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分社和記者站全体記者在听了总社11月9日电話会議之后,从10日到12日集中以三天时間,进行了討論。主要討論两个問題:(1)怎样正确認識群众运动的意义;(2)对“深入”的理解,什么思想障碍着我們深入。 (一) 討論中反映的一种認識是:各个方面都在大搞群众运动,因而我們要大量报道群众运动,群众运动是我們报道的主要內容,于是急于討論怎样报道群众运动,急于找报道角度、点子。很显然,这种認識,政治还沒有挂帅,还是站在群众运动之外,把群众运动只看作是报道的对象,記者手中的“工作物”,还是热中于角度、点子。另一种認識是:群众运动是时代的特征,是指人民群众經过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經过政治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徹底解放了,出現了冲天的干勁,自觉地起来改变經济和文化上落后的現状。党看到了这个形势,及时把群众的干勁在  相似文献   

2.
一九五八年是我們广播电台同志工作上、思想上双丰收的一年。我們是怎样得到这个双丰收的呢?用一句話来說就是:深入到实际中去! 一九五八年年初,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形势逼人。这种形势使我們深深地感到,如果再不深入实际,我們的广播宣传就一定会落后于实际。省委当时也一再要我們下去,并且作了关于在各地建立广播記者站的决定。这样,我們下定了决心,对全台編輯記者和播音員提出了一个“一、二、三、八”的要求。这就是說,一年之內,播音員下乡下厂的时間不得少于一个月,編輯不得少于两个月,編委不得少于三个月,記者不得少于八个月。这个要求是能够完成的。据去年八月底統計,每个播音員平均已下乡三十一天,編輯部平均每人下乡达四十天,文艺部平均每人下乡二十天,記者平均每人下乡下厂八十一天。編委下去得較少,平均每人下乡四十一天。  相似文献   

3.
今年四月以来,我們分社、記者站的报道工作,虽逐漸有所好轉,但比較有明显的轉变,还在九、十月間。我們深深知道,虽然我們报道較以往稍有好轉,但比起山东丰富的实际来差得很远;特別是我們各項报道工作还不平衡,沒有象一些先进分社那样全面跃进,这是我們今后应努力达到的。从这几个月实踐中,我們对如何抓問題、用思想,以战斗的精神进行报道和注意改变干部成分有較深的体会。現在,仅就这两个問题,談談我們的意見。一、如何抓問題 这个問題,过去虽然大家一般知道它的重要性,但在領导上真正下定决心抓問題,一定要扭轉报道上的落后局面,还是在八月中旬,省委負責同志給予我們工作严厉的批評之后开始;而这一問題真正比較好的为記者所掌握,并作为行动的指南,还是在高唐現場会議以后的事。在这以前,分社領导  相似文献   

4.
4至10月份,七个月的报道工作是逐步前进的,到10月份工作来了一个跃进,一个月的紅旗稿等于过去一个季度。这个成績是在广西区党委的加强领导和各級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以及总社和人民日报的具体指示下取得的。在这个月里,我們及时地报道了广西鋼、鉄、煤炭、粮食的捷报,并一連提出了公社化后抓紧思想建設、鋼铁战士火线入党、少数民族服装改革等三个新問題。这个情况对分社和記者站来說,十分重要。它給分社和記者站的报道工作打开了一个新局面,改变了前一时期报道工作的落后面貌,鼓舞与提高了士气,进一步粉碎了“地区落后論”和自卑感等右傾保守思想,这为今后进一步做好报道工作打下了基础。 (一) 分社工作的跃进,是不断进行思想斗爭和政治挂帅的結果。障碍我們进步的主要思想敌人,是“地区落后論”和自卑感。第二季度以前,在分社記  相似文献   

5.
湖北日报編輯部在召开第十次記者站会議期間,曾經召集各記者站和編輯部的各部举行座談会,討論了加强山区报道的問題。会上,大家一致指出报紙对山区的报道不够,山区的工作在报紙上反映的很少。宜昌記者站的許大耕談到:宜昌記者站对各地区的报道很不平衡,专区西部四个山区县基本上沒有什么报道,只是抓了几个平原县份的报道,主要原因是怕不合編輯部的口味。一些报道山区的稿子发到編輯部以后,沒有受到重視,这說明,熟悉山区、报道山区是个大問題。恩施記者站刘文卿說:恩施地区全部是山区.但是报道很少,最近七十多天当中,只有一篇关于紅苕田間管理的稿  相似文献   

