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当下这个非诗的时代,田湘却对诗歌一直心怀"放不下"的情怀,他以纯粹的诗歌姿态构造了一个纯净的诗歌世界,坚守传统的抒情话语方式传达情感与感觉,形成独特的抒情风格,同时他在诗中书写他对现代文化、现代文明的审视与反思,构筑了其独特的诗歌特色。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叙事"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写作经验,80年代的抒情诗歌则被视为一种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传统.新世纪田湘回归诗坛,他的诗歌有20世纪80年代的浪漫主义和抒情特征,以真挚的情感闻名诗坛.其创作表明,浪漫主义诗歌能够在情感上引起强烈的共鸣,是一种需要重新审视的诗歌传统.  相似文献   

3.
田湘的诗集《练习册》是其创作成熟期的诗歌代表作.在总计148首诗中,"爱"是贯穿于诗集始终的情感脉络.在抒发对"自然的爱、生活的爱、亲人的爱、命运的爱"的感悟之际,诗人的浪漫情感显现出多样化形态.在抒情与描述中触发议论,进而彰显出"情景相生"的情感表达特色.  相似文献   

4.
田湘的诗集《练习册》是其创作成熟期的诗歌代表作.在总计148首诗中,"爱"是贯穿于诗集始终的情感脉络.在抒发对"自然的爱、生活的爱、亲人的爱、命运的爱"的感悟之际,诗人的浪漫情感显现出多样化形态.在抒情与描述中触发议论,进而彰显出"情景相生"的情感表达特色.  相似文献   

5.
田湘近年来的诗歌创作哲思浓郁。世界的矛盾性和万物的对立统一,似乎让田湘找到了无所不在的灵感。其诗歌意象构筑、语言表达、意境开凿都体现了美丑对照原则。  相似文献   

6.
罗伯特·弗洛斯特并非现代派,但他的诗歌中既有现代派的某些特征,又保持着相当程度的传统因素。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正是构成弗洛斯特诗歌魅力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7.
叙述是小说的重要手段,刘庆邦小说既吸收现代小说的创新元素,努力避开传统小说叙述者无所不知的缺陷,同时又试图在小说的叙述里,避开质实,转向含蓄、轻灵,融合古典诗歌与绘画的悠远神韵,造成一种"文外之旨"。他试图弱化故事在小说里的传统地位,尽量减少故事给小说带来的紧张感,同时以虚化、细节等方法加以弥补,以使小说呈现出独特的诗意的风格与神韵。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诗歌史上,田间的贡献在于继承"五四"后左翼诗歌传统,率先走上跟劳动大众的生活和斗争相结合的道路,创造性学习和运用民族民间资源,立足底层变革"五四"新诗。在他以及同时代优秀诗人的共同努力下,新诗从知识分子的圈层里解放出来,走向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成为劳动大众能够接受的新诗。  相似文献   

9.
被诗歌界誉为"诗魔"的台湾著名现代诗人洛夫"回归时期"写作了不少乡愁诗。他的乡愁诗既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同时又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诗学影响,将现代的诗歌表达方式与传统的诗情融汇在一起,达到了传统和现代臻为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黄河清的诗歌可分为四种类型:政治抒情诗、民族风情诗、个人感受诗和北海旅游诗。他的政治抒情诗深受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民族风情诗反映了广西多个少数民族的生活内容,在诗体上也借鉴了广西山歌的形式;个人感受诗沿袭了中国诗歌诗言志的传统,注重哲理的阐发;北海旅游诗则努力通过诗歌这种形式为北海旅游事业服务。他对诗歌艺术的执著追求,对北海文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是现代美国诗坛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受得美国民众的广泛欢迎,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非官方的桂冠诗人"。弗罗斯特诗歌中动人之处在于其诗歌中的并存的传统与创新因素。  相似文献   

12.
1939年4月20日艾青在<广西日报>上发表诗论<诗的散文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诗的散文美"这一美学主张,并将其贯穿于他的整个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本文主要从语言的自然朴素、句式的灵活多变、艺术表现手法等几方面来探讨艾青诗歌的散文美.  相似文献   

