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性化是贯穿马克斯·韦伯思想的主线,西方法制现代化是日益形式理性化的过程,理性化的官僚制度也是当代世界最普遍的管理和统治方式。本文拟从法律的含义、统治的合法性原则及统治的类型、形式理性法与理想官僚制度的构建这几个方面对韦伯的法社会学思想进行阐释,并论述其思想对我国当代法治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官僚职权世袭制1是西晋统治政治中的一种权力传递形式,指在位的高官死后,其后代或者是其他家庭成员可以继承其爵位和官职。官僚职权世袭制保障了封建管理队伍后继有人和不断扩大,源源不断地为统治集团输送预备官员。该制度贯穿西晋统治始终,对西晋当朝和后世的政治、文化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法律的合理性 --韦伯的法律思想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作者研读了马克斯·韦伯的著名述著<经济与社会>后的一些感想.文中从法律的含义、统治类型与法律的关系、法律的合理性内涵以及合理的法律与理想的官僚制度四个方面对韦伯的法社会学思想进行了阐释,并揭示了其对现代国家治理理念的重要启迪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君主创造了一系列法术对臣民的专制统治。君主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向后贯穿继承,甚至也对当今中国社会也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宗法血缘关系、儒家思想、官僚制度、人治政治制度、大一统思想等特征表现最突出。它们都与皇权专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陈敬国 《政治思想史》2021,(1):133-155,200
韦伯毕生所关心的问题是理性化/官僚制与自由的关系,他试图在现代社会理性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去寻求捍卫人类自由和尊严的政治方案。以往的研究一般集中在对韦伯“领袖民主制”的探讨上,并认为领袖民主制的宪政框架无法清除极权主义要素,因而也就无法实质地去应对理性化问题。这些研究忽视了韦伯为消除德国官僚制危机而提出的另一种可能——议会民主制。韦伯设想的议会民主制体现了其试图用卡里斯玛来疗救官僚制,同时又希望用议会民主来约束卡里斯玛的良苦用心,理论层面上是比领袖民主制在应对德国官僚制所带来的自由危机方面更为合宜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选举制度是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它对吏治的好坏以及统治的盛衰,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健全官僚队伍,从而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便成了明初的迫切任务之一。由于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官僚的数量既严重不足,素质也颇成问题,致使朱元璋不得不采用学校、科目、荐举等办法来培养、选拔、搜罗一大批能够“事君抚民”的官僚。本文较为详尽地论述了这几种办法无畸轻重地同时并用,对明初统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还论证了多途并用的办法,只有在明初才能实施。对为人所诟病的科举制度,也作了实事求是的辨析。对官吏的考核,是选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明初的吏治蒸蒸,百职厘举,关系至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关于学术权力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伯顿·克拉克教授在本书中有关权力部分的论述 ,首先归纳出高等教育系统的各个权力层次 ,随后在描述学术权力的形式时 ,又列出了四种不同的权力。即 :扎根于学科的权力 (个人统治、学院式统治、行会统治、专业权力 ) ,院校权力 (董事权力、官僚权力 ) ,系统权力 (官僚权力、政治权力、全系统权威人士权力 )及感召力。在这里克拉克是把一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不同权力层次当成学术权力的整体来进行研究的。但是 ,考察一下学术权力的历史演变和当下一些学者对学术权力的界定 ,就会发现被克拉克教授列为学术权力形式的董事权力、官僚权力、政治权力…  相似文献   

8.
封建官僚体制下,官吏并不是世袭的,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西汉时期,官僚制度逐步发展,选官、考课、退休等制度进一步完善.这些都导致官僚阶层社会地位发生变化.考课结果的优劣会决定官员的迁降;退休后官员会由官变民;如若犯罪则会免官甚至受刑.官僚阶层的流动性保证了统治阶层的质量,促进了西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汉代经学意识形态的确立是通过经学思想政治化和经学信仰大众化两方面实现的。经学政治化是从思想到制度再到结果不断具体化的过程,即统治思想经学化、通经入仕制度化、官僚队伍儒生化。经学大众化主要通过儒生信仰和创造推动统治者的信仰、政治威权和禄利诱惑推动官吏的信仰、经学教育和政府奖进推动知识分子的信仰、教化和风俗推动庶民的信仰而实现。  相似文献   

