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补偿是世界各国应对处境不利儿童发展问题的共同认识与基本选择。从政策理念、政策设计、政策实施、政策保障、政策效果等维度比较美国、印度和中国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补偿政策,可以发现它们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少差异性的方面。三个国家的补偿政策比较可以给予我国处境不利儿童教育许多有益的启示,包括要倡导"儿童中心"思想、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实施、完善绩效评估等。  相似文献   

2.
解决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着学前教育的普及和教育公平的推进。OECD为消除成员国中儿童发展的差异,维护处境不利儿童的地位,于2017年发布《面向全民的教育机会:克服生命过程中的不平等》的研究报告,分别从入学机会、学习质量和家庭资源三个维度分析了处境不利儿童的现实样态,在此基础上从分配教育资源、完善课程管理和提供家庭支持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借鉴OECD解决处境不利儿童问题的经验,我国对处境不利儿童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深化普惠性学前教育制度建设,建立综合有效的学前教育课程质量测评体系,多方联动为处境不利家庭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对处境不利学生进行心理调适的策略是,一是多角度、多层本分析学生处境不利的原因、类型及表现,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二是运用社会视觉转换技能提高处境不利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进而优化个人形象;三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交往态度和原则;四是建立并及时强化正确的交往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推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美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主要包括:以发展优质学前教育为目标,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关注处境不利儿童教育;加强学前教育质量管理;培养优质学前教育师资等。  相似文献   

5.
印度大学对处境不利群体学生的有关保护政策中央教科所李建忠关键词:大学处境不利群体保护在印度,处境不利群体学生大致分三类:(1)表列种姓(SC)和表列部落(ST)学生;(2)身体上有残疾的学生;(3)其他落后阶层的学生。印度大学实施的对处境不利群体学生...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儿童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和重视儿童教育的教育家之一。他通过对比中西方儿童教育,揭露和批判了中国落后的封建儿童教育,并提出了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改革儿童教育课程与方法、贯穿趣味教育观念、发展师范教育和女子教育以促进儿童教育等一系列发展中国近代儿童教育的主张。梁启超的儿童教育思想不仅推动了中国近代儿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我们当前的儿童教育改革也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基于PISA2015中国四省市数据,采用泛精确匹配和Logit模型探讨参与课外补习能否助力处境不利学生成为抗逆学生问题,并利用Shapley值分解揭示了影响抗逆学生学业表现的关键因素.家庭处境不利学生的学业成绩显著低于处境有利学生;参与课外补习并不能助力家庭处境不利学生成为抗逆学生;抗逆学生与处境不利非抗逆学生在自我教育期望、学习效率上存在明显差异.建议政府和教育部门努力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进入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就读机会,使他们接受高质量的正规学校教育;家庭处境不利学生要努力提高自我教育期望和学习效率;处境不利学生的父母要理性看待课外补习的作用,审慎为子女购买相关服务.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社会转型之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俄罗斯政府尤为关注处境不利儿童群体健康成长的问题,并提出了处境不利儿童道德关怀的理念.此理念的核心目标就是以平等、理解、尊重、宽容为原则对处境不利儿童实施心灵关怀,抚慰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结果表明,75%的“问题儿童”是由“家庭处境不利儿童”演变而来的,因而研究“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的特征及其对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本文从“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的类型、特征和教育对策方面作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补偿教育计划,运用国家资源,帮助处境不利儿童获得教育机会;推行标准化和绩效责任制,确保处境不利儿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美国的补偿教育计划对我国实现基础教育机会公平、保障就学机会公平和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