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入式广告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植入式广告为电影提供了风险保障,而电影则为广告提供了展现平台,从而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刺激受众的购买欲,二者有着双赢的效果.植入式广告在给广告商和制片商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本文从中国电影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历程谈起,简单概括了植入式广告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并从制片方、广告商和法律的角度出发,为植入式广告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的电影广告主要指电影搭片广告以及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广告与电影艺术水乳交融,在新技术平台上创造出的电影广告的新形式.梳理广告与电影联袂合作的历史,不难发现,电影广告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依次衔接的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为三种主要形式:电影贴片广告、植入式广告、网络小电影广告.值得说明的是,这三种电影广告形式并不是依次取代的关系,而是后者对前者的修正和完善,是广告与电影技术平台合作的更高形式.  相似文献   

3.
植入式广告是随着电影、电视等现代媒体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各品牌厂商纷纷利用好莱坞电影,为自己的品牌进行宣传。本文简要归纳了好莱坞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运用类型,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郄浩 《新闻世界》2012,(2):90-91
广告电影化是近年来广告发展的新趋向。本文通过讨论广告电影的本体性,为广告电影化发展定位。同时通过研究广告电影化出现的原因,试图勾勒出广告电影的特点。最后,结合具体的广告电影分析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告主在电影中植入广告的热情越来越高。与植入式广告的迅猛发展相比,国内的相关规范和管理严重脱节。然而,电影植入式广告健康发展的使命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电影植入式广告的运作中包含着多重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注定了电影植入式广告的规范管理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集合。只有从这些矛盾出发,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中国电影植入式广告的规范管理才能走入正轨。  相似文献   

6.
电影贴片广告也叫随片广告,是由广告运营商与电影制作方、发行方、放映方三方合作,将商品或者品牌的广告直接注入影片挎贝,在电影放映前播出的广告。从1994年起,随着中影公司引进国外影片,电影广告崭露头角。1997年5月,加映在美国影片《山崩地裂》前的“新飞电器”企业形象广告片,成为中国第一个电影贴片广告。  相似文献   

7.
1935年,聂耳取道日本,打算去苏联学习,该年7月1 7日他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遇难,年仅24岁.为纪念这位为中国电影音乐作出巨大贡献的作曲家,8月4日,留日学生在日本千叶县北条举行聂耳追悼会,当时在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特在报刊上发表了悼念聂耳的诗词.  相似文献   

8.
电影作为早于电视的一种艺术形式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其作为广告媒体的属性是随着我国电影运作的市场化进程在近些年才逐渐得以体现.以电影为媒体的商业广告,在美国、欧洲、日本、南美等国家已成为与电视、报刊并重的大众媒体广告,其形式丰富多彩,空间广阔灵活.从我国电影整体状况来看,中国电影广告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表现为我国的电影广告形式还很单一、广告空间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9.
马静 《青年记者》2009,(18):74-75
本文讨论的电影广告主要指电影搭片广告以及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广告与电影艺术水乳交融,在新技术平台上创造出的电影广告的新形式。梳理广告与电影联袂合作的历史,不难发现,电影广告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依次衔接的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为三种主要形式:电影贴片广告、植入式广告、网络小电影广告。值得说明的是,这三种电影广告形式并不是依次取代的关系,而是后者对前者的修正和完善,是广告与电影技术平台合作的更高形式。  相似文献   