6.
我們的报道工作在一定的时期內总是有个計划的。編輯部有編輯部的計划,記者有記者个人的計划。編輯部根据它所了解到的各方面的情况制定报道計划,向記者提出报道要求;情况变了,又提出新的要求。記者要随时随地准备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更具体地說,記者必須服从編輯部,他的报道必須服从整个宣传的需要。不能认为編輯部变更报道要求就是“瞎指揮”。当然,編輯部在向記者布置任务的时候,应当把主客  相似文献   

7.
我們在10月份訪問了新华社安徽分社,在那里得到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分社上上下下,对于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現在已經形成了一种風气,这种風气給报道工作和記者的培养鍛煉带来了許多良好的收获。我們在分社期間,于明同志和一部分記者在下边采訪,所以只同在家的冒茀君同志和部分記者談了話。他們都談到对深入的体会。記者秦聿震說了这样一句話:“我們現在可真是尝到了深入的甜头了!”这句話可以代表分社絕大多数記者的心情。下面我們从几个方面来介紹一下安徽分社深入的經驗,并且談談我們这次在安徽分社訪問和学習的感想。一安徽分社記者們所提供的許多事实,都說明了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确具有許多好处。这些事实和反对深入、怀疑深入的各种論調針鋒相对,很有說服力。归納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海鷗种子遍地撒”是一篇小特写,登載在体育报一百五十九期(1959年12月21日出刊)的第二版上。这篇文章被体育报社評为地方記者来稿中的好稿之一。这对于我們是一个很大的鼓励。我們都是新手,最近才开始学作新聞記者,要談写作經驗,很难說出什么东西来。在这里仅把我們的采写經过,向大家作个介紹。  相似文献   

9.
新聞記者是一个光荣的称号。记者的劳动有别于任何其他的职業,有它自己的特殊的社会使命。記者的作品反映着时代脉搏的跳动。我們新聞記者应該看重这职業。但也不是所有的新聞記者都是这样。据說有些人作上几年記者后便有些厭倦这称号了。理由是記者是年青人的职業,現在,年紀也大了些,不好意思再去抛头露面了。也有人說得更露骨一些:从前在一起工作的人都作了处長、作了×長了,我还在作記者!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在进行着的社会主义建設,要求新聞記者运用簡短有力的新聞形式,报道各种工作經驗,以便把一些先进生产者、工作者和先进單位的创造,变成全民的財富,推动我们的建設事業前进。我們每天从新华社的电訊中,从各个报紙的版面上,都可以看到記者从各个建設战线上發出的报道先进經驗的新聞通訊。报道先进經驗,这几乎是我国每一个新聞記者必备的本領。但是,学会进行这項报道却并不是容易的。我們曾有很多报道先进經驗的新聞通訊,写得枯燥冗長,堆滿了技术名詞,內行不爱看,外行看不懂。这就容易减少人們接受这些先进經驗的兴趣,降低了推广这些先进經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記者相     
在我們的电影和话剧里,常常看到新聞記者的形象。例如在“俄罗斯問題”这部电影里,我們看到了史密斯。他为了寫出他親眼所看到的事实,坚持真理,牺牲了自己的职業和幻想中的家庭幸福。这样一个新聞記者的形象,給我們新聞記者的教育是很大的。剧本“前綫”里的“克里空”給予观众的印象是深刻的,不用我多說。这个新聞記者的形象,对于我們当然是有很大的教育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怎样掌握科学研究成果报道的时机,是一个有争論的問題。有些記者主張不必等研究成果成熟时再报道,因为科学是不断發展的,很难划出一条不成熟与成熟之間的界限。行人說,如果一定要得到公認或同行支持的研究成果才能报道,那么久而久之,不仅不会再有科学新聞,恐怕連科学本身的存在也不免受到影响。但是,科学家大多希望我們报道他們成熟的研究成果,他們很害怕我們不这样做。因为科学报道中的  相似文献   

13.
人民的新聞报道是重视客观和立场问题的。就是說,我們的新聞报道是客观的真实的,同时又是有立场的。这是每个人民的記者必須遵循的一条根本原則。所有我們党领导的人民的报紙和通訊社,由于它們坚持發布这样的新闻,客观地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阐明它的發展规律,指出它的發展方向,引导人們不息地前进,始終是站在無产阶級和广大人民的立  相似文献   