13.
寒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他的诗歌可以说与中国唐朝文学诗歌的传统格格不入,在中国唐朝时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推崇。然而,寒山诗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漂洋过海,在欧美国家的沃土上深深地扎下根来,受到美国"垮掉的一代"的年轻人的欢迎。本文试图从寒山本人的生活经历、人物性格,寒山诗歌的诗体风格、诗话传统,以及欧美人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探讨,得出寒山诗歌在异国他乡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闻一多先生“新格律诗”理论的倡导及其新诗批评,在确立现代新诗的艺术形式与美学原则方面,为世人所瞩目。究其本质,闻一多的新诗理论及其创作并非“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譬儿”,在他的诗歌观念中,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事实上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基础内核。其诗歌“三美”的倡导,是传统诗歌理论基础在美学方向上的发展,是现代诗歌审美理念的建立;他对新诗的批评乃至对某些诗人、诗作的否定,以及诗歌创作以“时代”、“民族”为经纬的倡导,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歌观念在新时代的发展与更新。  相似文献   

15.
E·E·卡明斯是20世纪美国实验主义诗歌的开拓者和革新者,以他标新立异的诗歌模式,成为当时先锋派的主将。本文从卡明斯的创作背景出发,结合他的诗歌风格和特点,通过具体而细微的诗歌例证,旨在说明卡明斯是传统艺术与现代风格的集大成者,是最现代的传统主义者,也是最传统的现代主义者。  相似文献   

16.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身为20世纪的诗人,却与其他现代诗人不同。他既有二十世纪的"音调",又有接近于传统诗歌的诗体。为了说明弗罗斯特诗歌的文体特征,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他的诗歌《纯金难留》进行探讨:诗歌的选词、句法结构和语音模式。  相似文献   

17.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他的留美国欧经历及所处的与传统文化决裂的“五四”时代,使他的诗艺深受西方诗学的影响。但是余志摩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诗歌有着精湛的素养,不管诗人主观上如何,他的诗里仍流淌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基因。他诗中空灵飞动之气是对老庄美学思想的自然传承;他的诗有着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意象和恬谈的意境。所以徐志摩的诗具有清新、婉约、空灵的古典美。  相似文献   

18.
生活在都市环境中,戴望舒却与这一环境有着某种龃龉,他以对田园的企慕,来逃避都市对人生的侵扰,坚守精神家园,但他也在以自己的方式传达着都市体验。其诗歌所构筑的自我形象和虚构世界,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他的都市境遇和与都市的矛盾。作为游子,他在都市里找不到归宿,在田园中也丧失了乡愁,只能在怀旧中追寻失落的天国。但都市生活也为戴望舒诗艺带来了现代因素。他的许多诗歌都运用了现代观物方式和日常生活意象去表现在都市中的复杂感受,从而突破了传统的“静观”和“典雅”的格调。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早年是以新诗创作起家的。他的诗歌追求光明与理想,表现爱国主义精神,传达五四时代主题和五四时代精神,诉说五四落潮的彷徨苦闷,同情弱者悲惨遭遇,关注下层劳动者疾苦,赞美劳动人民优秀品质。某些诗歌具有一定社会主义倾向。诗歌主题与时代生活紧密结合,体现了诗人积极“为人生”的文学主张。朱自清的新诗创作是我国现代早期诗坛一道独特而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20.
田汉在现代歌诗领域的理论与创作话语资源,让现代化语境下诗性与歌性的耦合获得"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的丰富况味。他的现代歌诗主要包括入乐传唱的现代诗歌以及话剧、电影、戏曲与歌剧中具有诗歌性质的唱词与诵词,并且以1930年代初诗人宣布向无产阶级"转向"为界,呈现出明确的美学演进,即诗人不同阶段的歌诗语言表现出在自由与韵律、雅与俗以及言志与载道等层面驳杂的"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的美学特质。此外,除却诗人现代歌诗观由"在心言志,发言为诗"向"为光明而舞蹈,为自由而歌唱"的转向外,他的歌诗创作亦属于现代化语境下"烽火中来的声音",其中牵涉着田汉对传统诗歌中因袭承传的歌性问题与现实革命文艺中的听觉问题的审慎思考,而这些都是我们探寻田汉现代歌诗时不应略过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