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6 毫秒
1.
我看到贵刊2009年第3期上介绍的“硬币电池”实验,觉得十分有趣,于是立刻备齐所需材料做了起来。但做了好几遍,都没有看到LED发光,实验宣告失败。  相似文献   

2.
本刊1999年第3期《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的误差分析》一文中,通过对电路的分析,考虑到电流表、电压表的内阻,进行定量的计算,弄清了电源电动势和内阻r的测量值与其真实值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方法确实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读后很受启发,但该文在数学运算上比较繁杂,如果采用等效电源法来分析测定 、r实验中的系统误差,则将是很简单的. 首先等效的依据是“电路分析理论”中的戴文宁定理,其定理如下:“任何一个有源端网路都可以用一个恒定电动势和一个电阻串联的等效电路来代替,此恒定电动…  相似文献   

3.
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第5步在三支试管中滴入1~2滴碘液,然后摇匀。按实验原理推断冰水和沸水浴中的试管都应变蓝色。而实际实验现象只有冰水中的试管变蓝,而温水浴和沸水浴中的试管不变蓝色,实验失败。经过查阅资料后将实验略加改动:在实验第4步结束后将沸水浴中的试管冷却后再加入碘液,实验能获成功。这说明碘与淀粉反应受温度的影响,下面本人设计了实验探索温度对淀粉与碘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影响镀层的质量有多种因素,镀层的质量由其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体现出来,分别通过改变电镀液的组成、电镀时间、电流密度大小等条件电镀铜电极,并与锌电极构成Cu-Zn原电池,采用对消法测定其电池电动势的实验值,与理论值相比较,以选择铜电极电镀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用DIS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的方法及实验结果分析,提供了用DIS探究实验器材选择、进行误差分析的方法及结果分析,为DIS在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当前化工原理实验课程,实验教学设备的部分设计缺陷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实验时间延长、数据分析与处理困难,针对液液萃取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带领学生共同思考,对实验设备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对实验教学的开展及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均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左玉强 《物理教师》2006,27(8):32-32
手电筒里的两节干电池用久了,灯泡发出暗淡的红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电池没电了”.有人为了节约,在手电筒里只换上一节新电池而与另一节旧电池搭配使用,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呢?为此笔者作了下面的实验.图1采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测得新电池的电动势为E1=1.  相似文献   

8.
指出浙版普高新课程化学实验教材《化学实验活动与探究》及《化学实验手册》中"用常见材料制作简易电池"中需要商榷的内容,讨论该实验的活动方案。  相似文献   

9.
用日常生活中的锅碗瓢盆作原料,可以制作出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电池.如果能够配合我们的教学,适时地做一些这方面的实验,不仅会消除学生对电的神秘感,而且会加深他们对处处存在弱电的理解与认识,这无论是对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还是对我们开发新的能源,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将探究性教学理念运用于原电池教学.对原电池学生实验进行了探讨与改进,从而设计了"人体电池";选择一些简单材料并利用人体内阻组成"人体电池",再通过几次改变实验条件,得出了相关的结论."人体电池"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人教版·高二化学·第四章·第四节·第一部分系原电池教学内容。原电池原理是教学、学习重点,构成条件是教学、学习难点。由于本部分知识抽象,故成为教学、学习的瓶颈。因此,本节教学应  相似文献   

12.
包军  张宝玉  李恒  宋正华 《考试周刊》2015,(48):158-159
对常见的气体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的掌握,结合实验试题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等能力既是中学化学教学所重点培养的,在考纲中又有明确要求,鉴于学校实验条件,在部分气体制备中可以用球形分液漏斗代替球形滴液漏斗使用,然而,中学化学教材与相关高考题将氯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乙炔等气体制备所用的滴液漏斗也表述为球形分液漏斗,本文从滴液漏斗和分液漏斗两类仪器的结构与功能分析比较,阐述分液漏斗与滴液漏斗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对"原电池原理"学生实验的改进与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加选修)P231的学生实验六中,第一个实验是“原电池原理”,该学生实验虽然装置简易、操作简单、现象也明显,却也有些不足之处.针对不足,我们采取了对策,经改进后的实验证明,效果比较理想.现介绍如下,供同行老师作进一步探究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电学传统实验是发展最为成熟、形式最为丰富的实验教学模式,而数字化实验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和科学技术变革的新生产物。通过对学生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两种实验模式的对比,从教材编纂主旨、课程设置进程和时代发展需要三个维度论述了两种实验教学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5.
用日常生活中的锅碗瓢盆作原料,可以制作出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电池。如果能够配合我们的教学.适时地做一些这方面的实验,不仅会消除学生对电的神秘感,而且会加深他们对处处存在弱电的理解与认识,这无论是对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还是对我们开发新的能源,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审交流中,专家提出:能否用一套普适性实验装置解决中学常见气体的制取呢?笔者认为不可行,因为常见气体的制取要考虑加热、有毒气体处理等因素的制约。按照中学教材的固定思维与考查模式,遵循反应物、产物性质和反应条件选择反应器具的原理,普适  相似文献   

17.
以“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为例,分别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19.
吴鹏 《化学教与学》2013,(10):97+78
结合分液漏斗的构造特点和使用方法,巧妙施用,对教材中铜与浓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进行突破性改进。旨在增强教学效果,凸显绿色实验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以丹聂尔电池为电源电解硫酸钠溶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发现以丹聂尔电池为电源电解硫酸钠溶液时,实验现象及结论与“教材”要求不符。作者通过应用电化学理论,研究分析了该电解实验的真正本质,找到了问题之所在,并以实验进行了验证。然后提出了已在学生中实施过的行之有效的改进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