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1基本概念1)设连续函数f:A→B(BA),记函数f(x)=f1(x),f(f(x))=f2(x),f(f(f(x)))=f3(x),…,f(f…((x)…))=fn(x)(n∈N*).称y=fn(x)为函数y=f(x)的n次迭代.2)若实数x0满足fn(x0)=x0(n∈N*,则称x0是函数y=fn(x)的"不动点".从定义可知,函数y=fn(x)的不动点就  相似文献   

2.
对于函数f(x),若存在x_0∈R,使f(x_0) =x_0成立,则称x_0为函数f(x)的不动点.数列与函数密切相关.对于a_(n 1)=(pa_n q)/(ra_n s)型递推数列,利用不动点可以妙求其通项公式.先推导a_(n 1)=pa_n q(p≠1)型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p≠1,所以存在α满足α=  相似文献   

3.
第一试一、选择题 (每小题 6分 ,共 36分 )1 .已知a、b、c均为正数 ,且都不等于 1 .若实数x、y、z满足ax=by=cz,1x 1y 1z=0 ,则abc的值等于 (   ) .(A) 12    (B) 1   (C) 2   (D) 42 .对任意x∈R ,f(x) =|sinx| ,当n≤x相似文献   

4.
定义在区间D上的函数f(x),若实数x0∈D满足f(x0)=x0,则称x0为函数f(x)在D上的一个不动点. 例1 对于定义在区间D上的函数f(x),若实数x0∈D满足f(x0)=x0,则称x0为函数f(x)在D上的一个不动点. (1)求函数f(x)=2x (1/x)-2在(0, ∞)上的不动点;  相似文献   

5.
对于函数f(x),若存在x0∈R,使f(x0)= x0成立,则称x0为函数f(x)的不动点.数列与函数密切相关.对于an 1=(pan q)/(ran s)型递推数列,利用不动点可以巧妙求其通项公式.先推导an 1=pan q(p≠1)型递推数列 (r、s=0的情形)的通项公式.  相似文献   

6.
运用分析的方法 ,简化了线段上的连续自映射的Li_Yorke混沌定义 :设f是线段I到自身的连续自映射 ,若存在I中不可数子集S , x ,y∈S ,使得 :(B1)limn→∞|fn(x)-fn(y) | >0 ;(B2 )limn→∞|fn(x) -fn(y) | =0 ;其中x≠y ,f0 (x) =x ,f1(x) =f(x) ,… ,fn 1(x) =f(fn(x) ) ,n∈N ,则f是Li_Yorke混沌的 .从而使得该定义更加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7.
2006年全国联赛一试第15题:设f(x)=x2+a,记f1(x)=f(x),fn(x)=f fn-1(x),n=2,3,…,M={a∈R|对任何正整数n,|fn(0)|≤2}.证明:M=-2,41.本题讨论带参数a的函数f(x)=x2+a的迭代,讨论Mandebrot集.由于|f1(0)|=|a|≤2,即知a>-2时a M.但M的上界又如何探求得到?若将本题“证明M=-2,41”改成“求M”,又如何解答?笔者通过几何直观引发思路,得到比较自然的解法.首先,我们在曲线y=x2+a上作出点列An(n=1,2,…),使An的纵坐标恰为fn(0).从An的变化趋势来探求M.考虑y=x2+a与y=x的交点,即f(x)=x2+a的不动点.由x2+a=x,得x1=1-21-4a,x2=1+21-4a.(1)当a>14…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一些省市高考试题中开始重视不动点的考察,通常以不动点为载体,与函数、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等知识进行综合,这类问题情境新颖,独到,而教材上又未过多涉及.本文试图探索不动点问题的解题途径、规律和策略.权当对教材的补充.1函数不动点的定义定义:对于函数f(x),若存在实数x0,满足f(x0)=x0,则称x0为f(x)的不动点.对此定义有两方面的理解:(1)代数意义:若方程f(x)=x有实数根x0,则y=f(x)有不动点x0;(2)几何意义:若函数y=f(x)与y=x有交点(x0,y0),则x0为y=f(x)的不动点.在实际问题中经常根据f(x)=x根情况进行讨论,同时结合图形来求解…  相似文献   

9.
用已知函数f(x)的第^n-1次迭代fn(x)的定义,证明了严格递增函数的不动点与其迭代函数的不动点相同,于对严格递减函数,当f1(x)=f(x)与f2(x)f|f1(x)|的不动点相同时,x0是f(x)的不动点的充要条件是x0是fn(x)的不动点。  相似文献   

10.
题设f1(x)=2/x 1,而 fn 1(x)=f1[fn(x)],n∈N。记an=fn(2)-1/fn(2) 2,则a99=___. (14届“希望杯”高一1试)若令bn=fn(2),则此题变为:b1=2/3且bn 1=2/bn 1,n∈N,记an=___  相似文献   

11.
王魁兴 《中学数学月刊》2006,(4):46-47,49,F0004
一、选择题1.设函数f(x)=x3(x∈R),当0≤θ≤π2时,f(m sin)θ+f(1-m)>0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0,1)(B)(-∞,0)(C)(-∞,1)(D)(-∞,12)2.函数f(x)=ax+b(a>0且a≠1)的图象过点(1,1),且00,x2>0且x1≠x2),则p,q的大小关系是().(A)p>q(B)p相似文献   

