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和动物在进入太空时,不可避免地携带了数以万亿计的细菌进入太空。人类在太空中定居,它们也会随之而来。为了航天员的健康,我们必须了解它们,知道它们是否喜欢太空环境,太空会使它们发生什么变化。科学家们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在地面和太空中进行了一些实验,观察这些小虫在太空的表现和危害。  相似文献   

2.
<正>时至今日,人类航天活动如此频繁,动物上太空,已经很难引起轰动效应。然而,细数航天技术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人类能走出地球,与动物航天员们的铺垫和牺牲是分不开的。动物们对科学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勇敢的狗、猴子、猩猩和其他动物在美俄前往月球的太空竞技中,为人类开创了一条道路。科学史上有许多动物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角色,如果它们能够在太空的艰难环境中存活,那么我们人类也可以。拿动物做实验,似乎成了人类在进行危险活动前的  相似文献   

3.
《科技新时代》2009,(5):107-107
A:在人类探索太空的早期,科学家们通过把动物送进太空来试验失重对身体的影响。第一只绕行地球轨道的动物是前苏联于1957年送入太空的小狗“莱卡”,虽然当时的前苏联政府并没有打算把它送回地球,但还是按计划给它安排了为期一周的舒适太空旅行,并时刻关注着它的生命体征。他们为这只小狗准备了足够的氧气,食物和水,并安装了小风扇和舱内温度调节系统。  相似文献   

4.
青云 《百科知识》2009,(1):24-25
当不少人还在梦想有朝一日可以飞向太空的时候,不少动物和植物已经率先飞向了太空。  相似文献   

5.
<正>星河璀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隐藏着无数秘密,吸引着人类一探究竟。但探索未知的太空总是具有极大的风险。由于地面和太空环境差异大,即使经过严格选拔和特殊训练,70%的航天员进入太空后可能会患上"空间运动病",出现空间定向失常、方位感缺失、恶心、嗜睡等症状。为了减少风险,人类想到用动物打头阵、做尖兵,于是便有了飞向太空的"动物先驱者"。2014年11月,湖南省实验动物中心(下称"中心")与  相似文献   

6.
在浩瀚的太空中,除航天员外,还有远远超出航天员数目的各种动物曾经在太空中飞行过.太空是个十分特殊的环境,尤其失重是地球上的人从未生活过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谢懿 《百科知识》2010,(9):46-46
除了政治、军事因素之外,现代航天的最大威胁之一就是太空垃圾。人类已经把卫星、火箭、载人飞船、空间站以及动物等送上了太空,而且这类发射物质的总量还在以大约每年5%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8.
正可爱的波斯猫真够幸运,前段时间被伊朗政府选中为宇航员,被送往太空中。其实,幸运的不止它一个,在此之前,当许多人梦想着飞向太空的时候,不少动物就已经作为先驱者飞向了太空,为太空探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莱卡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9.
许多动物与植物都搭乘宇宙飞船或航天飞机到太空里兜了一圈,在太空里都表现了与在地面上下同的特征。然而,苔藓随着航天飞机到了太空中之后,却让科学家感到不可思议:它们的假根变成了螺旋型的了。苔藓是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高等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惟一没有维管束的一类,因此植物体都很矮小,一般不超过10厘米。它们有茎、叶的分  相似文献   

10.
自从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至今,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发射上天的各种宇宙飞行器数以千计。其中不少是生物卫星,或载人载动植物的宇宙飞船。这些活动的开展,为人类进入太空提供了信息。相当多的科学家有兴趣致力于有关研究,一门新兴的学科分支——宇宙生物学便应运而生。美国宇航局率先投资900万美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生物研究所。太空动物 宇航先驱众所周知,地球上所有的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都要受到引力  相似文献   

