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散文是大学生阅读和写作频率最高的一种文学体裁,易读、易学、易写,几乎所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都有创作过散文的经历,但由于散文写作没有既定之法,学生因为熟悉而最易忽视,写作水平亟待提高。《写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在散文文体教学中,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多维度欣赏散文的抒情美、构思美、哲理美、意境美、语言美等,在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相似文献   

2.
散文特质的研究由来已久,且已有某些共识。根据目前散文创作的状况以及从写作活动四大要素的角度来分析,散文这种文学样式具有四个极为显著的特征:主体的真实个性、客体的广阔多样、受体的共鸣美感,载体的自然散性。  相似文献   

3.
世情文学大多取材于日常琐事,反映社会现实,描摹世态人情。杨绛熟稔古典世情小说,又深受古典戏曲影响,其创作明显渗透世情文学的精髓。一方面她秉承世情文学写实的写作态度,创作一批虽以政治运动为背景但风格"哀而不伤"的回忆性散文;另一方面她的散文又有世情文学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反映社会现实的影子,以梦幻形式进行追忆书写,写就三篇独特"魔幻散文"。杨绛散文多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并将知识分子归为典型的平常人,对他们注倾注同情与理解,这无疑是对世情文学关注市井凡人这一传统的延伸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创作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现代作家中几乎没有一个不写散文的。蹇先艾也不例外。他从五四时期开始的文学生涯中,除写诗歌、小说而外,就开始了散文的写作。当然,就他的整个创作来说,小说的成就最为显著,但解放后却不多了,诗歌也有特色,但创作量少,辍笔也早;而散文写作则时间最长,始终未搁笔,直至今日还笔耕不辍,经常读到他的新作,写作是勤奋的。在现代散文家的队伍中,蹇先艾的散文成就虽然不能和一些名家相颉颃,但也有着他自己的特色。他作为“乡土文学”的作者,在散文方面也是有代表性的。前人在评论他的散文集《城下集》时就指出:“在我们今日富有地方色彩的作家里面,他是最值得称道的一位”。因此,在现代散文的百花园里,蹇先艾也应有一席之地。本文着重谈谈蹇先艾从五四到全国解放的散文创作。  相似文献   

5.
欧阳修博通今古、趣涉四方,在进行散文创作时,有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将自己的史学观、对历史的理解、以及由此缘发地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思考融入散文的创作中,在其史著洋溢着文学散文之美的同时,使其文学散文创作富于历史的深沉与厚重,从而更加焕发出别样的姿彩。强烈的历史意识和深厚的史学修养使欧阳修的散文带上了浓郁的史学色彩,这深刻地影响到他的不同散文文体的写作及风貌。  相似文献   

6.
提起俞平伯(1900—1990),谁都晓得,是位著名的新红学家.他知识渊博,兴趣广泛,早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他就参加“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文学团体,写新诗、写小说、写小品散文和杂文,成了新文坛上的一员骁将.就其创作而言,小品散文的成就最为突出,无愧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较有影响的散文家.俞平伯的散文创作大约从1922年8月在上海《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散文《东游杂志》开始,到1933年止,历时十年之久.以后就转向红学与古典文学研究,散文写作就愈来愈少了.然而,他的散文作品数量不  相似文献   

7.
女性散文自“五四”以来就是文学创作中的一朵“奇葩”,当代都市女性不仅继承了五四文学的人道主义精神,而且还在散文的写作上独具特色。本文从内容、情感和语言上分析了当代都市女性作家的散文创作,总结了其独有的审美特征,肯定了当代女性散文独有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季羡林的散文创作思想。季羡林在长期的散文写作中形成了自己明确的散文创作思想,对散文的"真"、散文的结构及散文的语言有独特的见解。季羡林认为散文的"真"就是要写真事、诉真情,而且真情还必须是使自己感动的真情。他认为散文的结构"必须有波涛起伏,曲折幽隐,才能有味。"季羡林在散文写作中追求饱含"真情"的"淳朴自然"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9.
宋代散文是中国文学传统之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文章从宋代散文对文学传统中的积极用世、干预现实的一贯精神、复古重道的创作观念以及“古文”创作传统的继承、对前代文学体裁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等角度,深刻阐述了宋代散文与文学传统的内在联系,以及对文学传统的丰富、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散文新论     
在我国文学的长河中,散文和诗歌一样,向来被奉为文学的正宗。我们的祖先,几乎是从能够使用文字的那一天就开始了散文创作。现在公认的最早的散文集便是《尚书》,以后的发展更是代代不衰,鍾事增华,蔚为大观。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散文也是发展变化的。现在的散文的概念与以往有很大不同。我们要谈论散文、运用散文这一概念,首先应该明确散文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处延。  相似文献   