12.
函数奇偶性的定义为:设y=f(x)(x∈A),如果对于任意x∈A,都有f(-x)=f(x),则称函数y=f(x)为偶函数;如果对于任意x∈A,都有f(-x)=-f(x),则称函数y=f(x)为奇函数.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1.设f:x→y=2x是A→B的映射,已知集合B={0,1,2,3,4},则A满足().A.A={1,2,4,8,16}B.A={0,1,2,log23}C.A{0,1,2,log23}D.不存在满足条件的集合2.已知函数f(x)=log2x(x>0),3x(x≤0),则f f41的值是().A.9B.91C.-9D.-913.设有两个命题:①关于x的不等式x2+2ax+4>0对于一切x∈R恒成立;②函数f(x)=-(5-2a)x是减函数.若上述两个命题有且只有一个为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2,2)B.(-∞,2)C.(-∞,-2)D.(-∞,-2]4.若f(x)=xx-1,则方程f(4x)=x的根是().A.21B.-21C.2D.-25.若定义在区间(-1,0)内的函数f(x)=log2a(x+1),满足f(x…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M={x|x=3m+1,m∈Z},集合N={x|x=3n+2,n∈Z},若x0∈M,y0∈N,则x0与y0的乘积x0·y0与集合M、N的关系是().A.x0·y0∈MB.x0·y0∈M∩NC.x0·y0∈N D.x0·y0N2.已知f(x)=log2x(x>0),3x(x≤0),则不等式xf(x)<0的解集为().A.(-∞,0)B.(0,1)C.(0,+∞)D.(-∞,0)∪(0,1)3.某市的邮政编码是六位数246×××,若后三个数字同时满足:①至少有一个数字与前三个数字相同;②与前三个数字相同的数字恰好与它所在的位号(邮编6个数字从左往右顺序…  相似文献   

15.
一设A、B、λ是非零实数.考虑函数方程 f(x+λ)=Af(x)+BF(x-λ.(1)试问:在什么条件下,满足(1)的f(x)是以mλ(m∈N)为周期的函数? 将x换成x+(n-1)λ(这里n∈N,且n≥2),则等式(1)可以改写成 f(x+nλ)=Af(x+(n-1)λ)+Rf(x+(R一2)λ)。因此,若设F_n=f(x+nλ)  相似文献   

16.
第一试一、选择题 (每小题 6分 ,共 36分 )1 .已知a、b∈N ,a10 0 是一个 1 2 0位数 ,ab是一个 1 0位数 .则b的值是 (   ) .(A) 7   (B) 8   (C) 9   (D) 1 02 .已知对每一对实数x、y ,函数f满足f(x) f(y) =f(x y) -xy - 1 .若f( 1 ) =1 ,则满足f(n) =n(n∈Z)的个数是 (   ) .(A) 1个   (B) 2个   (C) 3个(D)无数多个3.在绘制f(x) =ax2 bx c(a≠ 0 )的图像时先造一个表 ,当表中对x的值以相等间隔的值增加时 ,函数f(x)所对应的值依次为 :384 4,396 9,4 0 96 ,4 2 2 7,4 356 ,4 489,4 6 2 4 ,4 76 1 .其中有一个值不正…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1.设集合M={x|x=3m+1,m∈Z},N={y|y=3n+2,n∈Z},若x0∈M、y0∈N,则x0y0与集合M、N的关系是().A.x0y0∈MB.x0y0MC.x0y0∈ND.x0y0N2.若向量a=(1,1),b=(1,-1),c=(-1,2),则c等于().A.-21a+23bB.21a-23bC.23a-21bD.-23a+21b3.双曲线xa22-by22=1和椭圆mx22+by22=1(a>0,m>b>0)的离心率互为倒数,那么,以a、b、m为边长的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4.已知f(x)是定义在(-3,3)上的奇函数,当0相似文献   

18.
一、求简单复合函数单调区间定理:设函数u=g(x)的值域为N.1.若函数y=f(u)在N上为增函数,则u=g(x)的单调增(减)区间就是函数y=f[g(x)]的单调增(减)区间.2.若函数y=f(u)在N上为减函数,则u=g(x)的单调增(减)区间就是y=f[g(x)]的单调减(增)区间.本文根据上述定理归纳出一个比较容易的求复合函数单调区间的一般方法,其步骤是:(1)在y=f[g(z)](复合函数)中,换元即令u=g(x)(中间函数),则y=f(u)(原函数);(2)求出y=f(u)的单调区间N_i(i=1,2,…,n)并判定出增减;(3)求出使u=g(x)∈N_i的x范围M:(4)求  相似文献   

19.
深入分析函数奇偶性的定义特点,可以得到以下多个方面的理解.分述如下: 1.从定义理解 设y=f(x),x∈A,如果对于任意x∈A,都有f(-x)=f(x),则称函数y=f(x)为偶函数;如果对于任意x∈A,都有f(-x)=-f(x),则称函数y=f(x)为奇函数.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数学《函数》一章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形如以下题型的轴对称问题:[问题1]设x∈R,则函数y=f(1-x)和y=f(1+x)的图象关于().A.直线x=0对称B.直线x=1对称C.直线y=0对称D.直线y=1对称[问题2]设x∈R,函数y=f(x)满足f(1-x)=f(1+x),则y=f(x)的图象关于().A.直线x=0对称B.直线x=1对称C.直线y=0对称D.直线y=1对称有很多同学会认为这两道题的本质相同,答案都是B.而事实上,它们是两类不同的轴对称问题:前者是两个函数图象之间的对称问题,后者是一个函数图象内部的对称问题.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这类问题的本质,本文就这类问题作出探讨.[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