11.
现在,载人航天已经不是什么希罕事了,人类甚至能到月球上潇洒走一回,或在太空连续逗留400多天。而且还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到火星上“观光”。当然,达到今天这样的科技水平,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而是人类世世代代辛勤研究、长期实践的结果。 ●人在太空大有作为 本世纪的50年代,随着火箭技术的发展,人类为了飞向茫茫太空,发射了一系列高空生物火箭,把狗、猩猩和大白鼠等动物送到离地面几百千米的高空。在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世界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1个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一群老鼠将被送上地球轨道。当然它们不是去太空旅行,而是肩负着实验任务。为什么要让老鼠上太空?在地球上,人和其他动物的生存都需要重力。如果重力消失了,我们的身体就会发生一些奇怪的变化——肌肉会变得松弛;因为钙质流失骨头会变得脆弱;身体保持平衡的能力也会下降等。宇航员在太空里生活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虽然人类真正进行太空探测的历史并不长,但是自从人类第一次在地球轨道上围绕地球飞行以来,人类已经在宇宙飞船、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等航天项目上积累了很多的经验。现在科学家对哺乳动物特别是人类在失重状态…  相似文献   

13.
跳舞不是人类的专利,动物界也有许多舞蹈家,它们往往通过优美、独特的舞姿吸引异性或传达信息。下面这些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舞技,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红顶侏儒鸟:太空舞美国已故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舞动感十足,让人看后终生难忘。有趣的是,雄性红顶侏儒鸟也会跳"太空舞",舞台就是枝头,目的是吸引雌性红顶侏儒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在未来的太空探险计划中,人类不仅仅限于在近地轨道上生活一年半载,或到其他星球上游览一番,而是要在太空建造长期供人居住的太空城和到其他星球上建立外星基地,人们将在那里成家立业,生儿育女。那么,太空中的长期微重力环境对人类或动物的繁育是否有影响呢?在微重力的情况下,精子是否可以与卵子正常地结合?受精卵是否可以正常分裂,形成胚胎?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航天生物学家们在航天飞机、空间站上进行了一些这方面的研究,他们看到:微重力使精子变得活跃了。1988年,当德国研究人员尤·爱格尔曼将公牛精子送进沿着轨道飞行的欧洲太空火…  相似文献   

15.
王师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2):148-150
太空探索在为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可能带给人类新的危机和灾难.从介绍太空资源以及太空探索的现状出发,通过太空探索对人类认知宇宙的推进作用、太空探索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太空探索的非线性发展以及伦理思考来探讨太空探索的哲学意义,深化对太空探索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6.
生态星城     
这是2192年太空中的生态城,我们建造这座城的目的是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濒危动物。这里拥有与地球一样的重力、空气、土壤。我们将动物迁到这里,与它们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7.
在太空中的火焰和地球上有什么不同吗?人们早就知道,太空中的火焰是球形的,但除此之外,太空火焰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现象,美国宇航局的天文学家最近揭示了这些现象。  相似文献   

18.
人类在太空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伟大的壮举的同时,纯净的太空越来越不洁净了,“太空垃圾”便是这场征服外层空间的产物。运载火箭把航天器送到太空后,就完成了它的使命。星箭分离之后,火箭的剩余部分就在太空中游荡。各类航天器除可回收的一类之外(比如返回式卫星),其他的在太空中度过了设计寿命、丧失了功能之  相似文献   

19.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一代太空望远镜——韦伯太空望远镜计划在2013年6月被送入太空。进入太空后的韦伯太空望远镜将接替第一代太空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在月球之外"凝视"浩瀚的宇宙。韦伯太空望远镜以"阿波罗"时代的NASA局长的名字命名,除了NASA,欧洲、加拿大的航天主管部门也参与其设计、制造。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欧洲航天局与"清洁太空"公司签订合同,将在2025年发射世界上第一颗太空垃圾清洁卫星——"清洁太空一号"。消息一经发布,太空垃圾清除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多年来,面对太空垃圾影响在轨航天器安全和后续航天发射的问题,各国科学家们已尝试了多种手段,包括激光推进、机械臂抓捕等。有科学家从渔网捕鱼中受到启发,提出了专门用于捕获太空垃圾的飞网捕获系统设想,并初步付诸实践。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太空垃圾是如何产生的,又有哪些危害?面对这一威胁人类航天活动的问题,各国科研人员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做出了哪些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