、过程、主体四要素为基础,构建“四维一体”青少年体态异常风险防控和管理体系,并基于四要素明确现实路径:体制方面,严抓政策落实,加强体育宣传;过程方面,完善筛查矫正体系,促进健康关口前移;环境方面,改善青少年体育生态环境,推进学校体育科学化发展;主体方面,体态健康防患于未然,专业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新时代我国体育消费升级路径进行研究。新时代我国体育消费升级的价值体现在:满足新时代人民健康生活需要,助力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推进;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要求,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实现体育消费需求带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促进,引领体育产业方向。国民消费能力提高、城市化水平快速推进、城市生活形态逐渐形成、国家政策制度支持等为我国体育消费升级提供了机遇。体育消费不均衡、体育消费理念异化、体育消费交易成本居高等是我国体育消费升级中遇到的挑战。我国体育消费升级推进路径为:理念思维先行,构建体育消费新理念,引导居民健康消费观,构建共享消费新思维;制度机制跟进,破解供给障碍并维护消费者权益,构建多元化供给机制并提升供给效率,健全需求侧的收入平衡和增长机制;服务产品创新,提升跨界融合培育特色体育文化产品,加强体育消费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体育产业良性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发挥体育的健康教育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更新体育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体育与健康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生存能力等方面;阐述了要有效发挥体育的健康教育职能,必须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广西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方面的专家、教师和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构建大学生体育健康能力的主因素既体育健康认识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科学锻炼能力、体育适应能力、健康评价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大学生体育健康能力的若干对策建议,为实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必要性,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构建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困境,探讨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路径。提出了树立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发展观、创新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的驱动力机制、构建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多元主体参与的创新发展模式,以促进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健康校园建设关系到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强劲发展。通过对目前较为成熟的FISU健康校园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它包含健康校园管理、体育和体育活动、心理和社会健康、营养、疾病预防等七个维度,以其系统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借鉴应用。这一模型对我国中小学建设健康校园的启示主要表现在:在认识上要积极构建健康校园框架结构,在理念上要基于“大健康”理念进行建设,在维度上要立体化、全方面整体建设,在方式上要凸显体育的积极健康促进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分析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现状,指出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的发展促进,需要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家庭培养工作和社会引导工作的协调配合,体育教育工作者应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还要培养新时代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同时要将相关政策执行落实到位,使每一位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的参与者都能够参与教育环节之中,形成一个全社会健康教育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