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北京奥运会期间,大众日报推出《大众奥运》特刊,对奥运会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特刊最多时推出10个整版的版面,双面彩印,文章精彩耐读,版面美观时尚,获得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读者的赞扬,在业内也受到广泛好评。大众日报奥运报道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
北京奥运会报道圆满完成,回顾本报奥运特刊版面,无论是内容构成、标题制作还是版面布局、图片整合都很有特色,精致、大气、美观,视觉冲击力强,凸显了奥运报道的宣传效果。现从视觉呈现角度谈谈奥运特刊版面创新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8月24日,北京奥运会完美谢幕。为报道好这一万众瞩目的盛事,在长达近二十天的时间里,楚天金报调动全编辑部力量,精心策划,全力做好奥运报道。共推出奥运报道特刊《圆梦北京》23期,平均每天奥运报道版面17个,累计版面300多个。金报奥运报道呈现出浓墨重彩、安排有序、设计精巧、重点突出、亮点纷呈的特点,整组报道鼓舞人心。  相似文献   

4.
2008北京奥运会会场外,将是一场激烈的媒体报道竞赛。如何利用有限的版面和资源备战奥运会,是地市级报纸要认真思索和做好的课题。地市报在赛前要对报道作整体规划,宣传奥运知识,营造盛会气氛,储备奥运资料,制定报道方案。大型综合类报纸或体育专业类报纸的奥运特刊规模巨大,地市级报纸往往至多只能推出4个版面的特刊。如何把有限的版面充分利用好,及时准确、生动活泼地报道全民关心的重大盛会,就得考量编辑的硬功夫。  相似文献   

5.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完美落幕,回首《开封日报》的奥运报道,从一年多前开设《奥运来了》栏目,到2007年8月8日“奥运倒计时一周年”精美特刊,从每周一个“奥运前奏”专版到奥运会期间每天至少4个版面的气势非凡的奥运特刊,一路走来,犹如奥运赛场,《开封日报》奥运报道也是亮点纷呈、精彩频现。  相似文献   

6.
奥运报道《楚天都市报》较早动手作了准备,一方面在日常新闻版中开设奥运栏目,让版面预热,让编辑热身,让读者关注;另一方面,开始购买奥运资料,贮备了逾千张图片,加强与网站的联系,以最大限度充实报道内容。 奥运会开幕当天,《楚天都市报》的8个版“金色奥运特刊”与读者见面。特刊分为A、B两大板块,分别侧重于新闻和服务。编辑思路和版面风格体现在版面的分配中:  相似文献   

7.
邓鹏伟 《新闻前哨》2012,(10):42-44
2012年是体育大年,在武汉举行的汤姆斯杯和尤伯杯羽毛球赛、欧洲杯和奥运会,三个比赛接踵而至,一个比一个精彩。其中,欧洲杯和奥运会,楚天都市报都出了特刊,对这两个四年一届的比赛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奥运特刊的三大特色楚天都市报从7月27日起出“逐梦英伦”特刊,至8月14日止,共19期特刊,201个新闻版面。在这19期特刊里,笔者总结出如下三大特点。一、封面照片大气,封面评论给力。从7月27日起,楚天都市报推出“逐梦英伦”特刊。由于此时奥运会尚未开幕,封面用的是一张合成的照片。照片上有参加奥运会的几大明星,其中有中国的刘翔、李娜,也有外国的博尔特等。  相似文献   

8.
从7月27日至8月14日,大众日报每天出一个特刊,名为《伦敦风云·奥运会特刊》,一共19期。总的来说,大众日报延续了以往报道奥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等超大型赛事时一贯的报道特点。简言之,就是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所谓重点,就是每日的最大新闻。  相似文献   

9.
《人民日报》作为我国最有权威的主流媒体,在重大事件的舆论把控上发挥着引领性的作用。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分别从报道地域、版面风格、语言表达、报道体裁、报道对象等几个方面,对《人民日报》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报道进行比较,共统计了92篇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奥运特刊的报道,283篇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奥运特刊的报道,以两者的对比来呈现新时期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理念的嬗变,这种嬗变大致体现在:从凸显“金牌至上”“赢”等竞争理念向更加注重“全民共享”“欢乐奥运”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奥运召开前后的近一个月时间里.重庆各大报媒纷纷拿出大量版面予以报道。其中,重庆晚报的奥运特刊显示了鲜明的特色。现以8月11日——17日这一周的该报为例,对特刊推出的“热赛”、“热度”、“热猜”、“热评”、“热图”等突出奥运热的专版予以剖析。总的说来,上述专版办得浓墨重彩,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而深受读者欢迎。具体说来,重晚奥运特刊专版具有下列六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伦敦奥运会的报道即将启动之时,我们才发现,北京奥运会的盛况似乎仍在眼前。钱江晚报再办奥运特刊,主要诉求点放在哪里?我们从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激励一代人"中找到了答案,"激励"因此成为钱江晚报伦敦奥运特刊的刊名。  相似文献   

