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接收档案难",这是档案馆工作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遇到的一个新问题,不少基层档案馆接收不到档案,出现了"断档现象"、全宗"空集"等问题,严重动摇和削弱了"档案馆的主体地位",影响了档案工作健康发展.据对我区八县一市的档案进馆工作的调查结果表明,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县市表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如何改变档案馆主体地位弱化、管理水平下降的状况,实现档案馆主体地位复归和提升,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要充分认识档案馆在整个档案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档案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档案,档案是档案工作产生的依据,没有档案  相似文献   

3.
一、思路 "档案馆是档案事业的主体,档案室是档案事业的基础".但在贯彻这一方针时,却存在着某种偏差.比如有一种倾向认为既然档案馆是主体,那么工作重点自然应在档案馆,而把档案室置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档案馆是国家档案事业的主体,而档案室是档案事业的基础,在整个档案事业中,只有把二者的功能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加强档案室基础地位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档案馆的主体地位,把各级综合档案馆真正建设成档案种类齐全,服务功能较强的档案信息利用中心,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保证档案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档案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耿俊  章燕华 《北京档案》2006,(5):22-23,34
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档案工作主体--档案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面对社会、技术、法律的诸多挑战,档案馆何去何从?走档案馆信息化之路,建设数字档案馆势在必行.档案数字化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前提,档案数字化鉴定则构成了档案数字化中最核心的内容.然而现实是,滞后的数字化鉴定实践严重制约着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开展,进而影响了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进程和效果.实践中,许多部门在"跟风"和"燥热"之下对档案数字化工作"一哄而上".缺乏可借鉴的实践成果和科学的理论指导使得档案数字化仅仅成为了档案馆纸质馆藏的"拷贝",成为了档案馆"只求投入、不计产出"的"增肥"计划和形象工程.  相似文献   

6.
一、档案馆信息社会建设及其地位和内容   信息社会建设是人类改变生活方式的必然选择.档案馆是档案事业主体,研究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和地位,就成了档案事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综合档案馆是我国档案事业的主体,在各级综合档案馆保存和管理着大量的档案资源.在新的形势下,综合档案馆建设面临一些问题.这包括馆藏档案数量庞大,但档案资源质量不高;档案信息资源丰富,但档案利用率不高;综合档案馆数量众多,但档案资源保存分散;专业、部门档案馆设置过多,弱化了综合档案馆的主体地位;档案管理条块分割,档案资源多头流向.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档案馆作为档案事业的主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取得了一些辉煌的成绩.但是,作为档案事业的主体--档案馆的各项工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要使县(市、区)级地方综合档案馆工作适应于"两个文明"建设需要,必须从优化馆藏着手.  相似文献   

9.
我国各级综合档案馆在档案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容怀疑的.综合档案馆与档案室从不同的角度承担着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各方面工作提供服务的职责.要重新审定专业和部门档案馆的性质和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收集档案的范围,改进接收方策,强化档案的接收与征集工作,同时依靠法制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基层档案室室藏基础薄弱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张静 《山东档案》1999,(6):23-24
--"转"-- "转"即转变思想观念.首先,档案部门的领导要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强化档案编研工作,是系统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提供有效服务的重要途径;也是档案馆向社会宣传和展示工作成果,提高档案馆社会地位与知名度的重要手段.随着档案馆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系统化、规范化著录、分类等基础工作完成后,档案馆的工作重点应逐步转移到开发档案信息有效途径的编研工作上来.所以说,新形势下档案编研工作不但不能削弱,反而应当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