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STM32的嵌入式系统在机房监控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它改变了传统的监控方式,具有实时性、准确性、智能化的特点,在日常管理监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促进了远程监控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对嵌入式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优势和在机房监控中的构架,详细阐述了嵌入式系统的4大功能,对其在机房监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设计一套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信息系统应用于现代化农业大棚生产及管理中,以模拟对大棚的管理和控制。系统采用Zigbee、WiFi等无线传输技术解决局域及远距离数据实时有效传输问题,结合当前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进行数据存储,充分利用多种传感器实现对农业大棚生产过程中数据的实时采集、监测及有效控制,并通过开放的互联网平台实现在线远程专家指导。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高稳定性,运行平稳,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嵌入式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领域的不断发展,研究将家庭中的照明设备、网络设备、电器设备利用互联网连接到一起,以满足人们对家庭环境的实时监控。开发设计ARM智能家居监控系统的方案,具有较强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和开发了基于ZigBee技术的大棚温湿度无线监控系统。采用ZigBee技术将各种传感器、执行机构以及无线收发模块自组网形成无线传感网络,监控节点遍及大棚内各个监控位置,实现智能监控和数据管理。监控系统以PID控制算法为核心,对大棚内温湿度进行实时控制。实验表明,大棚温湿度无线监控系统能够有效监控大棚内温湿度变化,并且能够克服扰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大棚种植的科学管理水平、生产效率和植物产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5.
欧亚军 《教育技术导刊》2013,12(11):143-145
针对目前我国大部分温室大棚采用纯人工管理出现的耗时耗力、出错率高等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系统采用Zigbee协议组建了无线传感网络,对温室大棚内农作物生长的环境进行检测及控制,采用Linux操作系统管理嵌入式网关,用来存储采集数据、管理系统设备、实现无线传感网与传统信息网络之间的互联,农户可以使用浏览器和智能手机对温室大棚实时监测和远程管理,系统应用于温室大棚生产管理过程中,提高了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了农作物高效、优质、低耗的工业化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前,嵌入式系统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掌上PDA、移动计算设备、手机上网、数字电视、汽车定位、微波炉监控、安全系统、工业自动化仪表与医疗仪器等。由此可见,嵌入式系统必然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高度分散、不断创新的知识集成系统。由于该系统具有高度自动化、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因此特别适合于要求实时和多任务的系统。对嵌入式脑流波形记录仪的设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基于ARM提出了一种便携式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以ARM为处理器,通过嵌入式Linux采集USB摄像头视频数据,并将采集的视频数据帧经MPEG-4压缩后通过USB接口保存到闪存设备中。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高效、稳定和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了SMT传输系统在流水线生产中的应用,提出了利用WEB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来控制流水线上的传输系统.利用Delphi语言和数据库SQL技术设计了系统的应用程序,通过应用程序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通信,访问数据库等功能.通过在SMT传输系统中加入传感器监控模块,对每个产品进行实时监控.根据通信协议由数据线将数据传送至计算机的数据库中,通过程序界面就可以查看数据,实时了解生产线上的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监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处理器STM32的抽油机井实时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并完成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能够测量抽油机井的油压、油温、三相电流电压、功率、有功、无功、功率因数以及示功图等参数,以此来实现对抽油机井的实时监控。系统各部分与上位机使用RS485总线连接,上位机通过Modbus协议与各模块通信。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测量准确的特点,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接收和远程监控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物联网网关统一标准尚未制定,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异构性大,应用场景受限,开发成本高等现状,提出一种应用于农业监控的物联网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适配多种WSN终端的物联网网关。该网关可以通过GPRS、Wi Fi、以太网多种远程通信模式进行通信,适配ZigBee和Wi Fi传感网络类型终端,满足不同场合和环境的需求。以python集成的Sqlite3作为嵌入式数据库,编程实现数据互操作、数据管理、WSN和传统互联网之间的数据传输,最终形成了一个高集成度的轻量级农业物联网网关。最后给出系统运行结果验证,该网关系统性能稳定、通用性和扩展性强、易于开发和维护。  相似文献   

11.
