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岔河镇中学地处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最南端,位置偏僻,是一所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中学。多年来,学校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以积极教育为理念,从育人目标、备课方式到课堂教学和评价方法以及管理方式做到全方位开放。学校以自主学习为主导,形成了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增加趣味性和情商教育;评价方式以细节教育为主线,把研究的视角放在关注受教育者  相似文献   

2.
党史学习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政治任务,其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各有不同,多以专题学习、主题活动教育为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党史故事、领袖故事是重要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将党史故事、领袖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可行性、必要性。思政课教师应精选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多样路径。将党史故事、领袖故事融入思政课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新的尝试,能更好地促进党史学习教育“三进”工作的开展,进而实现思政课教学学理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3.
<正>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人文传统、行为习惯和精神氛围。三堡寄宿制小学自建校以来,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积淀,逐步形成了学校优秀的校园文化,为学校内涵式发展注入了活力。在此和同道们分享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秉持先进的理念文化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三堡寄宿制小学建校以来,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思想认真定位学校发展目标,确定了"以生为本,快乐学习,文化育人,全面发展"的办学理  相似文献   

4.
通过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学校教育能够凝聚更强大的爱国力量,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助力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学校教育面向国内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主要策略包括:重视教师群体,注重思想引领;针对不同学生,变通讲述方式;挖掘抗疫案例,丰富故事资源;创新教育形式,拓展抗疫体验。学校教育面向国际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主要策略包括:各类学校要贡献与分享抗疫"中国经验";对外教育要优化来华留学生的学习体验;各级学校尤其高校应深化抗疫国际合作;"后疫情时代"需注重国际化教育人才培养。"后疫情时代",教育更要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将此次疫情抗击留下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财富"保存好、传承好和传播好。  相似文献   

5.
学习故事作为一种新颖的学习评价手段,以其时刻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师幼一起工作、学习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让教育评价发生了质的变革。客观而灵活的记录方式能够留存下幼儿发展的"关键时刻",并在此基础上为其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支架。同时,紧密结合学习故事而给予的评价及时建立起园所、家庭与社区的纽带,让教育评价真正服务于课程与幼儿发展,促进了教育共同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幼儿园要加强家庭教育工作,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幼儿园教育理念的日益更新,家长自身的教育理念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理念的矛盾导致家园沟通不畅。新西兰"学习故事"不仅是学前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幼儿教育评价方法,也是家长更新教育理念,科学育儿,促进家园合作的新途径。幼儿园应以"学习故事"为契机,帮助家长了解孩子,进而鼓励家长尝试撰写发生在家庭的"学习故事",形成家园合力。  相似文献   

7.
<正>学校教育科研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科研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是中小学发展的基石。学校教育科研文化的本质是在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中,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以"传统"、"习惯"、"态度"、"理念"或"氛围"的形式影响群体教育科研思维方式、行为取向、学术品质的物质和精神的文明成果。[1]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为指导,扎实做好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推进教育科研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8.
故事是学生喜爱的学习形式,是儿童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事与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文化息息相关。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有机地将数学故事融入教学,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境"的支撑、"镜"的观照、"劲"的延续和"径"的指引,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快速形成和发展,继而从学故事逐步走向有故事。  相似文献   

9.
个性化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个性差异和自身个性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以培养学生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个性化学习为目标,推进个性化的"教"与"学"的活动。个性化教学视域下的教师文化呈现出创造性、合作性、开放性、对话性、差异共享性等特点。适应个性化教学的教师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到教育文化传统、学校、教师、教育评价等因素的影响。为此,要建构适应个性化教学的教师文化,形成开放式教育文化理念是前提,建设个性化学校文化是重点,促成小班化教学是条件,教师文化自觉是关键,扬弃教育文化传统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是在传承与创新中与时俱进的.因建校背景与发展历史不同.不仅会给学校烙上历史与传统的印记.还会影响到学校的未来。首任校长的教育思想、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优良传统与治校方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资源.厚重的校园文化是学校传统传承与创新的必然产物。校园文化既要继承与发展.也要延伸与创新,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更是文化与理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正晋江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52年,位于城区石鼓山。2012年12月,正值六十周年校庆之际,学校出刊《石鼓山的故事》书系(6种6册),并以"感恩与责任"为主题,以文化故事为线索,展示校园文化特色。学校经过多年来对德育工作的实践与研究,摸索出一条构建学校文化的重要途径——讲文化故事,实现了对学校文化的一次重建。什么是校园文化故事?它是以师生创作、讲述和引用的故事,进行相互交流,以促进健  相似文献   