10.
德育制度是指以字形式制定的,正式的、理性化的、系统的行为规范。班华先生在其主编的《现代德育论》中指出“任何一种德育,都要根据一定的德育思想建立一套实践体系,其核心就是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最高统治者的政见和政治倾向、统治集团的思想、各种政治习俗和政治惯例的理据、官方学说、统治阶级思想家的思想、占统治地位或影响广泛的社会政治思潮、现行制度与政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政治观念乃至政治信仰等都是统治思想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研究必须综合考察统治思想各种重要的存在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这就需要适度淡化学派概念,并将制度、惯例、政策、方略、心态、行为的研究纳入视野。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的精神状态与中国的长期分裂●李飞“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①既然各个时代的统治阶级的思想总是占统治地位,那么他们的品德习尚就不能不影响整个时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当然是指帝王贵族、官僚士人及少数民...  相似文献   

13.
汉代经学意识形态的确立是通过经学思想政治化和经学信仰的大众化两方面实现的。经学政治化是从思想到制度,再到结果,这样一个不断具体化的过程,即统治思想经学化、通经入仕制度化、官僚队伍儒生化。经学大众化主要是通过儒生的信仰和创造推动统治者的信仰、政治威权和禄利诱惑推动官吏的信仰、经学教育和政府奖进推动知识分子的信仰、教化和风俗推动庶民的信仰。经学思想政治化与经学信仰大众化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汉代经学意识形态的确立。  相似文献   

14.
金成杰 《考试周刊》2013,(13):24-25
高丽王朝末期朝鲜王朝初期,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对立与矛盾进一步激化,使得社会极其不稳定。武臣政权倒台后,新兴官僚们以朱子学为理论武器与权门士族势力进行了激烈的政治斗争。佛教成为新兴官僚们批判的对象,作为朝鲜王朝统治思想的根基,成均馆成为思想的阵地,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官学教育机构。朝鲜开国后,在儒学统治理念下,成均馆成为当时培养高级知识分子的最高学府。本文对高丽末朝鲜王朝初的社会变化、朱子学的普及成均馆设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戴克里先是继3世纪危机之后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他对行政管理模式曾进行过新的探索:初步确立了君主制、创立了“四帝共治制”、完善了官僚制度,其政治改革奠定了晚期罗马帝国的基本政治框架。戴克里先的统治标志着罗马帝国从元首制时期过渡到了君主制时期,成为晚期罗马帝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6.
谱牒档案是我们这一独特的伦理国家生成、演变的最真实、最长久、最重要的原始记录和历史凭证,谱牒档案文化也是我国档案文化的典型代表。自三代至明清,王家玉牒始终是王权统治合法性的档案凭证;诸侯或官僚家族谱牒同样是中国伦理式官僚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档案。宋以降开始的谱牒档案的平民化,则是随族权统治强化而形成的宗族档案管理社会实际需求的必然结果;作为家族或宗族的档案库,家谱档案无疑又是各种形态的民间档案的典型代表,以及档案民间化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7.
汉代地主阶级的统治思想是霸道还是王道,本来早有定论。汉宣帝刘询对汉元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这表明汉代地主阶级的统治思想既有霸道又有王道,是儒法兼有的。万恶的“四人帮”,为篡党夺权制造反革命舆论,对汉代的历史肆意歪曲和捏造。胡说汉初地主阶级的统治思想是“尊法反儒”,中期以后变为“尊儒反法”。现在,“四人帮”已经打倒,应还汉代这段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8.
形式理性法是指具有高度预测性的法律规范体系,可以用于任何调整目的。官僚型的政治统治类型、主体权利不断扩大、三权分立及相互制约、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以及法学思维的更新是其形成的政治条件。中国法治需处理好传统、现代、后现代三种思潮关系,只有在公权力受到制约,人民权利得到保障,法律职业家团体成熟的背景下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9.
理性化是理解韦伯社会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在关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分析中,韦伯从各个角度对资本主义的理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但以前的研究主要关注社会理性化的分化过程,而忽略了社会各理性化领域中交融与整合的一面。因此,对韦伯的理性化思想重新进行梳理,理解其思想体系中的分化、交融与整合思想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0.
秦的发展壮大与对东方地区文化的认同是紧密相关的.早期的秦民族因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限制,在吸纳东方地区的文化时采取了被动的态度.秦穆公以后,以进取的态度吸收东方文化中的精华而使本民族迅速崛起.秦对东方文化的认同表现在多方面,在制度文化上主要继承了东方地区的分封制、舆服制和官僚制度,在精神文化方面主要吸收了东方地区的法家文化、儒家文化等,使秦的统治思想呈现出庞杂的现象.秦民族积极吸收东方地区的文化,使秦迅速具备了统一天下的社会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