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98之夏,我省遭遇特大洪水,全省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演出了一场抵御洪魔的壮剧。我台记者和抗洪军民一起日夜奋战在抗洪一线,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了这场感天动地的世纪大决战,讴歌了气壮山河的英雄业绩,展现了惊心动魄的伟大壮举。在历时三个多月波澜壮阔的抗洪抢险斗争中,我台抽调记者编辑120多人、1000多次,车辆20多台、500多次,深入到抗洪第一线采访,共采发抗洪抢险新闻1200多条,新闻专题80多个,组织文艺小分队赴灾区演出5场,举办大型赈灾文艺晚会一台。向中央电视台传送抗洪…  相似文献   

2.
’98之夏的中国,长江流域、洞庭湖畔、鄱湖之滨以及东北的嫩江、松花江流域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肆虐的洪水冲垮了堤坝、冲毁了家园,但抗洪军民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冲不垮的精神大堤,我们的记者也以笔墨、镜头、话筒向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诉说了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可以说,这场战役性的报道是我们宣传史上一个漂亮的大胜仗。从抗洪抢险到赈灾义演,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了“万众一心、团结奋战、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伟大的抗洪精神。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联系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记协主办的’98全国抗洪救灾优秀报道评选结果日前揭晓,今天在京举行了颁奖会。 今年的抗洪报道出动记者数量多,报道时间长,报道规模大,报道精品迭出。此次评选分报刊、通讯社部分和广播电视两部分进行,中国记协分别委托中华新闻报、中国广电学会具体承办。  相似文献   

4.
’98之夏,江西省遭遇特大洪水,江西电视台记者和广大军民一起日夜奋战在抗洪一线,用手中的摄像机录下了这场撼天动地的决战。在3个多月里,江西电视台抽调记者编辑120多人,深入一线采访,共采发抗洪抢险新闻1200多条,新闻专题80多个。组织文艺小分队赴灾...  相似文献   

5.
’98抗洪抢险的伟大胜利,将作为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一个壮举载入史册。在这场抗洪抢险的伟大斗争中,我国的新闻记者深入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及时、准确、生动地报道了抗洪军民与洪水搏战的悲壮场面,为广大受众又塑造了一批新的英雄形象。本文要论述的是部分报纸对人民解放军高级  相似文献   

6.
一场历史上罕见的洪水揪动着世人的心,也掀起了江西有线电视台全体采编人员心中的波澜。从我省进入防汛紧急状态起,江西有线电视台就闻“汛”而动,派出一批记者,深入抗洪最危险、最紧张的一线,在报道抗洪大军壮举的同时,千里长堤上也留下了记者挥洒的汗水和艰难的足迹。从进入紧急防汛状态以来,江西有线电视台编发抗洪新闻300多条,其中既有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更有饱含记者深情的新闻特写和相关言论。社会反映:江西有线电视台节目这一段时间有看头、有深度、有影响。我以我“心”荐轩辕这次的抗洪是对新闻队伍政治、业务素质的…  相似文献   

7.
在’98抗洪报道中,《八月八日:我们守住了长江干堤》能得到专家和读者的认可,我想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这篇消息以史为证,具有鲜明的历史与现实的可比性;二是它写活了人,表现了抗洪军民万众一心、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 ’98抗洪斗争波澜壮阔,愈演愈烈,超乎人们的预料。8月初,我被编辑部派遣赴荆江三险段之——的监利时,已先到过嘉鱼、黄梅等抗洪一线采访。当时,人汛已一个多月,军民抗洪抢险持  相似文献   

8.
1998年6月以来,江西日报社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展开了规模空前的’98抗洪报道战役。广大采编人员以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诚,奋勇投入抗洪报道,用自己手中的笔和相机,真实记录了这场气壮山河、万众一心斗洪魔的大决战,热情讴歌了抗洪军民的英雄壮举和崇高精神。闻...  相似文献   

