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内质网是体内蛋白质产生和质量控制的关键场所,体内约1/3的蛋白是经内质网合成并加工发挥作用。蛋白质合成后需要进行一定的折叠,形成正确的三维构象,从而发挥其功能。然而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易出现错误,导致未折叠和(或)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内聚集,进而导致内质网应激。对此,机体可通过内质网质量控制(ERQC)和内质网相关降解(ERAD)对生成的蛋白质质量进行检测,并通过降解异常折叠蛋白质,以维持内质网内蛋白稳态。目前为止,对哺乳动物体内有关蛋白质折叠和ERAD的详细机制描述尚不全面。为此,本文综述了哺乳动物细胞中蛋白质折叠与ERAD的过程和功能,并重点对ERAD相关蛋白质构象疾病的潜在病理生理学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分子伴侣与蛋白质折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蛋白质的折叠,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其新生肽链须经折叠和装配形成特定的三维结构才具有活性。在肽链折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折叠异常形成集聚体。分子伴侣可有效地调控肽链的折叠,从而避免集聚体的形成。文章对分子伴侣的发现过程、作用机制、种类、特性及在蛋白质折叠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的去折叠有多条路径,而不是沿着一条特定的路径进行.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模拟蛋白质在高温下的去折叠过程,分析讨论了蛋白质折叠的多路径性.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蛋白质折叠的研究概况及其应用.折叠机制从最初的两态模型,到后来认为是一个包含有许多步骤的序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涉及热力学与热力学的影响.在对蛋白质折叠机制研究的基础上,预测了其应用的意义和前景.  相似文献   

5.
过去的教科书认为,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一级结构决定三维结构的自装配过程,这个过程既不需要外界能量的输入,也不需要外来空间信息的指导。近年来发现,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广泛存在着对蛋白质折叠、装配、转运以及维持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稳定,防止蛋白质错误折叠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类被称为“分子伴侣”(chaperonine)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6.
内质网应激     
庄娟 《生物学教学》2012,37(12):2-4
内质网是真核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场所,只有正确折叠的蛋白质才能够在内质网驻留或转运至高尔基体。如果蛋白质合成过多或不能正确折叠与运输,内质网内就会累积大量蛋白质,造成内质网应激,引发未折叠蛋白质反应。未折叠蛋白质反应主要与内质网感受器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分子伴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伴侣是一类能够稳定另一种蛋白质的不稳定构象和协助其它多肽进行正常折叠、组装、跨膜转位、降解错误折叠蛋白质的蛋白质,并在DNA的复制、转录、细胞信号转导、微管的形成和修复、免疫调控、抗肿瘤和病毒感染、细胞抗衰老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自分子伴侣发现以来,对其功能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分子伴侣的概念及功能,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以及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生物功能与结构(包括一、二、三、四级结构)紧密相关。对于新生肽链折叠研究是解决在体外合成有生物活性蛋白质的关键,所以对蛋白质结构和新生肽链折叠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Ashtekar环理论,在此提出蛋白质折叠的一种新的量子引力理论.由此可以应用已知的结果.并获得4种新的近似结论:蛋白质结构是量子化的,其空间区域有限,各种奇点相应于折叠点和交叉点.存在不同的突变类型.进一步,可以结合Gambini的定义,讨论分形;结合可微动力学,获得分叉;结合规范理论,导出折叠的相变.最后探讨了蛋白质折叠的3种可能起源.这是非线性整体生物学的一种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折叠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本文从热力学原理来分析蛋白质折叠结构中的能量和稳定性的因素,利用熵效应和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初步预测蛋白质可能的折叠结构.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的介绍,蛋白质结构折叠问题的重要性分析,蚁群算法如何运用在蛋白质折叠问题中三个方面阐述蚁群算法的功效。从而进一步探讨蚁群算法作为一种优化算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simple and inexpensive hands-on simulation of protein folding suitable for use in large lecture classes. This activity uses a minimum of parts, tools, and skill to simulate some o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protein folding. The major concepts targeted are that proteins begin as linear polypeptides and fold to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drive this folding process, and the final folded shape of a protein depends on its amino acid sequence. At the start of the activity, students are given pieces of insulated wire from which they each construct and fold their own polypeptide. This activity was evaluated in three ways. A random sample of student-generated polypeptides collected after the activity shows that most students were able to create an appropriate structure. After this activity, students (n = 154) completed an open-ended survey. Their responses showed that more than three-quarters of the students learned one or more of the core concepts being demonstrated. Finally, a follow-up survey was conducted seven weeks after the activity; responses to this survey (n = 63) showed that a similar fraction of students still retained these key concepts. This activity should be useful in large introductory-level college biology or biochemistry lectures.  相似文献   

14.
由CPU+GPU组成的异构并行环境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系统的运算速度和处理能力。本文设计了几种有效的优化策略。首先依据计算情况和数据规模对并行计算单元进行合理的资源动态分配;然后通过共享存储器优化、指令优化及内存合并技术,对算法进一步优化,将其改造成为适用于异构环境处理的并行模式,以提高算法的运行速度。论文通过基于异构分布并行环境的蛋白质折叠结构预测算法进行实验,结果证明此优化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算法的运行速度有很大的提高,获得了较好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15.
The famous "six letters" experiment carried out by Milgram demonstrated the existence of small-world effect in a complex network. One vertex tends to be connected to another by a shortest path through network because of the small-world effect. This paper uses the small-world effect to study protein folding pathway.  相似文献   

16.
甲醇营养型巴斯德毕赤酵母已被广泛应用于外源蛋白的表达,但是作为一个外源蛋白表达系统,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提高外源蛋白的表达量以及形成折叠正确的目的蛋白,成为了改造毕赤酵母菌株的一个热点。基因缺失,是一个常用的改造和构建新的毕赤酵母重组菌株常用的方法。巴斯德毕赤酵母直接基因缺失方法主要分为两类:有标记的插入替换和无标记的Pop-In/Pop-Out。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这两种方法,分别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为它们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进行基因敲除提供了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师生技术问题理解能力和心理折叠能力测验成绩的分析,考察了性别、专业、年级等因素对高师生技术问题理解能力和心理折叠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男生技术问题理解能力显著优于女生:(2)理科专业学生的技术问题理解能力和心理折叠能力高于文科专业学生;(3)年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