11.
充满湿漉漉的"海味"的散文,可谓广西环北部湾文学最具地方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质的领地,也是其文学品质和文学魅力的直接体现.从事散文写作的当代广西环北部湾作家是一个多元化的群落,他们大多有着较扎实的知识储备和写作准备,不少作家同时还进行着小说、诗歌等多种文体的创作,在作品的整体风格上也表现出丰富多样的风貌.  相似文献   

12.
我校中文系副教授、写作教研室主任、四川省写作学会副会长范昌灼的专著《散文创作论》已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作者多年来散文教学、研究、评论与创作体会的结成,凡21余万字。全书对散文的地位、源流、作用、概念,散文创作的过程、技巧,各类具体散文样式的特异性和写作等问题,在较高的层次上进行了系统的辨说。著者立足于“求实”,主要着眼于散文领域内的理论、知识性阐述,并在散文创作与鉴  相似文献   

13.
在自治区文学50年的创作历程中,散文、报告文学创作与诗歌、小说一样,亦经历了一条坎坷曲折的路程。自治区的散文创作是循着一条从无到有,到蓬勃兴旺,直至繁荣的发展轨迹;其间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拥有了一支不断壮大的作家队伍。他们直面人生,讴歌乡土,赞美民情,吐露真意,感应心灵,憧憬未来,锐意探索,寻求散文艺术的创新之路。自治区的报告文学虽然与散文创作同时起步,但它的发展却略显缓慢。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自治区报告文学才有了长足发展,拥有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创作队伍,所反映的内容也更加深广,特别是以报告文学写作团等形式深入生活,则使得这一时期的创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4.
散文是瞿秋白文学创作的主要体裁。在其散文创作中处处显现出俄罗斯文学的影响,表现在散文创作中思想主题的表达,内容形式的模仿,文学精神的接受。  相似文献   

15.
苏轼是宋代最著名的文学大家,他的散文创作具有“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风格特色,在散文创作方面艺术成就独特.对我国散文创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从苏轼散文有补于世的创作态度。自然天成、闲适旷达的创作风格,以及对完美人格的创作追求等三个方面探索分析了苏轼散文的文化品格,探讨了苏轼散文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品格形成的具体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巨匠——茅盾,出生于杭嘉湖平原桐乡县乌镇。在他丰富多采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中,有一部分作品是以他“可爱的故乡”杭嘉湖平原广大农村和市镇为反映对象的。这部分作品就写作时间来讲,基本上集中在从一九三二年到一九三七年  相似文献   

17.
秦牧说:“凡是不属于其他文学作品,而又带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短小的文章都叫散文。”散文是一种灵活自由,不受拘束的文学体裁,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电大经济类开设的经济应用文写作的基础写作部分,就是以散文的讲解为主要内容的。所以,研究和探讨散文的特点,对于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赋体散文发展到宋代,出现了从内容到表现形式的显著变化,世以“文赋”名之。苏轼是宋代赋体散文创作的代表作家,体现了文赋的最高水平。苏轼赋体文学的改革创新在于:其游戏为文与文体解放之间的关系,议论为赋及融合景、事、情、理达到崭新艺术境界的特征与成就,为赋体散文写作拓展了新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19.
林希逸是南宋"艾轩学派"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南宋重要的散文家,在文学发展史上是不容忽视的。他的散文理论对南宋散文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包括散文创作应指向创作者的内心世界、注重创新、关注散文实用功能等多个方面内容,对他的散文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我们认识南宋末期散文风貌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散文,作为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而灵活的文学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笔者试图从散文的写作规律入手,浅谈一下如何写好散文.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