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字词游戏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变魔术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字,给它加上一笔,就能变出很多的字呢,来试试看!(出示:“日”)一起读,它能变出哪些字呢?(生读:白目电田旦)师:神奇吧!给一个字“加一笔”就变出了这么多字,如果把两个字“合一合”,也能组成很多字呢,看大屏幕!(书本“展示台”中的“字词游戏”)师:现在,老师把第一行的“王”字和第二行的“里”字连一连,看看组成了什么新字。能学着“小伙伴的话”来说一说吗?(生学说)师:仔细看看,组成后的“理”字和原来的字有什么变化?生“:王”字的最后一笔“一”变成“/”。师:是啊,为了美观,有些…  相似文献   

2.
"顺序"趣说     
有个有趣的现象,同样一组文字,只要换一换组合的先后顺序,就能让它所负载的信息立刻发生质的变化。不信请听一个故事。某人极羡慕书法家的字,却苦于不便索要书法家的真迹。有一天,书法家写了“不可随处小便”一句,让他把这条标语贴在路边墙上。他于是大喜,将六字重新裱贴后挂进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的一个“早”字刻出了现代校园课桌文化的先祖。凡是学过或是读过这篇介绍鲁迅自勉自励的文章的学生,大都在课桌上雕刻一个或深或浅、或大或小的“早”字。当然,真正能像鲁迅那样因一字能立志的是少数。这不过是学生模仿名人的一种动作而已。课桌文化发展到今天,每个校园中的课桌或已“成灾”或已被“文化”泛滥。不管是木条桌还是微机桌,若是能找到一条未被开垦的“处女桌”,那真是“凤毛麟角”。对此,学校老师亦无可奈何。它尽管是一种对学校财产的破坏,但因其具有随意性、隐蔽性而无法制止。窥一斑可见全豹。透过课桌文化分析学…  相似文献   

4.
在翻阅新(辞源)的过程中,发现它的注释尚有些不确或讹误之处,兹提出若干条讨论于下: 一、不字(67.1)注: 未许嫁,古人女子许嫁叫“字”。《易屯》:“女子贞不字”。  相似文献   

5.
连接号     
我呀,是连接号,形状是一条直线“—”,占一个字的位置。别看我长得很一般,直直的一根小棍,但我却有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本领。我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变成长横“——”,占两个字的位置;变成短横“-”占半个字  相似文献   

6.
俗语说:“一字无两捺”。一个字能有“两捺”吗?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搞清它,否则会影响我们的书写。  相似文献   

7.
我们发现,中考作文大多要求学生写六七百字的文章。这不仅符合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标准,也切合考试时间安排的实际,同时也能保证一篇文章以较为充实的内容表情达意。由此看来,掌握六七百字记叙文的写法实在是广大初中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了。笔者在实践中认识到,要写好六七百字的记叙文至少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一、线索:单一一些。所谓“线索”,是串结文章全部材料、推进内容发展的纽带。一篇文章里可以有一条或几条线索,但在一篇六七百字的记叙文里,有限的篇幅和有限的容量决定了它宜于选取单一的线索。例如,湖北…  相似文献   

8.
超高IQ     
●失眠。●原来小慧是女交警,故能盘检大卡车。● 4个鸡蛋分别放在屋子的4个角落。因为铁滚的直径比鸡蛋的大很多,所以铁滚压不到鸡蛋上。●每条口袋各装2个苹果,最后将所有4条口袋装进第5条口袋。●站在赤道上不动。●“群”字中有一个“羊”字。●他是眼科医生。●这是在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握成拳是0,剪刀状是2,摊开手就是5了。上期超高IQ答案●马马虎虎就会弄出很多错误。有人说,这一问上就有4处错误。请问你,错误在什么地方呢?●有一种奇怪的东西,它能载得动万吨重物,却载不起一粒沙子。它是什么?●天上下着雨,为什么地上是干…  相似文献   

9.
“双轨”     
所谓小学阅读“双轨”教学,意即小学阅读教学由两条轨道组成:一条轨道是课堂教学,它以课本为本,以强化“双基”,切实打好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的坚实基础为目的;另一条轨道是课外阅读,它以课外读物为本,以开发智力,培养自学能力为目的。这两条轨道围绕着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这个中心,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小学阅读“双轨”教学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初学写作文,一开始写不长,就爱数字数。其实,这样的毛病不仅我们有,外国的小朋友也有—— 放学时,老师布置作业,让每个同学,用200字写一篇记叙小动物的作文。汤米家里有条可爱的小狗,所以他写《我的狗》: “我家养了一条小狗,它的名字叫托比。它的毛是白的,脸上有一块大黑斑,看上去很淘气。” 写到这里,他停了下来,想知道自己已经写了多少字了。他数了一下,知道还差着呢,接着又写: “我喜欢这条小狗。平时托比喜欢洗澡,我也喜欢给它洗澡。” 他想:这下我又写了不少字啦!于是赶紧数了起来。他一数发现…  相似文献   