9.
’98抗洪宣传,打了一个大胜仗。我们的编辑、记者和部队广大通讯员坚决贯彻执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勇于吃苦、不怕牺牲,跟着抗洪官兵走,追着洪峰和险情走,及时地把抗洪一线的消息报道发给军报和其他新闻媒体。’98抗洪取得伟大胜利,新闻宣传功不可没。而新闻宣传所以取得如此成功,与大量投入现代化的采编技术手段分不开。在洪水远去、庆功会早已开过,可以平。C静气地回顾思考’98抗洪宣传时,不要忘了总结现代化采编手段发挥的作用,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现代传媒必须具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新闻传媒从…  相似文献   

10.
载入历史的一九九八年之夏,是永修广播电视台全体工作人员终身难忘的季节。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连续侵袭赣北肆虐永修。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洪抢险救灾战斗中,我台全体记者、编采人员,年轻的台站经受了一次特殊洗礼。特别是担任一线采访任务的记者,真实、客观地报道永修军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勇抗洪魔、保卫大京九、保卫家园、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据不完全统计,抗洪抢险救灾期间,永修广播电视台自采播发抗洪救灾稿件400余条,向中央、省、市级新闻单位发稿、协助发稿200余件。(一)永修位于鄱湖之滨,江西四大水系的修、潦…  相似文献   

11.
震惊中外,历时两个多月的’98长江抗洪抢险已载入史册。但是,一提起‘航洪”的话题,人们不会忘记──在长江沿线,百万军民携手降洪魔,其阵容不下当年百万雄师过大江。与此同时,各新闻单位抽调精兵强将,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7月26日至9月4田间,《战士报》共刊发抗洪稿件716篇,图片433幅,全方位、大纵深地报道了广州军区抗洪部队的战况,在这次新闻大战中独树一帜,办出了特色。翻开抗洪专刊合订本,我们依稀触摸到夹杂油墨、泥土、汗味的气息阵阵袭来。全力以赴,提上办报7月底,长江初怒,广州军区一声令下,驻湖北、湖…  相似文献   

12.
面对今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面对那些奋战在抗洪一线、演出人间浩浩壮举的护堤保堤军民,国内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和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始终密切关注抗洪斗争的发展进程,运用多种新闻手段,全面而生动地报道抗洪一线的...  相似文献   

13.
在’98抗洪报道中,广播记者注意发挥特色优势采录了大量的音响新闻,使新闻更具冲击力,在运用音响上’98抗洪新闻有许多可称道之处。———主题鲜明,选材精巧。获广播新闻一等奖的录音报道《朱镕基总理会见造林模范马永顺》(黑龙江台),反映朱镕基总理到黑龙江察看灾情、慰问军民时,专门与全国造林模范马永顺见面的情况。记者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穿插采用了总理和劳模的三段对话,叙述与音响都以一个主题思想———植树串联,使通篇报道成为浑然一体。第二段音响结束前,总理叫了两声“马老”。马永顺接着说:“周总理管我叫小马…  相似文献   

14.
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我国军民经过60多个日日夜夜的顽强拼搏,终于取得了’98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创造了人类抗洪史上的奇迹。在这场气壮山河的抗洪斗争中,新闻界和全国千百万军民一道,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篇章。军报抗洪抢险的宣传也打了一个漂亮仗。在抗洪宣传中,我们这支新闻队伍经受了近似实战的严峻考验,所获得的经验和启迪,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为新闻改革打了前站、闯了新路。我们要认真总结抗洪宣传的成功经验,推动新闻改革深入发展,切实把军报办的更有特色,更受读者欢迎,在军队建设…  相似文献   