14.
四月二十六日早晨,即光华輪到达湛江的前一天,我們在湛江担任首批印度受难侨胞归国报道的一部分記者,乘坐一艘小汽輪,离开了湛江港碼头。我們准备在光华輪到达湛江以前,登上光华輪,去看看,以便搞出一批报道材料来。上午十点多钟,光华輸的巨大身影已出現在我們的面前。許多难侨早就站在甲板上,扶着栏杆在那里眺望。突然地,当他們发現我們的船上飘揚着五星紅旗的时候,他們馬上欢騰起来了,这是祖国来的啊!他們狂热地向我們招手。我們这艘小船的出现,对日夜思念着祖国的受难归侨来說,似乎是一个信号,祖国就要到了!我用望远镜头拍下了这个鏡头。  相似文献   

15.
对于新聞的时間性問题,我們通常有这样的概念:新聞的时間性是很强的,时間性是新聞的重要特性之一,新聞所报道的事实必須新鮮。这样的理解,一般說来当然是正确的。但是,我認为,只有当我們提出了新聞記者“搶”与“压”的兩种任务的时候,我們才是把这个問題提高到无产阶級新聞学的理論高度来加以全面观察。陆定一同志在新华社建社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講话中说:“研究新聞学应該从政治出發。”“一件消息早發表,迟發表或不發表,都要从政治上来郑重考虑。”由此,他提出,“記者和編輯有兩种任务:一是搶,一是压。有的新聞要搶时间發出去,有的新聞不該發表就要压下来。”我們党的新闻工作,長时期以来就是这样实踐著;我們的記者和编輯,就是在这样兩种任务下面不断地受到鍛煉。陆定一同志現在把这个从千百次实踐中得出的經驗,高度概括地总結起来,就成为無产阶級新聞学的精髓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七个月以来,随着各項工作全面大跃进,我們的报道工作也跃进了一步。这一段时期,我們的报道在貫徹为政治、为生产服务和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方針等方面,有了一些进步。获得这些成績的主要原因是省委和人民日报、总社的領导大大加强了,各項指示都及时、具体。分社和記者站內部由于經过整風和反右派斗爭,政治挂了帅,經常把党委的思想观点、領导意圖和工作措施,作为我們报道的灵魂,因此,对中央和省委各个时期提出的新政策、新問題的宣傳抓得比較坚决、比較快;报道新問題、新經驗的稿件增多了。农业、財經报道方面,如針对肥料、农藥和技术力量不足,报道了四川奉节、三台等县大搞土化肥、土农藥和推行技术采風、寻五兵找五匠、交通运輸技术革命等。还报道了商业部門通工通商、机构下放到基層;报道了四川人民公社的發展注意貫徹阶級路綫和重視發展多种經济作物、保留  相似文献   

17.
在我們国家里,新聞报道的领域是非常廣闊的。在各項工作里,有创造發明,有先進經驗,也有急待解决和正在解决的問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到处是动人的事实,能够充分体現政策的正确性和社会制度优越性。新聞記者就是要运用新聞这种特殊形式的思想武器把这些事实適时地报道出來。新聞报道要从  相似文献   

18.
采访和调查研究不是两回事无产阶級的新聞記者从来就有一个优良的革命传統。这就是从辯証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对客观事物进行調查,按着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它和反映它。馬克思列宁主义經典作家的政论活动,許多都是从調查活动开始的。馬克思对摩塞尔河地区农民生活的調查;恩格斯对烏培河流域上的两个城市工人的生活的調查以及关于英国工人生活状况的調查;毛泽东同志关于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等等,都是我們今天研究作好調查工作的范例。記者的采訪,就其根本意义来讲,乃是調查的一种方式。因此,作为一个調查研究的专业人員的記者,应該把采訪和調查看做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19.
毛澤东同志一貫坚持“沒有調查,就沒有发言权”的思想。对待調查研究的态度如何,是我們能否做好新聞工作的关键問题。对于新聞工作者,从事調查研究,不但是工作上的需要,也是他的职业所要求的。新聞記者就是从事調查研究工作的人;記者应該天天作調查研究。  相似文献   

20.
8月12日至16日我國在青島举行了“全国第一届少年体育运动大会”。参加这次少年体育运动大会报道的,是兩个不熟悉体育运动的記者。起初,我們对这次运动大会的重要性和意义,認識是不足的。認为青島夏天的活动多,这个运动大会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插曲罢了,頂多發兩三条消息就可以。直到8月9日,我們看到总社对这次运动大会的詳細报道指示后,才認識到这次少年体育运动大会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运动大会。在我國,这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