12.
康凯 《新闻实践》2012,(10):68-69
伦敦奥运会的报道即将启动之时,我们才发现,北京奥运会的盛况似乎仍在眼前。钱江晚报再办奥运特刊,主要诉求点放在哪里?我们从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激励一代人"中找到了答案,"激励"因此成为钱江晚报伦敦奥运特刊的刊名。  相似文献   

13.
翻开<奥运特刊>颇有感触,国际奥运会已有百余年历史了,而第29届夏季奥运会将于今年8月8日在北京隆重开幕,新中国从1984年重返国际奥运会到举办国际奥运会(北京)只用了20余年时间--这百年难逢的一大盛举,正如<奥运特刊>所言:标志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威望的提高,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  相似文献   

14.
肖明成 《新闻前哨》2012,(11):46-48
7月10日中国奥运代表团成立后,武汉晚报就开始加大伦敦奥运会的报道力度,每天保证1到2个版的奥运报道规模。7月26日,武汉晚报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前2天,正式推出伦敦奥运会特刊《英雄时间》。奥运会是世界各地英雄展现自己的舞台,在超过半个月的时间里,世界聚焦英国,聚焦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所以奥运会是名副其实的"英雄时间"。武汉晚报  相似文献   

15.
钱江晚报《奥运中国》特刊中有一批特点鲜明的版面,《一起写》就是其中之一。《一起写》在特刊中扮演的角色,就好像是球队中的个性化队员,虽非主力,但一上场就能得分。要得分,就得有绝活。这届奥运会报道,杭城各家纸媒都搞起了与读者互动的活动,从传统的竞猜、征文、游戏,到短信、网聊、  相似文献   

16.
2000年9月15日-10月1日在悉尼举办的第二十七届世界奥运会为世人所瞩目,新闻媒介更是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姿态,对此次世纪盛典进行全方位聚焦。作为电子媒介的广播、电视以其先天优势,每每抢得头彩,将最新消息在第一时]司告知观众;网络新贵则借奥运大出风头。传统媒介报纸又是如何参与这场新闻大战的?兹就首都报纸奥运会报道作一简析。一、色彩纷呈各有千秋竞争激烈展示本色1.奥运特刊成为报纸主打此次报道最大特点是,首都报纸在奥运会开幕前后,相继推出奥运特刊。这几乎是前所未有的。中央报纸如人民日报(“奥运专版”)、解放军…  相似文献   

17.
用镜头说话     
《中国体育报》为了全面报道本届奥运会盛况,自9月11日至10月2日推出《奥运特刊》,在强调内容丰富的同时,对版面设计特别是新闻图片的运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视觉的冲击力是各报竞相追求的目标。《中国体育报·奥运特刊》在图片的运用中采取了突破性方法。开幕式当天以一、四版通版的方式,在两版中间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地方安排了九栏双主大标题,用一大三小的四张照片占满九栏,使图片的冲击力达到顶点。为了使版块平衡,又在通版左上角安排了一张反映开幕式文艺节目的不规则组合照片;通版右下角放一张竖片,整块版面美观、大方、平衡、有震撼力。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推出了“奥运北京”数字报纸,全面介绍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相关资讯及奥运历史等信息,使网民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奥运,了解北京。“奥运北京”数字报刊采用图文自动缩放动态网页技术,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查阅方式。网民读者通过点击电子报版面的图文索引,就能立即浏览钉应的网页内容。“奥运北京”暂定为周刊,每期4个版面,每周四刊出。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电子报还将及时调整出刊日期及版数。  相似文献   

19.
罗兵 《新闻知识》2008,(2):81-82
同题特刊,指的是多家媒体围绕同一重大题材而临时刊载的系列特别版面。比如面对香港回归、十七大、奥运会等重大题材时,各媒体都精心策划和组织,推出相同题材的特刊。这种策划往往针对同一重  相似文献   

20.
杨春兰 《传媒》2005,(11):34-36
"为了记录奥运圣火第一次传遍世界,著名的文明杂志社特别制作了一期奥运圣火专刊.这本专刊是<文明>杂志致力于在中国民众中推广奥运理想,普及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知识的举措,意义深远.""著名的<文明>杂志推出了奥运系列特刊,为在中国民众中推广奥林匹克理念,宣传奥林匹克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里我要向他们的这一创意致敬."--<文明>杂志创刊3周年之际,罗格先生和萨马兰奇先生分别写信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