15.
陈航 《军事记者》2003,(10):17-18
军事新闻工作的应急反应机制,是为应对突发事件而设立,依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在总政治部的统一部署下,集中组织协调军队各大媒体(解放军报、新华社军分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及军内各大单位的媒体宣传机制。回顾近年来对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军事新闻的应急反应机制都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98年抗洪报道来说,军队媒体是第一批进入一线的。特大洪水突如其来,人们自然特别关注水情、汛情、险情和灾情,以及沿江军民能否战胜洪水渡过难关。军队媒体每天以最紧张的动作,把汛情、险情和灾情以及军民抗洪抢…  相似文献   

16.
按西方定义,新闻是新近反常态事实的报道。作为捉摸不定的万变事实,随时可有,随处可存。记者不可能事事经历,件件目击。他们多是通过消息来源的提供获取报道素材,因而,新闻记者报道的质量,常取决于消息来源的质量。完整地考察一条新闻的制作过程,就不能忽略对消息来源的研究。消息来源主要指的是为记者提供新闻报道所需  相似文献   

17.
1998年8月22日,上午9点整,在中波594千赫、调频106.5、89.1兆赫,江酉经济广播电台的频率中,传出一声声清晰而响亮的呼号:“江西经济广播电台、珠江经济广播电台、香港电台五台、荆州人民广播电台,听众朋友,这里是四台联合直播的“珠江香江情系长江’赈灾专题节目……”。四地的几千万听众通过空中电波收听了这期倾注着广播人一片爱心和情感的特别节目。在长达一个小时的节目中,江西经济广播电台播出了凝聚着抗洪一线记者心血和汗水的五千多字生动详实的稿件,向广东人民和港澳同胞报道了江西军民奋起抗洪的英雄…  相似文献   

18.
去年入夏以后,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中国人民同历史上罕见的洪水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今天,这场伟大的斗争已经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在总结这场斗争的时候,许多人开始注意到“新闻报道”在抗洪抢险救灾中显示出来的“特殊魅力”。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的那样:“新闻工作者及时报道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不畏艰险,深入一线积极宣传抗洪军民的英雄事迹,弘扬正气,鼓舞斗志。”也正像朱镕基总理1998年10月7日视察中央电视台时指出的那样:“在今年的抗洪抢险中,广大新闻工作者用宣传舆论鼓舞广大人民万众一心,战胜洪水,克服艰险,对全国上下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一名赴抗洪一线采访的“大堤记者”,静下心来把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在眼前“过一番电影”,体会最深的就是抗洪精神鼓励着我们搞好抗洪新闻,抗洪新闻弘扬了抗洪精神,激励、鼓舞了前方将士,教育、感动了后方群众。于是,便有了今天这个话题——抗洪新闻与新闻抗洪。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国,这是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对于记者,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一名军事新闻工作者,我有幸在九江参加了’98抗洪报道。抗洪是一个大战场,她让你时时处于一种紧张、焦急、兴奋、感动、忙碌的状态;抗洪又是一个大考场,她对记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养、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工作态度是一次最实际的检验。在抗洪前线,我亲眼目睹了洪水的暴虐与无情,也亲身感受到抗洪官兵的拼搏与献身。在酷热难耐的长江大堤上采访,我淌下过道道汗水;在孤灯一盏的军用帐篷里写稿,我也流下过行行热泪。我曾去过老山前线采访,两相比较,这次…  相似文献   

20.
’98抗洪的夏天正渐渐地远离而去,可惊心动魄的抗洪场面,却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脑海里。在那长达三个多月的日子里,九江军民创造了抗洪史上的奇迹,拥军爱兵的奇迹,我们广播电视工作者也创造了宣传报道的奇迹。抢拍镜头,与迅猛的洪水并肩赛跑,抢播新闻,与呼啸的浪头争夺时间。其间,共出动采访1240人次,采制新闻672条,专题42期。由每周三次播出改为每日播出。那一篇篇荡气回肠的报道,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一次次情景交融的现场新闻,迅速及时地向千万双关注的目光、忐忑不安的焦急市民传递了抗洪一线的最新消息,对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