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购并商誉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商誉性质探讨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购并商誉的会计确认、计量及会计处理方法,同时对目前争论激烈的“负商誉”的性质提出了一定的看法,认为如果坚持商誉的超额收益论,负商誉是不存在的;若企业不存在“负商誉”,兼并时价格差额也不代表商誉或负商誉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于凤英 《科技与管理》2003,5(3):100-102
针对如何解决现行会计中外购商誉的处理问题,及自创商誉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自创商誉的计量和摊销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陈洪才 《中国科技信息》2006,(24):147-147,149
一、基本概念解读 1、商誉,就字面解释,是指商人基于良好的经营而取得的信誉,以及由此带来的超额利益。本文中的商誉,是指存企业合并中,合并方、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被合并方、被购买方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如果合并成本小于取得的净资产份额,其差额在国际会计准则上称为负商誉。因此,本文中的商誉及负商誉,直接与企业合并相关,它作为企业合并交易的一部分,必须随着企业净资产的购买而发生和存在。  相似文献   

4.
商誉概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介绍了法学、经济学和会狡学里的商誉概念,并重点分析了会计学里关于商誉概念的各种观点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自己关于商誉概念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由于商誉在企业价值创造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商誉会计的研究对指导实践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商誉的特性、会计处理的特殊性、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等方面论述商誉与无形资产的关系,认为将其从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比较合理。此外,本文从自创商誉的确认与否、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的不同处理方法等问题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系统效应入手,重新诠释了商誉的性质;通过对分售成本的阐述分析了负商誉存在的原因;同时对外购商誉的产生、确认与摊销进行了一些新探索。  相似文献   

7.
杨屾  蔡琳 《科教文汇》2008,(26):206-206
商誉是一种企业所独有的可在未来带来超额收益的资源,是企业整体层次上的资产。商誉计算方法多种多样,而不同的计算方法结果差异较大,而且,购买商誉的具体会计处理又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因此针对商誉会计存在的问题,应积极地着手改进。  相似文献   

8.
商誉是一种企业所独有的可在未来带来超额收益的资源,是企业整体层次上的资产。商誉计算方法多种多样,而不同的计算方法结果差异较大,而且,购买商誉的具体会计处理又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因此针对商誉会计存在的问题,应积极地着手改进。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合并过程中产生出巨大的商誉价值不可能产生于企业被收购的时点上,外购商誉仅是商誉在产权交易时点呈现的一个短暂状态,商誉更多是以自创商誉的状态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陈娟 《科技广场》2006,(3):104-105
商誉会计是会计界倍受关注的一大难题,本文分析了新的经济环境下,我国商誉会计处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重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商誉会计理论提出了一些设想:建立独立的商誉会计准则;自创商誉应予确认;确认的商誉要进行减值测试和定期重估计等,对我国商誉会计理论的重构进行探讨,对完善我国现行的商誉会计理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