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短波     
正北斗距全球组网一"星"之遥3月9日19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北斗导航工程实现2020年"开门红"。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将进行变轨、在轨测试、试验评估,适时入网提供服务。北斗系统建设先后经历了北斗一号系统、北斗二号系统、北斗三号系统三个阶段,目前北斗一号4颗试验卫星已全部退役,从北斗二号首颗星起算,我国已发射54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三号系统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苑》2012,(23):24-27
今年是李长汀加入航天队伍的第30个年头。1 0月25日,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升空。在位于川两高原川滇交接处的西吕卫星发射中心,李长江身着湛蓝的北斗导航试验队服,和队员们一起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相似文献   

3.
《科技新时代》2010,(7):15-15
天上的星星朝北斗,地上定位靠北斗导航卫星。2010年6月2日,我应邀自北京飞经成都抵达西昌,实地观看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晚上11时53分,火箭点火,随着一声轰鸣,火光冲天。如万道霞光,托着“长征三丙”运载火箭顺利升空,把北斗4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4.
3月31日凌晨,我国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同时也是我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上面级的接力护送下,准确进入距地面3.6万公里的倾斜地球同步轨道,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迈出了区域运行到全球覆盖的第一步. 这次卫星发射与以往有何不同?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实现了哪些技术突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全球组网后,将发挥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3):I0005-I0005
执行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八号飞船、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2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顺利转运至发射区,这标志着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已进入倒计时。根据计划,神舟八号飞船将于11月初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  相似文献   

6.
别的     
早在5月2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这是中国继2000年12月之后发射的第三颗导航定位卫星。完成了三星定位系统。新华社对于此次发射的评价是:“意味着我国完全依靠自已的力量完成了导航卫星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7.
科技动态     
我国成功发射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4月15日零时1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前,我国于2007年4月14日成功发射了第1颗北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3月30日,我国第22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据悉,未来5年内我国还将发射近40颗北斗卫星,并拉开全球组网序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提供高精度、全天时、全天候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是一种可供军民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特别是伴随着"北斗"向民用领域的拓展,使得"北斗"正在走向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9.
《大众科技》2009,(5):1-1
4月15日零时1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前,我国于2007年4月14日成功发射了第1颗北斗导航卫星。  相似文献   

10.
正说起远在外太空的北斗导航卫星,你可能并不陌生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从1994年的"北斗一号"到现在的"北斗三号",北斗卫星正在朝着全球导航的目标大步前进作为导航界的"四大天王"之一(另外三个分别为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洲的伽利略导航系统),北斗的导航能力自然不必提。今天,咱们要讲的是北斗"追求时尚"的一面,你可能不知道,这些在太空中的卫星也会"赶时尚"。  相似文献   

11.
宜课 《百科知识》2001,(2):15-16
2000年10月31日凌晨0时02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我国自行建立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的重要一环。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简称GPS)技术领域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2.
<正>一提及导航系统,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GPS。其实,我国也有一套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经过不断努力,如今,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中,已跻身世界第二。2015年7月25日20时2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两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卫星导  相似文献   

13.
《今日科苑》2010,(17):7-7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8月17日表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目标——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于近日完成总装,全面转入电性能综合测试阶段。在完成一系列电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测试后,飞行器将于2011年发射进入预定轨道,之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与之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3月10日0时28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一颗广电专用传输卫星"中星6C"成功地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300次成功发射,它标志着我国的运载火箭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从现役运载火箭到新一代运载火箭等一系列重大跨越,为我国的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务的成功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资讯     
正北斗系统迈入全球时代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北斗系统于20世纪90年代启动研制,先后建成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北斗三号卫星于2017年11月发射,到2018年底,已发射19颗卫星,基本建成全球系统;到2020年前后,全面建成由30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17年11月到2018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1):99-102
2011年9月和11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先后发射了天官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施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试验,在此次交会对接试验中,中科院承担的空间应用系统主要任务包括:(1)利用天官一号目标飞行器以及神舟八号飞船的空间实验支持能力开展相关科学实验和应用研究;(2)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提供空间环境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7.
<正>从2016年开始,每年的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2019年中国航天大会也将于4月23日至29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说到航天飞行,同学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小编首先想到的是火箭,因为火箭是实现航天飞行的运载工具。2019年,我国将接连上演航天重头戏:"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复飞、"长征十一号"火箭将进行中国运载火箭的海上"首秀"、全年将出动7枚长征运载火箭,计划再发射10颗北斗卫星,进一步完善北斗三号系统……真是好戏连台。自1926年3月16日,美国火箭专家罗伯特·戈达德在马萨诸塞州沃德农场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现代液体火箭至今,世界各国的火箭技术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也在不断实现着人类"宇宙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梦想……  相似文献   

18.
沈羡云 《百科知识》2011,(11):16-17
“神七”实现“太空行走”后,中国的空间站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即将发射的“天宫一号”和“神八”将拉开中国空间实验室的序幕,它们将与之后发射的“神九”、“神十”组成我国的第一个空间实验室。这个空间实验室的主要任务并不是为了进行空间实验,而是为了解决载人航天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问题,为今后“天官二号”、“天宫三号”空间实验室的空间科学、航天工程、航天医学试验和今后载人空间站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今日科苑》2012,(4):7
2012年2月25日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二号卫星和4颗北斗导航卫星,天河一号荣登世界超级计算机榜首,上海光源宣布建成,国产大飞机正式亮相,京沪高速铁路铺轨完成,干细胞研究和千人基因组计划又有新突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相继召开,又有了新的科技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