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对死者物质性遗存的保护实际上表现为对尸体的保护。本文主要涉及到对社会善良风俗的保存和对死者近亲属精神的抚慰。然而现行法律对于这部分内容存在许多盲点,其中包括尸体被他人的损害如何主张,近亲属之间对尸体安葬或者捐赠的争议以及死者生前对自己将来尸体处分的要求有无借助法律保护的必要等实质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美好生活是老年人的生活愿景,而以人性为根基的美好生活具有物质性基础、社会性建构和精神性朝向三个层面:物质性基础保障美好生活的满足感,社会性建构提供美好生活的幸福感,精神性朝向带来美好生活的获得感.以美好生活为研究视域,构建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模式是破解老年困境的重要实践路径,能够满足老年人物质性、社会性及精神性三方面的需求.美好生活视域下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模式在目标构建、实施原则、管理机制和评价方式上具有独特性,能够促进老年人有能力、有机会追求和享有美好生活,其实施路径可从实现养老功能与教育功能有机融合、促进课程学习与老年人生活巧妙结合、实现死亡教育与希望教育紧密契合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人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性和物质性需要,这是物质鼓励的人性基础;人又是精神存在物,具有精神性和精神性需要,这是精神鼓励的人性基础;正确发挥人的自然性和精神性双重人性基础的交互作用,是提高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交互运用规律和方法实效性的前提基础。既要看到人的自然性和物质需要,又要看到人的精神性和精神需要;既要正确发挥人的自然性与精神性双重人性基础作用和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的互补功能,又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4.
生命权是所有权利的起点,侵权致人死亡的赔偿是保护生命权的核心内容。因侵权行为致人死亡而产生的赔偿请求权理应由死者近亲属享有。近亲属基于身份权,是亲属死亡后的直接受害者,其未来可得利益减少。目前的死亡赔偿金中涉及的未成年子女的生活费的赔偿力度过小,应当以逸失利益为赔偿基准而不是以"死者余命"为赔偿基准。有损害就应当有赔偿,文明社会中不存在"以命赔命",所以赔偿只能以金钱计算。  相似文献   

5.
在余华的小说中,他把人进行物化,使人具有物质性存在的一面,同时又把物进行人化,使物具有人的精神性的一面。人和物在其小说中取得同等的地位,最终构成一种和谐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当死亡将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尸体之后,各种昆虫就会接踵而来。一些食肉昆虫,如普通的绿蝇,地上的甲虫等都会跑来饱餐一顿,并产下虫卵。对于死者来说,躯体被这些虫子所“侵食”,自然是不幸中之不幸,但昆虫学家们发现,这些虫子在尸体上的活动能为破案提供线索、从而为非正常死亡者解开死亡之谜。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人不仅有物质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还有精神性需要,精神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实践不仅能够引领和满足人们的精神性需要,而且还能够科学地引导人们的物质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若要正确地引领和满足人们的需要,必须不断地推进生活化,这有其逻辑、历史和现实依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积极探寻生活化的途径,坚持立足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统一;坚持生活价值引领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坚持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会物质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主要表现在奥林匹克标志、奥运会会徽、奥运会吉祥物、奥运会场馆等,精神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则表现为以人为本,大众参与的精神实质,更高、更快、更强的进取精神,公开、公正、公平的社会原则等。无论是物质性的还是精神性的,这些教育资源都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用,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鲜元素.  相似文献   

9.
"主体"认知发展与德育范式转换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识相契合,德育在现代社会经历了"物化德育"、 "人本德育"和"生活德育"三种范式的转换.究其实质,德育在追求对人的本质(即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科学认识的前提下不断创造自身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王亚萍 《文教资料》2012,(29):10-11
一个以最自然、最坚韧的姿态坚守着道德与良知的老王,让我们看到普通人群中悲天悯人情怀的存在,促成了杨绛的精神升华。杨绛在“愧怍”中关注底层百姓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双重困境,开掘人性的善,反思知识分子的理想,体现了责任担当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20.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