调查项目涉及网瘾者的个人与社会的基本与网络使用的目的和项目,还需扩大调查项目、形成全体网民信息图谱;量表选用提高了科学性,推进量表中国化;研究主题倾向于病态使用,还需揭示网络的积极影响;网瘾解释有因素论和模型论的简单勾勒,还需加强基础研究、扩大研究视野;网瘾防治受到重视,但治疗的必要性、预防的有效性还待探索。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几年,物联网专业人才供不应求。面对物联网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适应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教材,共同培养物联网专业人才,以提高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多媒体教室是院校开展现代化教学的重要场所,对其多媒体设备进行管理与维护是多媒体教室能否正常使用的前提。根据目前多媒体教室设备使用、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网络通信和物联网等技术,在现有产品和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教室多媒体设备进行网络化集中控制、技术状态实时监测、故障或异常状态即时报警、数据自动采集与关联管理的集中管控方法,阐述了软硬件系统的架构,介绍了该方法的技术实现,给出了系统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4.
网络谣言的背后往往是网络推手的大肆炒作。网络推手以制造、传播谣言的方式来影响群体的舆论和行为,进而获取商业利益。网络推手对社会的"谣动"不仅伤害了网民情感,更扰乱了网络秩序。从传播学视角分析网络推手制造谣言的要素、手法,透析网络推手的趋利本质。同时,对如何防治网络推手的恶意炒作,消解网络谣言,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方便,但也导致一些用户无节制地使用网络,影响其工作和学习,损害身心健康。“网络成瘾”日益成为国内外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使用的主要群体,他们的心理行为发展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内蒙古作为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该地区大学生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又处于何种状况呢?本研究通过问卷对内蒙古1357名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学生基本能够科学、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大学生网络成瘾群体和正常群体在网络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嵌入式Internet技术使嵌入式系统与Internet相互连接,实现了嵌入式控制装置的网络化,为嵌入式控制装置的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展现了广阔的前景。分析了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原理,并讨论了ARM应用系统接入Internet网的通信协议。在ARM平台下利用嵌入式Internet技术实现了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从而实现了嵌入式系统接入Internet。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对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逐渐强化,网络文化暴力将成为暴力谱系中日益醒目和重要的类型。在当下所提及的“网络暴力”本身是不存在的,而应该说的是“网络文化暴力”。网络文化暴力是在当前网络文化正负效应讨论之中表现出的一种必要的质疑形式。从某种程度来讲,网络文化暴力构成了理解和谐与秩序网络文化存在的前提。网络文化暴力策略的中心不是建立身份问题,而是通过逃避限制而实现限制的问题。网络文化暴力凭借其多向途径实现着自己的权力意志。  相似文献   

18.
监控系统作为高校校园稳定的安全保障,其使用效果直接关系到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的顺利进行。而基于IMOS技术的校园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则具有使用成本低、图像清晰、系统稳定性强、存储量大且易于调取和扩展性强等特点,十分符合当今高校的技防需求。文章结合徐州工程学院校园IP监控平台的开发应用成效,从IMOS的核心技术入手,提出了基于IMOS技术的校园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基本构架,并对整个系统四大主题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详尽分析,以期为当今高校校园技防系统的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给人们带来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相当的负面效应,使网络道德面临严峻挑战。加强网德建设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启动网络道德教育工程,主渠道应该是大、中、小学各级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20.
文学发展与媒介环境密切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媒体的普遍应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文学的发展,使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质。网络媒体扩大了文学创作的主体队伍,普通的文学爱好者、热衷于网络言论的写作者以及媒体从业者构成新媒体时代创作队伍的主力。新媒介多样的呈现方式使得文学作品在内容、文体、表达方式、生成过程等方面有所变化,作家也变成趋于普泛化的称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