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中心,而“境界说”的核心概念是“真”。“真”是王国雏整个文学批评理论的出发点,是衡量作品的基本标准。他在《人间词话》中通过品评词作阐述了“境界”之“真”的具体内涵。在众多词人中,王国维对李煜词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本文拟从王国维对李煜词的评价这一视角,从艺术品位和创作论上探讨其“境界说”之“真”。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的文学理论批评带有中西结合的痕迹。他的《人间词话》在结构上是围绕“境界说”展开的。“境界说”的突出特点是从诗人主体出发来论诗词境界,论述诗人观物的心理特点,并以此将中国诗歌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造境、写境。这是“境界说”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人间词话》之"境界说",是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对西方美学哲学思想的批判吸收,其标举的"境界说"所体现的基本情致在于"真"之表达。凡"有境界"之词,在于境界之"真",带有赤子之天然本真,其景其情真切直观,不为雕琢,浑然天成。"境界"之所谓真景真情,是能够令人有"不隔"无碍之感,直至其中景而能深感其中情,故言真贵于美。因此,"真"作为王国维"境界说"的内核质,乃是王氏《人间词话》的中心要义。  相似文献   

4.
探本之说以往一些论者曾经这样认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标举“境界”,创立“境界说”,阐发了许多论词的精辟见解,但由于他没用中国旧有的诗话词话形式,采取评点式直观的批评方法,未能从事精密的理论发挥,因而所谓“境界说”似不能构成理论体系。近来,王文生《王国维的文学思想初探》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人间词话》之"境界说",是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对西方美学哲学思想的批判吸收,其标举的"境界说"所体现的基本情致在于"真"之表达。凡"有境界"之词,在于境界之"真",带有赤子之天然本真,其景其情真切直观,不为雕琢,浑然天成。"境界"之所谓真景真情,是能够令人有"不隔"无碍之感,直至其中景而能深感其中情,故言真贵于美。因此,"真"作为王国维"境界说"的内核质,乃是王氏《人间词话》的中心要义。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是第一个把西方美学引进中国,并站在哲学、美学的高度上进行文学研究的学者。在《人间词话》中,他对“境界”这一中国特有的美学范畴,运用西方文艺理论进行结构和重建,成为他文艺美学理论的核心和灵魂。本文从“有我之境”、“无我之境”、“造境”和“写境”等几个方面,对他的“境界说”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7.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最重要的美学和文学理论著作。它以“境界说”为中心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见解新颖、理论独到,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王国维继承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思想的优良传统,吸收了西方美学和文学思想的某些观点,在此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美学见解“境界说”。“境界说”植根于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思想的深厚土壤之中。境界或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范畴。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美学家对境界最基本的理解和规定。这正是王国维“境界说”的出发点。王国维认为,严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人间词话》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一大高峰,其中提到的境界说对中西文论的思想都有很大的继承与发展。境界说之实质就是在求文学之真的审美特性,其精神核心就是真情。其中这一审美思想与中国古代的道家文化所追求的“自然”,以及古代文论中“文以载道”的思想,还有西方叔本华、尼采的哲学思想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境界”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品词立论的主要标准。与之相关的概念还有“真”、“隔”、“胸襟”、“气象”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以“境界说”为核心的王氏诗歌美学体系。“境界说”本之于其“忧生”与“忧世”并重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其概念多采自传统诗学,而融之以西学精神,是传统诗论精华与西方诗学精神合铸的一块精钢,本质上则仍是中国古典诗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的“境界说”历来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关于“境界说”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之多。文章拟从前人之见入手,分析其“境界说”的自然基础、基本内涵以及对其几个基本观点的理解.以期对“境界说”有一个比较新鲜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提出了“境界说”理论,而“境界说”的灵魂与核心就是“真”,只有那些表现了真景物、真感情的诗词才能得到他的赞赏和推崇。  相似文献   

12.
“真”是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说”的核心之一,是判断境界有无的标准。文章论述了“真”的审美内涵,并探讨了构成“真”的两大要素——情与景在境界创造中的艺术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王国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的文艺思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向现代化的转折.而他《人间词话》中所涉及到的“境界说”、“‘隔’与‘不隔 ’”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梳理概括前人对“境界说”内涵、“‘隔’与‘不隔’”这两个问题的研究,以期更全面、准确的理解王国维先生的这一理论,为我们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人间词话》的学者多注重西方思想对王国维“境界”说产生的影响,本文从王国维与庄子的主体形象,思想中“真”的追求以及“物化”与“观物”的具体概念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探究《庄子》对王国维“境界”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一书是近代极负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境界说”又是《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尤其是“无我之境”所要求于文艺的真实性,超出了传统美学所论之一般范畴,在中国美学关于意境理论发展史上首次把它推到了宇宙人生的深处。“境界说”对文学美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学中“境界”一词非王国维先生首创,然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一词确是独具韵致和深意。与严沧浪“兴趣”说以及阮亭之“神韵”说不同,王国维之“境界”实指词之特质,是词作者心灵本质的纯粹表露,是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真实显观。同时,词的“境界”还是评判词作优劣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是中国艺术“境界”理论的集大成者,其“境界说”指出,文章之妙在于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而真切、朴实、自然乃是构成境界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8.
古典诗词名家顾随从王国维“境界说”中拈出“高致”一词,并赋予其更丰富更精微之内涵,自铸而出独立的“高致说”。“高致说”在作品内容上,追求以真为本的超脱境界;在作品形式上,强调“不可无心得,不可有心求”的文采之彰;在作家人格上,力主以“立诚”为核心的心行培养。“高致说”体现了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境界,弥补了王国维“境界说”的某些不足,故在诗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把中国诗学传统中的意境理论系统化,为古典诗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近百年来,学界对王国维境界说的研究。存在着很多分歧。王国维境界说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境界是情与景的统一,情景契合乃生境界;要有真景物、真感情,才能出真境界;境界要深远,有言外之意。或有某种普遍性的哲理。关于境界的审美类型,王国维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在境界的创造途径上,王国维提出了“造境”和“写境”。王国维的境界说,为中国古典诗学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意境”论,画上了一个漂亮的句号。  相似文献   

20.
在王国维早年所写“哲学上及文学上之撰述”中,除了著名的《红楼梦评论》以外,另一篇表现“其见识、文采亦诚有过人者”的论文,当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王国维是在本世纪初,从研究哲学入手,开始其学者生涯的。如果说,《红楼梦评论》的“立论”是在“叔氏之立脚地”,通过对《红楼梦》这部“宇宙之大著述”、“我国美术上之唯一大著述”的考察,系统地“畅述”了他与“叔本华之书为伴侣之时代”(一九○三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