10.
柯文浩 《今传媒》2011,19(3):74-75
电影植入式广告在美国已发展至成熟阶段,近年来在中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本文简要梳理了中美两国电影植入式广告的发展路径,并以《非诚勿扰》和《变形金刚》为例,通过实证方法比较两部影片植入式广告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由于发展程度不同,中美电影植入式广告在实际操作层面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2006年雅虎搜索邀请中国三大名导冯小刚、陈凯歌、张纪中为其制作了三部小电影广告,这一破天荒的举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标志着中国小电影广告模式走向成熟。这是继电影贴片广告和电影植入式广告之后,电影与广告联姻的又一种形式。本文将案例与传播理论结合,讨论我国小电影广告的现状、特点和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2.
12月6日,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它整合了中央级广播电视,电影及广电网络公司的资源和力量,形成拥有广播、电视、电影,传输网络、互联网站,报刊出版,影视艺术、科技开发、广告经营,物业管理的综合性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13.
彭健 《现代传播》2005,(2):85-89
本文整体介绍了电影广告经营的本质与潜力。第一部分论述广义的电影市场的眼球数量,电影受众的人口特征、收视行为与消费质量,电影广告的价值。第二部分论述电影广告的概念、分类。第三部分论述电影广告的优势与经营思路。  相似文献   

14.
陆劲 《新闻爱好者》2011,(2):103-104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广受青睐,同样作为一种广告媒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资金的注入,促进了电影贴片广告的发展。电影贴片广告是指将企业产品或形象的广告与影片一同拷贝,并在电影放映前播出的广告形式。  相似文献   

15.
以影院为终端的电影媒体作为新兴媒体的代表,其高品质的环境、高品质的受众、高品质的传播、高品质的营销等等价值的体现,无疑成为今年在经济颓势的逼迫下,在经营策略的变革中发展最为灿烂和劲猛的一支生力军。电影市场的火热终于烘托了电影媒体广告的全线飘红。不管是经济危机中特有的口红效应抑或是电影媒体运营者对媒体本质的深入理解和媒体经营的深耕细作,总之,电影媒体市场已经到了一个厚积薄发的制高点,电影广告也逐渐得到更多广告主的审视和期许!因此,本刊策划了此项专题,目的就是通过对2009年上半年中国电影广告市场的详尽介绍和对下半年电影广告投放的建议,以及对中国电影广告发展历程的客观分析,以更加全面的视角展现电影媒体的传播方式和营销价值,为广告主的媒体投放提供可资借鉴的权威依据。□  相似文献   

16.
胡睿 《青年记者》2012,(23):73-74
电影植入广告发展遭遇瓶颈 随着媒体的多元发展,广告表现形式已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很多电影里面都可以看到广告的身影.电影植入广告作为电影和广告艺术的结合,博得了众多广告主的青睐.它起源于西方,生长于传统广告发布成本日趋饱和的市场环境下,身披大众文化的隐身服,跳出传统广告的直白诉求,以更加隐蔽、动人的形态潜入了观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刘萍  翟丽叶  张楠 《新闻世界》2011,(8):202-2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广告的诉求点也在不断提高,广告电影化便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它是广告与电影的完美结合。电影的手法丰富了广告的表现形式,它为广告提供了广阔的展现空间,也为产品更好地诠释品牌的核心理念提供了更加适合的平台,让产品更具吸引力,有助于更好地建立起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电影广告市场营业额从上一年度的1.7亿元上升至3.7亿元,增幅高达117%。电影已经成为中国唯一持续高速发展的媒体,电影广告市场呈爆炸式增长。五大原因刺激了电影广告市场的高速成长:1.制片业繁荣、扩大进口配额、院线制(市场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告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一种新的广告表现形式,借助网络传播的电影广告,已经成为了一种广告时尚,风靡全球,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制作自己的电影广告。  相似文献   

20.
徐倩雯 《视听》2023,(10):22-25
江南电影将独具中国传统美学意蕴的江南影像空间与江南文人电影叙事相结合,构建出别具一格的诗意美学。江南电影在电影空间叙事策略上继承了早期江南电影横向运动长镜头的段落处理方式;从传统诗学中汲取了叙事技巧,对赋比兴手法进行影像空间化的转换表达,擅长将江南地域符号物象升华为意象,完成更深层次的隐喻叙事;格外注重声音景观的营造,运用江南地缘符码的声音元素和虚实结合的声画结合方式,拓展电影空间的叙事效果。江南电影由此逐步在中国地域电影版图中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诗意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