12.
<正>来源于新西兰的学习故事是早期教育机构用来记录幼儿成长轨迹的一种方式。正是由于学习故事中的教育理念与我国幼儿园家园合作中的一些理念相近,因此学习故事被广泛运用于幼儿园教育中,经常以观察记录、学习展板或者是个人作品集等方式出现在我们眼前,视频、文字或者是照片等都是学习故事的记录手段。学习故事具备重视幼儿主体地位以及关注幼儿游戏行为的特点,教师通过学习故事的运用开展观察幼儿行为的活动,促进幼儿的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13.
时代在前进,人类的文明在发展,社会中的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地寻求着创新与进步。教学体系也同样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提出崭新的教育理念、新颖的教学方法。小学英语教学中故事的应用方式就是众多新型教育方式中的一种。下面主要对小学英语中故事应用教学方式的意义、研究的内容与目的,以及其与传统方式相比教学结果的优势方面做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学习广场位于杨浦知识创新区核心地带,是一座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完美结合的大型教育服务公共平台。它以全新的理念,将大学校区与  相似文献   

15.
《四川教育》2007,(11):F0002-F0002
始建于1938年的巴中市巴州区第一小学,致力于在继承中发展学校传统文化,在创新中激活师生成长灵性。让教育理念处于动态激活状态。学校以"教育品位在于做人求真、教育激情在于点火创新"为办学理念,实施"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德育》2013,(4):81
泸县百和镇中心小学位于四川省泸县东部,占地面积13835平方米,教职工59人,在校学生1600余人。学校秉承"务实创新和衷共进"的办学理念,以平民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德树人、活动育人,逐步将学校建设成为适合农村孩子生活、学习、成长、发展的"乡村教育"学校。经过多年积淀,学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初步形成了以"和"文化为核心的学校特色:打造书法  相似文献   

17.
正校园文化是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学校教育需要拥有自己的文化与理想,才会有自己的精神与价值。学校教育更需要个性张扬与实践创新,才会更加精彩、富有活力。基于以上认识,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鉴湖小学围绕"学在柯桥"教育品牌目标,以"承传书院文化精粹,打造现代精致教育"为办学理念,确  相似文献   

18.
育人模式本质在于回归人的全面发展,育人模式无论进行何种变革,都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模式指向的实践主体主要是学校,因此在倡导教师要讲好学科背后故事的同时,学校管理者也可以以"教育故事"的应用为切入点,将故事教育法融入学校管理,进行学校管理模式的探索.文章从学生的故事文化、教师的故事文化、校长的故事文...  相似文献   

19.
王清丽 《学苑教育》2019,(4):21-21,23
学习故事是一种运用叙事的形式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进行评价的方式,它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我们以幼儿游戏与学习活动观察和指导为切入点,以书写“学习故事”为抓手,通过研讨范例,帮助教师理解学习故事内涵;剖析案例,提高教师的判断力和反思能力;分享故事,提升支持策略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实践智慧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恰当地运用对联,既能起到语言文字的传承教育作用,又能对学校文化环境起到烘托甚至画龙点睛的效果.运用对联诠释学校文化,张贴对联展示、传达学校的办学理念、宗旨、愿景、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理念、学习方式,以及家校合作途径等,营造育人氛围与情境,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行动,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