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形式多样,结合地方综合性大学实际,确立健康教育课程地位与目标,改革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实现机制,发掘综合性大学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构建地方综合性大学"2、3、4"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系统完善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健康教育课程模式,促进大学生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成为学校大学生健康教育主渠道.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形式多样,结合地方综合性大学实际,确立健康教育课程地位与目标,改革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实现机制,发掘综合性大学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构建地方综合性大学2、3、4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系统完善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健康教育课程模式,促进大学生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成为学校大学生健康教育主渠道。  相似文献   

3.
为了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促进健康行为,安徽理工大学计划开设养生保健与营养膳食课程。采用问卷调查反馈、逻辑分析法,结果显示大学生养生保健意识强烈、观念正确,对安排的课程学习态度积极,对本课程的价值及其学习的必要性得到肯定;并找出课程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今后顺利开展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为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该课程的教学价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以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举办生命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及相关训练,是提高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的基本途径。高校要以构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为抓手,探索认知、体验与实践为一体的模式;以教师关注生命健康的实际行为来带动学生的生命健康教育实践,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将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与大学生所学的相关学科教育进行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课程与大学生健康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健康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大学生健康意识淡薄、健康知识缺乏,生活方式上存在不良习惯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加强对大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的灌输,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健康状态具有新的特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教育需要采取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文章基于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的改革经验,对新时代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身、心疾患,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巨大障碍,迫切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大学生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健康教育的高等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我院自2004年起在全院学生中开设了《大学生健康教育》必修课,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该课程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为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发挥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成材中的积极作用,笔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该课程的一线教学人员,对该课程的教学作了一些大胆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高校开设健康人格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采取相应对策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以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要求。本研究从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设置目标、基本原则、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注意问题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态文明新型健康观培育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环境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与健康作为一门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新型健康观的通识课,课题组在认真剖析本校大学生环境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KAP理论的教学方式和路径,以期从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多样化实践、课程考核与评价优化等方面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教师的全科型特征,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应建立适应基础教育需求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小学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指的是能够凸显小学教师复合的知识结构,体现高雅情趣和全面素质的课程。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外课程和专业内课程两部分,具有“广博性…‘基础性”“创新性”的特点,并且具有结构上的整体性。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时,要紧紧围绕“职业导向”原则,协调好通识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通识课程体系内部各种门类课程之间的结构关系,建立较合理的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12.
论高职课程的务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念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16):36-39
高职课程的务实性表现为课程开发讲实际,课程实施重实用,课程管理抓实践,课程评价求实效.务实性的成因缘于社会发展趋势、现代的学术观念、学生就业需要,高职的培养目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职课程的务实性先后以实践性课程理论、主体性教学理论、素质本位课程观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等师范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高等师范院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培养和造就从事素质教育的师资,有助于及时反映现代科学最新成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校本课程开发应着重从三个方面构建:一是教育理论综合课程,二是活动课程,三是教育技能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要遵循人本性原则、创新性原则、超前性原则和立体性原则。在开发过程中应着重把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组织和课程评价等环节。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职业化课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现阶段的职业教育中主要采用学科型课程,但实践证明学科型课程与职业教育有很多矛盾,需要开发职业化课程。职业化课程以职业岗位为设置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内容,以工作流程为序,在工作中完成教学。设计职业化课程包括分析职业岗位、分析岗位职责、编写教材、设计教学环境和方法、制定考核标准和方法等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这种转变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关键在于构建与其相适应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能力构成,提出通过实践性课程和非实践性课程承担学生能力培养任务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商科类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具有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重较大、必修课的构成趋同、选修课的构成和修读方式趋向多样化的特点,存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自主设置权过窄、特色发挥不足,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过小,与商科人才综合素养培养的吻合度不够、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需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商科人才的素质、学校的特色和传统,进一步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强化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保障等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7.
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得以实施的载体。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通识课程也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设置,对我国商科院校的通识课程建设颇有启示。商科院校在通识课程建设中应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规划,突出商科特色;促进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设置综合性通识必修课程;打破重人文轻应用的观念;去除通识课程考核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所涉及的技术与课程较多,各门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共通性。本文从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如何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全面地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陈婷 《铜仁学院学报》2006,8(5):85-87,96
在课程改革中,新教科书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体系结构、内容及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20.
简析21世纪初国际课程与教学改革新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初国际课程改革新动向:教学内容要与当代科学精神在认识论上寻求一致;与各国的文化、艺术、伦理道德等在价值观教育上寻求一致等。教学改革新动向:重视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以人为本,注重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