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恐惧诉求广告要达到预期效果实现有效传播,取决于诉求的适宜强度.施以不同强度的威胁,其说服效果很不相同,有时威胁太强烈,反而效果不明显,因为恐惧诉求过于强烈,可能会激发受众的防御心理,导致对面临的问题做出回避反应.只有从一个侧面采用较新而易为人们接受的方式进行诉求,扣住产品特性与功能,才能实现广告传播目标.  相似文献   

2.
当下,微信已成为向大众提供健康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微信健康教育信息的质量和传播效果却不容乐观。为探讨微信开展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本研究以恐惧诉求的最新理论成果——延展平行过程模型为理论框架,对2015-2018年深圳卫计委微信公众号"健康教育"推文进行内容分析。从恐惧诉求的采用情况来看,深圳卫计委采取恐惧诉求传播策略的比例较高,并且综合使用了威胁和效能要素,同时在具体应用上较好地结合了恐惧诉求策略与微信传播模式。从恐惧诉求策略的应用对推文传播效果的影响方面来看,呈现疾病严重性信息能促进推文阅读量,运用视频形式呈现威胁信息同样能显著促进推文传播。本文对基于社交媒体开展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广告中的恐惧诉求是一种改变态度和行为的方法,它利用人们的害怕心理,对受众施加心理压力,从而达到广告传播效果。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影响恐惧诉求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是受众的接受心理和信息内容本身两个方面,因此恐惧诉求的内容一定要有效果,并且在此前提下掌握好恐惧强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被受众接受并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①恐惧诉求广告中的“恐惧”不等于“恐怖”,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恐惧是指害怕、惧怕所引起的心理上的感受,恐怖则是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从程度上讲,恐怖强于恐惧。我国广告法第七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淫秽、迷信、恐怖、暴力、丑恶的内容。因此广告中的恐惧诉求是依照遵守客观事实、不得随意夸张制造恐慌为前提的,是完全合理化、科学化的诉求方式。  相似文献   

4.
杨泽鑫  谭丽 《东南传播》2018,(5):121-123
恐惧诉求是一种常见的传播方式,在公益广告中的运用较为普遍.但不同的恐惧强度会影响受众的态度和行为,若公益广告中的恐惧强度把握不当,受众会采取防御性回避、反对和抵制的行为,即公益广告产生了负面效果.本文从保护动机理论、新平行过程模式理论和恐惧心理禁区理论三个角度来分析公益广告中运用恐惧诉求策略所产生的诉求效果以及产生负面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樊昌志  何纯  王洁群 《新闻界》2005,(5):89-90,86
一 “恐惧诉求”是一种传播技巧.它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变化,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贾尼斯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进行了一次实验,表明不同程度的“恐惧诉求”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但是,在进行“恐惧诉求”的过程中,(1)被诉求对象的心理因素对效果会有怎样的影响呢?(2)控制实验的控制方式对效果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贾尼斯等人并没有给出结论.为了回答上述两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开放式控制实验”。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4,(14):35-39
烟草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公众健康杀手之一,在全球造成数以万亿计的经济损失。从各国实践来看,在烟草制品包装上印刷烟害警告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特征。本文以全球198个国家的烟草包装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全球烟草包装恐惧诉求的表现形式、传播技巧及其带来的劝服力度和恐惧诉求现状的成因,以期对我国当前和未来的控烟行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认知失谐理论在广告中的正确应用能极大提升其劝服效果,但该理论在广告应用中也要注意一些事项如失谐点和诉求点的一致、恐惧诉求中度的把握等等.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广告的诉求方式既不属于理性诉求,也不是情感诉求,而是针对受众的潜意识进行诉求.现代广告的信息传播过程是意识--潜意识--意识,后现代广告的信息传播模式是前意识--潜意识--意识.两种传播模式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使受众在大脑中建立起广告所传播的产品、服务、观念或品牌等的相关概念.  相似文献   

9.
张惺 《新闻界》2011,(7):33-36
认知失谐理论在广告中的正确应用能极大提升其劝服效果,但该理论在广告应用中也要注意一些事项如失谐点和诉求点的一致、恐惧诉求中度的把握等等。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对框架理论及情绪功能理论的综合分析,认为媒介对风险事件的传播中可能存在情绪框架,这一框架对人们的风险感知及风险应对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探讨并论证了提出一种情绪框架的可能性,并以恐惧情绪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恐惧诱导情绪框架的风险信息传播效果模型,并同时提出了四个相关的研究假设供进一步研究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