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白菜在歌唱     
秋后的菜园里,往往剩到最后的,就是一棵一棵的白菜——这是要陪我们越冬的菜。我小时候曾有一个梦想,就是在冬天的时候,家有一窖白菜,梁上挂有猪肉,白菜炖  相似文献   

2.
白菜的秘密     
吃晚饭时,我夹了一点白菜吃。“咦,这白菜吃起来比以前更甜了,怎么回事呢?”我不解地问。妈妈笑着说:“当然了,白菜在冬天受了冻,肯定会变甜。白菜里的淀粉变成了葡萄糖。”我好奇地问:“白菜里的淀粉变成葡萄糖,就能抵抗寒冷了?”妈妈想了一会儿,说:“这个问题,你不妨做个小实  相似文献   

3.
白菜在唱歌     
正秋后的菜园里,往往剩到最后的,就是一棵棵白菜——这是要陪我们越冬的菜。我小时候曾有一个梦想,就是在冬天的时候,窖里有一窖白菜,梁上挂着猪肉,白菜炖猪肉(当然再有些粉条就更好了,而且,我长大了才知道,白菜炖羊肉更佳),围着火炉热腾腾地吃,这是在一个少年的想象中最温暖幸福的事。  相似文献   

4.
白菜炖土豆     
白健 《大学生》2013,(Z2):17
正"不是这样的,都跟你说了要往里面加点水,让它炖一下的,你怎么还这样做,哎!"妈妈又在说我了,记得第一次她教我做白菜炖土豆的时候,就是这么一句,到现在都好几年过去了,妈妈还是会这样说。我家在大西北,一到冬天,吃菜就成了问题,除了白菜就是土豆,要吃整整三四个月。妈妈教我做的第一道菜就是白菜炖土豆,可是一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得到她的精髓和真传,每次做都会做成白菜炒土豆,然后被她说一顿。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的冬天,曾经有种挥之不去的味道,叫冬储大白菜。我1985年到北京,在北京度过第一个冬天的时候,惊讶于大街小巷路边街角到处堆放的大白菜,就像电影里看内战片用沙包堆的街垒掩体一样。比如,我当时就读的中国人民大学,在东区食堂门前的马路两侧,一边是白杨树底下,一边是松树底下,都堆放着整整齐齐的比人还高的白菜垛,隔条马路,恰如两军对垒的掩体。在教工食堂,如今的1958酒吧门口,也是马路两侧堆放着白菜。每  相似文献   

6.
<正>小时候在农村,一入冬,大白菜就成了餐桌上的主打品牌菜。那时冬季存储大白菜是家家户户的一大工程。总觉得那时的冬天比现在冷,白菜怕冻,有地窖的人家就把白菜存放在地窖里,没地窖的就放在院子的一角,在地上铺厚厚一层麦秸,把白菜一层一层码在上面,四周用柴草围上,上面再盖上破棉絮之类的来防冻。得好好保管,一家人一冬的菜就靠它了。  相似文献   

7.
关于诚     
先来看一个故事:1967年冬天,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下定决心要把家里剩下的最后三棵白菜卖掉。"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母亲还是把它们放进了篓子里,带着我去集市。去集市路途遥远而寒风凛冽,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落在地,白菜滚了出去,最小那颗的根跌断了,但还没有断利索,有几绺筋皮联络着……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味道     
二十九年前的冬天,父亲去买过冬的白菜,回来时在路边的小饭店里要了一碗牛肉汤泡馍.父亲刚拿起筷子,忽然听到有人低低地叫了一声"大哥",是很浓的外地口音.  相似文献   

9.
白菜往事     
庄艳 《山东教育》2012,(16):56-57
去年冬天的大白菜格外地便宜。小雪那天早市上,花了5块钱,拎回三棵浑圆的大白菜,足有20多斤重,膀子都坠得麻酥酥的。想到晚上可以吃一顿溢着新鲜菜汁儿的饺子,心里着实高兴了一阵子。公公埋怨地说:"花钱买白菜吃多不值呀,我今天正要回老家院儿里‘出’白菜呢!"哦!我怎么就忘了,在胶州,农家人都  相似文献   

10.
卖白菜     
1967年冬天,我十二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相似文献   

11.
卖白菜     
莫言 《新读写》2013,(7):90-92
1967年冬天,我12岁邪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相似文献   

12.
我回到故乡时,已是晚秋的时令了。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还想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他们身披落叶,寻觅着毛茸茸的蘑菇。小城的集市上,卖棉鞋棉帽的人多了起来,大兴安岭的冬天就要  相似文献   

13.
周华诚  张小玲 《高中生》2011,(31):22-23
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铺得漫山遍野。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猪喂得饱饱的。母亲每天都会到白雪覆盖的地里去砍一担白菜回来。有一次我跟母亲到地里去,空旷的野地里北风呼啸,刮得人裸露的皮肤生疼。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下两下,我的手就冷得刺  相似文献   

14.
卖白菜     
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相似文献   

15.
卖白菜     
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相似文献   

16.
我回到故乡时,已是晚秋,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还想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他们身披落叶,寻觅着毛茸茸的蘑菇。小城的集市上,卖棉鞋棉帽的人多了起来.大兴安岭的冬天就要来了。  相似文献   

17.
我回到故乡时,已是晚秋的时令了。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上豆和白菜,采山的人还想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他们身披落叶,寻觅着毛茸茸的蘑菇。小城的集市上,卖棉鞋棉帽的人多了起来,大兴安岭的冬天就要来了。  相似文献   

18.
迟子建 《新读写》2011,(7):26-28
我回到故乡时,已是晚秋的时令了。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还想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他们身披落叶,寻觅着毛茸茸的蘑菇。小城的集市上,卖棉鞋棉帽的人多了起来,大兴安岭的冬天就要来了。  相似文献   

19.
1跟大葱白菜什么的比起来,北方街上冬天最常露脸的,大概就是它了——土豆。一堵堵墙那么高的袋装土豆一字排开,我都忍不住想,要是我不小心碰倒一个缺口,这些圆鼓鼓的东西得在我头上砸多少个包。所以每当看到"土豆长城",我都战战兢兢地给绕了过去。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还真是"外貌协会"的一员,同样怕它们倒下来,可对碧绿绿的"白菜战壕"抛尽媚眼,对泥糊糊的"土豆长城"却绕道三尺。  相似文献   

20.
一级跳读写能力测试一、读一读练一练雪被冬天,下了场大雪,小白兔在窟里又饿又冷,便出去找东西吃。到处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哪有可吃的食物? 它跑了很多的地方,只在一块麦地里寻到了半棵干白菜,便大口吃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