11.
动手动脑     
1.拼长方形这块方板,中间有个空心的“十”字。可是,我们现在却急需一块长方形的板子,你能把它分为两块,拼成一个长方形吗? 2.一条纸带一条长约30厘米、宽约1厘米的纸带可以成为一种有趣戏法的材料,在纸带的两处剪或撕两个口子,请你的朋友在纸带两头拉,将会发生什么情形?  相似文献   

12.
“能”的常用义是当“能够”(动词)讲,但它在诗词中的意义跟它的常用义是不相同的。例如白居易《忆江南》这首词中有: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里的“能”字课本中没有注释,不少人都将这个“能”字理解为“能够”之意,这实际上是错误的。这是因为“能”字在这里  相似文献   

13.
台湾省出版的《中文大辞典》(下简称《中文》),是近年出版的一部大型的汉语综合性词典。它共收单字四万九千八百八十八个,词目三十七万一千三百三十一条,是部洋洋六千多万字的巨著。《中文》在汉字的字形演变、音韵、源流等方面都有一些显著的优点,特别是词目,十分丰富,如巾部就收了单字三百九十九个,复词二千另四条。其中一个“布”字就有词目二百七十六条,一个“师”字也有词目二百另六条。确是词目繁多,收罗至广。而且书证旁征博引,广泛地引证了《说文》、《广雅》、《尔雅》、《玉篇》、《方言》、《释名》  相似文献   

14.
己ji已yi巳si己,古文字作①,像是缠束捆绑的样子。例如“纪”,就表示把丝捆绑起来,使它不乱,所以“纪”字能组成“纪律”、“党纪”等词,意思是有所约束。“己”字现在常用作第一人称:自己。用它组成的字有忌、杞、岂等。已,本来同“巳”是一个字,汉代还已已不分。后来约定俗成,将半开口的“已”保留原意:停止、结束、成为过去。例如《刻舟求剑》中“舟已行矣”,句中的“已”则表示成为过去,即“已经”的意思;《荀子·劝学》中的“学不可以已”,就是“停止”的意思。巳,古文字作②,像一条虫子或蛇的形状。在我国十二属相中…  相似文献   

15.
在翻阅《辞源》的过程中,发现它的注释尚有些可议之处,兹再提出若干条讨论如下: 一、[一介](0021)注:“①一人”,《书秦誓》:“如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伎。”按:“一介”训“一人”欠当,应训“一个”。“介”字解“个”字作“个”  相似文献   

16.
所谓“三抓”,是指背诵古诗文时要抓住领头字、领头句和过渡句。一般的诗文往往都有几层意思,每层又都有个领头句,抓住它,就像抓住了一串珍珠的丝线,能引出一串句子来。句与句之间,往往还有领头字,抓住它,背诵时就能使上下句连贯起来。在段与段之间,时常有过渡句,抓住过渡句,就能使上下段连贯起来。因此,“三抓”是背诵的好方法。领头字,不仅散文中有,古诗词中也有,尤其在词中领头字更常见。如南宋词人陈人杰的《沁园春》中首句的“谁”字和次句的“怅”字,都是领起字。在以上二句中,我们抓住了“谁”和“怅”字,基本上就记住了上片的词意。…  相似文献   

17.
教学“存”字片段 师:“存”这个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一共有六笔,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我们记住它的字型吗? 生:我想用书空的方法来记忆,这个字不是形声字,好像结构也比较容易写错,但是它的笔画比较少,我可以多写几次,这样我就记住了。  相似文献   

18.
如今酒吧很多,但酒吧“的吧”字你明白它的意思吗?英语中的酒吧只是一个词,就是“bar”,它原是“棒”和“条”的意思。在从前的外国小酒店里,每个座位的前面都横有一根长棒,“即吧”,这“个吧”多半是  相似文献   

19.
多部首字的检索,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种复杂性具体表现在——一、有些多部首的字,几个部首都能检索到要查找的生字。办法多了反而没有了办法,中学生因之而犹豫。如“前”字,计有“丷”“月”“刂”等三个部首。《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能通过“丷”与“刂”部查到该字;再如“电”字,《新华字典》同《现代汉语词典》都能由“乙”部“田”部检索到它。这  相似文献   

20.
6月12日 晴 生活是一曲无韵的歌,是一本无字的书,是一条无水的溪,它看不见摸不着,人们却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它在每个人心中都不一样。如果想让你的生活丰富多彩,那么,就要留意生活,留住精彩的过去,千万不可错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